摘要:2022年,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期间,6颗水稻种子随着问天舱上天,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获得了59粒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
又有好消息了,我国首批第三代“太空水稻”在培育100多天后,已经基本全部变黄变熟,并迎来了丰收。
俄罗斯媒体Svpressa网还发布了一篇文章声称:事实证明,中国在空间站上培育的水稻比地球上的更甜、更有营养。
太空环境既没有光照,水也很难获得,那我国的太空水稻是如何培育的?怎么做到比地球上的水稻尝起来还要甜的呢?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盲点,那就是这批水稻属于“第三代”,既如此肯定就有“第一代”和“第二代”。
2022年,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期间,6颗水稻种子随着问天舱上天,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获得了59粒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
在此之后,科研人员又把这59粒种子拿出了部分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繁殖,获得了大约1万粒种子。然后在这一万颗种子里拿出一部分,到大田里进行种植,并迎来了丰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代太空水稻。
与普通的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种子诱变材料的有益几率更高一些,而且育种过程会更短。
因此,并不是所有种子都有机会开启太空之旅的,被选中的种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形状好。这些种子必须活力强、发芽率高,这样才能确保种子在新环境下有所收获。
太空有没有光照,我国是如何成功育种的呢?
太阳对于植物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了吧,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质可是水稻产量的主要来源。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质中,这些有机质随后又会被运用形成稻谷。所以,光合作用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在空间植物培养技术实验室,有一套被称为“太空菜园”的太空栽培装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水分和营养在这里可以得到科学的自动化配置。
不同于天然的光照,植物的光照由一组照明组件所提供。在自然光的光谱中,红、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最大,通过合适比例来设计红蓝白三色光,把照明组件的频率和光照度调整到最佳的植物光照条件后,就能针对不同的作物精准供光,水稻也就能自然的生长了。
科研人员发现,在太空培育的水稻营养成分和陆地也有所不同,淀粉内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都要比陆地高出5~6倍,如果煮饭的话,吃起来也会更加清甜。难怪俄罗斯媒体要专门发文赞扬一番呢。
不过也有人不解,2023年,中国水稻的产量达到了1.4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了全球水稻总产量的30%,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研究“太空水稻”呢?
种子就相当于农业的“芯片”,谁会嫌产量多、品种多呢?
我们有提到过,种子去往太空历练后,受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诱发种子基因突变。返回地面后,再从中选出可遗传的优良变异种子进行试种,这样就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就比如中国农科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鲁原502”,就是中国航天育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成功解决了小麦重穗型品种易倒伏的难题。
目前,中国太空育种项目可谓遍地开花,育成的主粮品种高达240多个,年增产粮食高达20多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了千亿元。
另一方面呢,我国航天三步走的战略没忘记吧。前两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以及建立空间站已经完成了,就差建立月球基地作为中转站这临门一脚了。
既然要建月球基地,实现科研人员常驻月球,那吃的总得解决吧,水稻能在太空育种成功,就证明在月球也有种植的可能性。毕竟火箭运输空间有限,肯定还是以设备为主,至于吃的,那就得发挥出中国人的种族天赋,自给自足了。
来源:挖个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