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引领:我从中考落榜菜鸡到自媒体大V,狠狠拿捏住了

摘要:大哥在我们村的“官荡七年制学校”读完七年级没有考上高中,那时候高中只是两年制,还没有“初三”年级一说。15岁那年,大哥就跟着三舅去了淮阴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明白大哥在外面吃了多少苦。

在我心里头,大哥一直都是那种特别坚毅,吃苦耐劳可又看着挺累的样子。他比我大五岁,小小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子。

大哥在我们村的“官荡七年制学校”读完七年级没有考上高中,那时候高中只是两年制,还没有“初三”年级一说。15岁那年,大哥就跟着三舅去了淮阴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明白大哥在外面吃了多少苦。

我妈经常提起,大哥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已经非常懂事了。那时候,很听话地跟父亲起早,天还没亮就抬着家里自制的粉条,走上十里地到老张集通往淮阴的路上经过的洪淮公交站。父亲带着这些粉条乘坐公交车进城售卖,而大哥则赶紧步行回家再上学校。
大哥大冷天在工地住简易棚,从外面端回来的自来水都冻成冰了,这是三舅告诉我妈的。对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妈眼里全是心疼却又很无奈。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想跳出农门就只得靠读书。

过年的时候,大哥冒着起着自行车回到家,手很粗糙,脸上都是疲惫,可眼睛亮晶晶的。他带回来村里头第一台快鹿牌木壳子收音机,很认真地跟我说:“弟弟啊,你可得好好学习,不然以后的日子太苦啦。”我迷迷糊糊地点点头。

大哥还跟我讲城里的生活,说有人在家写小说,出版一本书能挣很多钱。我那时候没当回事,就爱听他买回来的收音机,特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少年儿童广播”,还有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和小小说演播,潜移默化中对文学产生兴趣。

有了收音机,家里就热闹起来了。一到傍晚,邻居们都来听刘兰芳讲的连播评说“岳飞传”“杨家将”,可这时候大哥已经回淮阴城的工地干活去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就上了初中。那时候,我先读了六年级和七年级,然后升学到蒋西庄中学读初三。大哥回家时,还会给我带些学习用品或者城里人看过的文学书。

在老师的辅导修改下,我的小作文有幸在学生文学“春笋”报上刊登了出来,这时候我才渐渐懂得了大哥的良苦用心。受大哥的影响,受到这次作文被发表的激发,我对写作越来越有兴趣了--有了现在想来是“异想天开”的作家梦。

可是,现实太残酷了。我投稿投了一次又一次,就像把石头扔到海里一样,一点消息都没有。因为我光想着写作,其他科目的成绩严重受到了影响。中考名落孙山,我去复读,结果连着两年都没考上高中。已经十七岁的我已不好意思再复读,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

大哥就鼓励我去学修理家用电器的技术,总是不希望我继续做农民。我就跑到老远的新沂县窑湾镇的“苏北电视学校”去学。学了三个月回来,我在老家官荡村街的家里开了家用电器维修部。刚开始我们村街没有通电,就用煤油罩灯烧“火烙铁”焊修收音机、电唱机的电路板。

尽管生活艰辛,但我并未放弃写作。村街虽小,只有几百户人家,只辐射周边四五个村落,且只有公历的二五七九号才逢集,让我有空构思写小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偶尔能在涟水报、淮海晚报上发表小小说,但上稿率很低。那时候小小说投稿不让一稿多投,一般要等个把两个月才能收到退稿或者发表的样刊。后来,我发现写新闻投稿更好,可以一稿多投,于是我又开始写新闻。

随着电视台的增多和网络的发达,文学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受群众欢迎。大概是2006年我卖了索尼牌DV摄像机,转行成为了全国第一批拍客,靠着以前的写作底子,在网络上混得还不错,成了优酷网、酷 6 网、新浪网等多个网站的特约拍客。我到处跑着拍新闻,在全省各地拍,有时候还跑到安徽、浙江、山东这些邻近的省份去拍。获得了最高荣誉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这期间我挣了不少钱,在城里买了房子,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安居乐业”。

江苏华歌融媒传播工作室 海报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我的自由职业受到严重打击。但近两年,我又逐渐恢复了元气。我在城区的新家成立了“江苏华歌融媒传播工作室”,主要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给报刊电视台投稿,并运营多个自媒体平台,全网拥有50多万粉丝。虽然我没能像大哥希望的那样成为大作家,但也过上了他认可的轻松“城里人”生活。

回头看看,这一路走得太不容易了,心里特别感激大哥对我的言传身教。要是没有大哥当年给我方向引领,我可能现在还在老家农村种地哩。(非虚构小小说创作者 王华)

来源:沛菡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