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完纪实风格的《我是刑警》之后,再点开偏偶像色彩的《猎罪图鉴2》,起初有一种悬浮的感觉,但细看却发现两者其实属于不同的赛道,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追完纪实风格的《我是刑警》之后,再点开偏偶像色彩的《猎罪图鉴2》,起初有一种悬浮的感觉,但细看却发现两者其实属于不同的赛道,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大概是因为国产剧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我现在对待国产剧没有以前那么挑剔了,但凡遇到感兴趣的题材,只要不是毫无优点的烂剧,基本都会点开瞅上一眼。
同样被许多观众吐槽续集不如前作,相比等了七年却让我倍感失望的《白夜破晓》,《猎罪图鉴2》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01《猎罪图鉴2》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刑侦剧,而是主要将重点放在挖掘案件背后的情感和人性。
《猎罪图鉴2》延续了前作两三集一个案件的快节奏,聚焦社会热点议题,敢于以大尺度平等冒犯每一个圈子。
比如第一案「男团密室死亡之谜」,就大胆揭露娱乐圈乱象,讽刺畸形的饭圈文化。
偶像男团四人组合中有三人离奇死亡,曾经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实则却是糜烂不堪的生活:
经纪人想要实现男团爆红的愿望,不惜搞封建迷信请大师养小鬼。男团队内聚众吸毒滥用毒品,男团队长陈勤起初虽洁身自好,但却遭遇富二代队友们长期霸凌,甚至还被强迫吸毒。他难以忍受队内霸凌便催生恶念,诱导疯狂女粉丝小蛋壳杀害自己的队友。
那个疯狂的女粉丝名叫袁招娣,她是重男轻女家庭里的留守儿童,形成犯罪人格的根源在于童年时期大姨对她的伤害,因为极度缺爱就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寄托在了偶像陈勤身上。
陈勤还没有成为顶流偶像之前就与袁招娣相识,两人在低谷时期抱团取暖,最终同为受害者的他们却误入歧途双双变成施暴者。
第二案「消失的盲童」,同样反映原生家庭问题。盲童小鹏无法忍受亲生父亲的家庭暴力离家出走,以云磊为首的五个城中村野孩子将小鹏关在铁笼里,并非“采生折割”,而是出于对他的保护。
云磊当初执意收留小鹏,想要给他一个有色彩的生活和温馨的小家。为了救下小鹏,他举刀刺伤了小鹏的亲生父亲......所谓人不可貌相,看似不靠谱的小混混,恰恰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盲童的人生。
第三案「魂锁峰都山」,影射真实发生的“复旦十八驴”事件。
年轻女孩小静渴望逃离掌控欲过强的父母,山谷领路的向导常枫帮助她假死重生,寻找被原生家庭压制的真实自我。
与此同时,常枫还效仿画中的古希腊神话中的忒弥斯女神,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常枫在岔路口设置求生哨,心存善念的人会被指引走向安全的生路,不顾他人死活的自私者会落入天坑,以此给常枫的妹妹陪葬。
十年前,常枫选择救下陌生的游客,自己的妹妹却因此跌落山崖身亡,同行的那些登山者冷漠到无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搜救常枫的妹妹。后来常枫再次见识到了人性的丑陋,他亲眼看到马淮南在雨天爬山途中试图杀害妻子,就一怒之下杀害了马淮南。
真实的人性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以恶制恶到最后惩罚的还是自己。
第四案「夺命达芬奇」,探讨人工智能AI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35岁被大厂裁员的程序员,无法忍受变成家庭煮夫的日子,就报复社会利用AI唆使他人自杀。
“有些父母的爱给的总是刚刚好,没有多到让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又没有少到让孩子不孝,狠心抛弃父母。不多不少,刚好让孩子痛苦。”
面对AI消极的语言暗示,在自杀群做卧底的女警李晗差点被PUA。李晗的姥姥善良又节俭,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小学,也会为了省钱拿旧布给李晗缝制熊猫侠,用蚊帐给李晗做白纱裙。李晗因此被同学嘲笑,不但有了“垃圾孩”的外号,还患上了“囤积癖”。
李晗在自制饼干的过程中意外引发火灾,爱囤积东西的癖好随之被拍成视频在网上曝光。幸好男主沈翊察觉到了李晗严重的自卑心理,主动上门进行心理疏导,才终于解开了她童年时期的心结。
人类画像师沈翊大战AI最终获胜,证明了AI终究只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工具,无法彻底取代传统绘画。
第五案「罪恶之火」,改编自一起真实发生过的未成年纵火案。剧中表面看似漂亮柔弱的阮芳芳,实则却是拥有表演型人格和反社会人格的恶女,她的言行举止让观众领略到隐藏在骨子里的人性之恶到底有多么可怕。
第六案「莉莉丝的罪恶轨道」,戳破了直播行业的潜规则。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奥莉,本是学霸却为情所伤,她做出的每一次选择换来的是不断下坠的人生。
奥莉多年前因为渣男和闺蜜晶晶分道扬镳,如今为了阻止闺蜜嫁给渣男,她计划实施一场谋杀。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幸好残存的一丝理智和闺蜜情谊让她没有迈出犯罪的那一步。在渣男的真面目被揭穿之后,这对闺蜜也解除误会重归于好。
第七案「说谎的骨头」,雷队生前亲自拯救出来的女孩闵雪,被爆料在当年的养父性侵案中故意谎报年龄,因为她想要以未成年受害人的身份,让养父受到更重的刑罚。
但这远远不足以弥补她内心的巨大创伤,于是她成立公益之家帮助同样受过伤害的女孩,同时用“仙人跳”的手段敲诈勒索那些对女孩们不怀好意的捐助者。
第八案「龙凤呈祥」,废弃工厂惊现6具死尸,这个恶性特大系列杀人案的起因,竟是一段渴望打破世俗偏见的忘年恋。
冯晓雯抛下一切奔赴爱情,结果意外葬身火海。葛宇天对此心存愧疚,正是他的懦弱无能害死了心上人。
如果当初葛宇天在面对冯晓雯女儿的时候,能够勇敢承认自己和冯晓雯的爱情,而不是脱口而出称呼冯晓雯是自己的干妈。如果他没有拒绝接听冯晓雯打来的电话,冯晓雯也不会误以为他出事就闯入火海白白丧命。
然而,葛宇天失手杀人之后又害死多条人命,以为这样就能祭奠他与冯晓雯的爱情,殊不知是在玷污冯晓雯最爱的京剧艺术。
第九案「陨落的雄狮」,豪门太太离奇死于家中冷库,因为混乱炸裂的家庭关系,一场俄狄浦斯式的悲剧就此上演......
02追溯《猎罪图鉴》在两年前横空出世,能够成为黑马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艺术美学赋予的独特气质。剧中将世界名画与案件故事巧妙结合,带来了绝佳的视觉体验。
除此之外,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这对双男主组合探案的设定,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一些女性观众磕CP的乐趣。
沈翊本是桀骜不驯的天才画家,有着“三岁画老”的超凡技能,他根据刑警雷一斐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就画出了他35岁时的容貌,然而犯罪分子却借助这幅画像杀害了雷队。沈翊得知自己的画间接害死了一个好警察,就烧掉了所有的作品,从此退出美术界。
七年之后,沈翊成为了警局的一名画像师,被迫与刑警队长杜城搭档破案。杜城起初因为师父雷队当年遇害的事情而对沈翊心生怨恨,后来在与沈翊合作办案的过程中逐渐放下偏见。两人在不断的磨合之中建立对彼此的信任,由针锋相对的冤家变成了并肩作战的兄弟。
如今,沈翊和杜城这对“猫狗组合”存在着办案理念之争。因为没能及时救下穿红裙的小女孩,沈翊在第二部里从画皮画骨升级到了画心的境界,他想要搞清楚犯罪分子作案的动机,以此提前预判潜在犯罪的可能,从而阻止更多悲剧的发生。
杜城觉得这只是很好的辅助手段,警察破案必须依靠客观证据,不会仅仅依靠预判来阻止犯罪。
传统的破案手法和犯罪理论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沈翊提出结合美术和心理学做犯罪人性图谱的研究颇有开创性,但新的理念技术终究只能提供侦破方向,不能完全成为诉讼的呈堂证据。
虽然了解罪犯的想法可以做到先发制人,但难以避免会有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比如奥莉就放弃了自己的谋杀计划,可见有攻击性和危险性的人不一定会犯罪。正如杜城所说的那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杀人。”
沈翊在破获京剧案之后,难得睡了一个好觉。刚刚解开了小红裙的心结,就想要申请去探访一些重刑犯。
杜城果断拒绝,表示做研究不能冒进,因为他知道沈翊有能力看清人性的真相,但陷得越深就会越痛苦。正是担心沈翊会走火入魔,杜城才反复提醒沈翊不要越界。
这段情节让我联想到了几年前大卫·芬奇执导的美剧《心灵猎人》(又名《心理神探》),剧中的主角在FBI行为科学部门从事犯罪心理研究工作,因为与那些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近距离聊天,对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甚至崩溃到惊恐发作的程度。
原著第一章序篇《我准是在地狱》中的描述,更是将这一幕具象化了:
正如尼采所说的那样:“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主角深入探索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在看到人性阴暗的同时,也承担着自身被反噬的严重后果。他开始变得狂妄自大,在办案时盲目带入主观想法。
这部美剧还提到那些心理变态者具备极端的操控能力,与他们对话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同情心理变态者实际上就是在否定自我对于正直和人性的信仰。
“其实美术史也一直在记录犯罪史,就像卡拉瓦乔,他杀人逃亡但是留下了传世的杰作。”
在《猎罪图鉴》第一部的结局,神秘人划开了沈翊的自画像,露出了黑暗的一角,象征着沈翊有着艺术家疯狂的一面。因此第二部出现的新角色方凯毅,才会说出沈翊如果没做警察也可能是个犯罪天才这样的话。
作为难得一见的美术天才,沈翊拥有极强的感知力。他可以敏锐察觉到人性的阴暗面,将自己代入到罪犯的视角模拟犯罪行为,创作出符合罪犯心理的画像,但也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内耗。
方凯毅觉得警察的职业特性会限制沈翊作为艺术家的天赋,太多的规则、边界、理性会扼杀直觉和想象力。
沈翊和方凯毅之间的惺惺相惜与对抗冲突,实际上也是在直视内心的黑暗,试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所以当杜城询问沈翊,如果职业和探索发生冲突,将会如何选择?沈翊坚信两者可以实现殊途同归。
在杜城以身入局之时,偏感性的沈翊是杜城的底牌;在沈翊凝视深渊之时,更理性的杜城是沈翊的后盾。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沈翊这样,仅仅凭借口头描述和模糊的监控画面,就能准确画出犯罪嫌疑人的画像师,据说原型人物甚至更牛。
不过《猎罪图鉴2》大部分都是依靠沈翊单方面的输出去推动办案的进展,更加暴露了推理薄弱的短板。
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极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还是可以下饭的。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