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麻雀四两参,但粪便比麻雀本身还值钱,它的粪便为什么值钱?

360影视 2024-12-19 01:20 2

摘要:在中国的大地上,麻雀随处可见,它曾经是人们的头号敌人,甚至被列为“四害”之一,饱受猎杀,可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它却摇身一变成为“三有动物”,被法律严格保护。

在中国的大地上,麻雀随处可见,它曾经是人们的头号敌人,甚至被列为“四害”之一,饱受猎杀,可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它却摇身一变成为“三有动物”,被法律严格保护。

麻雀

更有甚者,民间一直相传着“一只麻雀等于四两人参”,国内饲养麻雀的人更是不在少数,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饲养者不为卖肉,只为收集粪便。

据悉一斤麻雀粪便就能卖出几百元的高价,远超其肉身的价格,那么,麻雀的粪便到底有什么珍贵之处?当年一口气捕杀了16亿为何还没灭绝?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处于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粮食短缺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彼时的麻雀因其食性广泛,成为了“粮食大敌”。

一项当时广为传播的数据称,一只麻雀一年能吃掉3.15公斤的大米,这在一个饥饿的时代,足以让人们将它视为农业生产的敌人。

麻雀

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除了老鼠、苍蝇、蚊子外,麻雀也被列入了其中,在人们的锣鼓声中,无数麻雀被追赶至筋疲力竭,从空中坠落死亡。

甚至还有猎杀队伍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不放过任何一只麻雀,最夸张的统计显示,当年北京三天就杀死了40万只麻雀,而全国范围内被消灭的麻雀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亿只。

取材于网络

对于那时的人们而言,这场行动是一场胜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为惨重的代价,麻雀数量锐减后,田间的害虫失去了天敌,种群迅速膨胀,肆虐农田,粮食产量不增反降。

要知道麻雀的食性极为广泛,它既吃谷物和种子,也捕食害虫,还能清理腐肉,这种杂食性让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多面手的作用。

麻雀

它们既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又能帮助清理环境垃圾,促进物质循环,可以说,麻雀的存在,不仅关系到农业的产量,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这个代价,直到后来才让人们意识到麻雀作为“害虫天敌”的生态价值,为了挽回这种失衡,中国不得不从苏联引进麻雀种群,以恢复它们在生态链中的位置。

麻雀

其实,麻雀的困境并非中国独有,19世纪中期,麻雀被引入北美,由于缺乏天敌,它们的数量迅速增长,对当地的农业构成了威胁,一度被视为入侵物种,招致了大规模的捕杀。

而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战争时期粮食短缺,同样让麻雀成为了被捕杀的对象,但他们却不知自己曾因为捕杀痛失了多少财富。

捕捉麻雀

俗话说“一只麻雀四两参”,这句话并非空穴来潮,在过去,一些地区将麻雀肉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食品,能够壮阳、补肺肾、增精血,在中医领域甚至与人参齐名。

在一些历史时期,麻雀肉的市场价格非常高,由于肉质细腻,口感鲜美,一度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珍品,但随着麻雀被列入“三有动物”,它的肉类市场几乎全面萎缩。

麻雀肉

而它之所以被列为备受法律保护的对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粪便,在中医中,麻雀的粪便弥足珍贵,它一种被称为“白丁香”的中药材。

中医典籍中广泛记载了白丁香的药用价值,认为它具有治疗目翳、疮疖、痈疽等疾病的功效,甚至在美容护肤领域也有应用,早在清朝,慈禧太后使用的“玉容散”里就曾添加这种原料。

慈禧太后

据称,白丁香的市场价格高达百元一斤,这使得收集麻雀粪便成为了一些人的生计手段,他们饲养麻雀,贩卖粪便换取钱财,当然他们养殖的前提也得征得相关部门同意。

不光如此,麻雀粪还可以作为天然的植物肥料,为花卉和农作物提供养分,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肥力过强,伤害植物根系。

白丁香(麻雀粪)

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便麻雀在一些领域展现了经济价值,但人工养殖它们却面临着巨大挑战,麻雀对环境要求高,人工圈养并不容易。

它们生性活泼,喜于飞翔,由于缺乏充足空间会导致行为异常,且繁殖率较低,人工繁殖成功率并不高,加之养殖成本又不低,所以目前麻雀种群仍以野生状态为主。

麻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保护野生麻雀成为了关键问题,为此2017年,麻雀被正式列入“三有动物”名录,即“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法律明确规定,私自捕杀超过20只麻雀即触犯刑法,捕杀50只构成重大刑事案件,而捕杀量超过一百只以上就属于特大刑事案件,通过法律的保护,麻雀种群才得以稳定。

麻雀

2021年,黑龙江就有一位毒杀麻雀的男子,他光是2020年冬天就靠毒小米毒杀了超200只麻雀,被警方抓获时,其家中冰箱还藏有107只冷冻麻雀尸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麻雀粪,还有很多动物的粪便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诸如马粪、兔粪、蝙蝠粪、抹香鲸粪等等。

抹香鲸粪

不过,话说回来,麻雀活着时候随处可见,死后却为何极少见到尸体?

麻雀的顽强生命力是令人惊叹的,它们几乎分布于全球,不论是寒冷的高山还是炎热的荒漠,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麻雀

它们是社交性极强的动物,经常聚集成群,在人类密集的地方活动,甚至学会在城市垃圾中寻找食物,将塑料袋当作玩具,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乐观的“流浪者”。

加之,麻雀的羽毛呈现出黑白褐交错的天然保护色,这让它们得以在自然中隐匿和生存,即便寿命短,通常只有十年左右,但它们的种群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麻雀

麻雀隶属于雀科,总计有二十八种,仅我国便分布着五种,也许有人常常疑惑,自从我国引入麻雀以来,麻雀几乎随处可见,可为何死后却鲜少见到尸体呢?

其实,这与它们的诸多天敌密切相关,野猫、蛇、猛禽等都会捕食麻雀的尸体,而且麻雀在生命终结时,会选择隐匿在僻静处安静死去,这让它们的尸体更难被人类发现。

野猫捕捉麻雀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每一种生物都在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麻雀看似不起眼,却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预,常常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而麻雀的命运正是这样的典型案例,从被猎杀到被保护,这不仅是麻雀的转变,也是人类观念的进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麻雀

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2-12全民参与“除四害”运动,北京曾专门成立“围剿麻雀总指挥部”?

广州日报2021-11-22《本草纲目》里的奇葩药材,你了解多少?

上观新闻2024-10-28现在最常见的麻雀已经不是本土了?

来源:羊羊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