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120°=∠BAD,当∠BAF=30°,∠DAF=∠BAD-∠BAF=90°,AF⊥AD。
这是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题。
第一问:判断AF与AD的位置关系。
第一问是送分。 因为 △ AEB 与△ AEF对称,所以 AF =AB= AD。
第二问:求r的取值范围。
这一问的难点是动图、动点,无法确定图形。
解决动点动图问题,有一个经验:化动为定。比如考虑几个极值情况。
1、当AE垂直BC时,F点刚好与C点重合。△AEF的外接圆直径刚好是AC。
2、当E点与C点重合时(题目明确说不能重合,所以这是一个空的极值),F与D点重合(显然这也是无法取到的数值),这时△AEF就和△ACD重合,可以求出半径r(这一点无法取到)。
3、因为E点是沿着射线BC运动,所以可以无限远,所以圆的半径r没有上限。
通过这三点思路,基本就能求出r的范围,但这并不是严格的证明。严格的证明步骤参考下图:设外接圆圆心为O,连接OA、OE,作OG⊥AE,作AH⊥BC。
过程很复杂,我们梳理一下核心逻辑。
1、△AEF与△AEB对称,也就是全等,所以∠F=∠B=60°,这个条件是不变的;
2、外接圆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所以∠AOE=2∠F=120°,这也是不变的;
3、AE长度虽然是变化的,但AE是圆一段弦,所对应的圆心角是∠AOE,是120°,所以可以求出 r 和AE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也是不变的。
最终,可以通过AE长度的变化范围,确定 r 的变化范围。
我们在课程中讲过:这种复杂的动点动图问题,核心是找到变化中的不变条件和不变关系。化动为定,化变化为不变,是解决这类难题的核心心法。
第三问很复杂,建议放弃。
难点在于不容易想出图形,而也不容易找到角之间的关系。你千万不要认为看答案都能看懂,自己就会。在考场你很难凭空想出这么多关系。
答案不是终点,是学习的起点
这道题只是倒数第二题,特别考验空间想象能力,如果你只是瞪眼看,不能尽快画出草图,就很难进行后续推论。
几何问题考验想象力,尤其是动点、动图问题,由于是不确定的,就更难想象。所以你不能只是坐在那里空想,必须多动笔,多画图,多尝试。
当然,从考试策略来说,如果你毫无头绪,恐怕要暂时搁置放弃。因为如果你花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算出来的话,反而是更亏的。
平时可以多花时间研究, 考试时必须有舍有得。放弃难题怪题,给简单题留足时间,把该拿的分都拿走,这才是上策。
之前题目重做,做不出来,说明没学会
来源:珊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