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一抹红”

摘要:巍巍太行山,悠悠滹沱河。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石家塔村,静静地躺在层峦叠嶂中,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这个距盂县县城75公里的小山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土房子,深沟密林间显露着原始风貌,记录着一段红色故事。

巍巍太行山,悠悠滹沱河。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石家塔村,静静地躺在层峦叠嶂中,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这个距盂县县城75公里的小山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土房子,深沟密林间显露着原始风貌,记录着一段红色故事。这里被人们称为“盂县小瑞金”,深山里的那一抹红色,是革命先辈的光辉印记,也是点亮山村的希望之光。“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3月至1943年8月,盂县县委、县政府机关及县大队、县牺盟会、县青救会、县供销社等重要机关长期在我们村驻扎。其间,召开了第一次县议会,成立了民族革命学校和新生剧社,创办了中共盂县县委机关报《新生报》,成为当时的盂县和盂平县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说起村里的革命历史,石家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保青如数家珍。近年来,石家塔村村支“两委”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红色领航战略,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创建红色教育基地。3年时间里,陆续完成中共盂县县委、抗日民主政府、盂县第一次县议会、盂县工会、盂县青救会、盂县供销社、盂县司法科、盂县民族革命学校、妇救会等9处旧址的修缮恢复,并布展了抗战时期盂县党政机关旧址陈列室、盂县青救会旧址陈列室、盂县工会旧址陈列室、盂县司法科旧址陈列室、盂县供销社记忆馆、石家塔村清风小院等红色展馆。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日益变成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年均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盂县青救会旧址陈列室是阳泉市首家团史教育基地,古朴的门窗是岁月的见证。陈列室内,120余张珍贵照片和50余件重要实物无声地叙述那段历史——1938年3月上旬,盂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在上社镇成立后,在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发展了大批会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协助部队开展打游击、割电线、破坏敌人交通线等活动。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配合地方武装、主力部队对敌作战,抬担架、送伤员、运弹药、收军鞋、送情报……出色完成了多项战勤任务。拾级而上,走进盂县第一次县议会旧址,庭院里的三株翠柏在寒冷冬日仍枝繁叶茂、挺拔傲立。院内的抗战时期盂县党政机关旧址陈列室,分为党的建设、全民抗战、使命传承3个展厅,陈列着大量史实资料,记录着灿烂的红色篇章。“1940年6月,盂县第一次县议会在盂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石家塔村的老爷庙内召开,当时出席会议的议员共120余人。会议历时5天,通过了一系列报告,选举产生了县政府骨干领导……”崔保青结合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抗战时期盂县县委在石家塔村指挥和带领全县人民抗击日寇的光辉事迹。如今,这些旧址已成为开展革命教育的阵地,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武警部队、基层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纷纷来到这里,追寻先辈足迹、聆听党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石家塔村的红色历史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面对地处偏远、缺乏资源、立地条件差的村情,2018年以来,石家塔村村支“两委”班子依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乡村休闲游,并带领村民对村域内的河道、桥梁、街巷、入村公路进行治理和提档改造,安装了路灯和自来水管道,新修通往牛圈坪古村的公路4公里,新建入村牌楼、街心公园、休闲广场、仿古石桥、乘凉亭台、观光停车场,完成农户改厕和新建公厕项目,新建人民公社大食堂、农产品展示销售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努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红色是文化底色,绿色是发展亮色。如今的石家塔村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崭露头角。“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家乐特色村”“山西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山西省旅游重点村”“阳泉市红色教育基地”“阳泉市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等荣誉的加持,也让石家塔村闪耀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今年在太原举行的“乡村四时好风光”高质量发展对话暨山西乡村旅游线路发布仪式会上,发布的10条山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石家塔村成为“红色研学之旅”线路的景点之一。这对石家塔村干部群众是莫大的鼓舞。说起未来,崔保青满脸期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加快完善对妇联、税务局、武装部等旧址的修缮和布展工作,逐步完善培训中心、住宿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红色教育基地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人走进石家塔,追寻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传递革命力量。”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