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大学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一九七零年八月入学,一九七四年一月毕业。到今年整整四十周年了。四十年来每当回忆起那段可圈可点的大学生活,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工农兵大学生,特殊年代的历史宠儿,四十年过去了,世间大浪淘沙,百舸争流,世人关于“工农兵学员”话题的感慨,似乎一
北京大学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一九七零年八月入学,一九七四年一月毕业。到今年整整四十周年了。四十年来每当回忆起那段可圈可点的大学生活,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工农兵大学生,特殊年代的历史宠儿,四十年过去了,世间大浪淘沙,百舸争流,世人关于“工农兵学员”话题的感慨,似乎一直是若隐若现。
他们揣着大学的学历,拿到的却是大专的工资,他们存在的意义总是被忽略,他们曾经被有意无意地和“白卷”画上等号。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这种隐痛,默默地等待着,让足够的时间去证明,他们也是共和国的一代骄子,也曾为母亲经做出过积极贡献。
据统计,从一九七零年到一九七六年的七年间,全国有九十四万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学员代表了一个时代,承载了一个时代,这些从实践考验中挑选出来的天之骄子,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到来,文凭和学历成为任用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的时候,机遇再次来临,他们抓住时机,或驰骋于沙场,或拼搏于商场,或周旋于官场。可以说这一代头上贴着工农兵学员标签的群体,通过他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他们的大多数人已退休进入晚年,本文作者衷心祝愿曾经的工农兵学员晚年幸福。同时将此文献给那些为培养工农兵学员付出心血的老师们和有兴趣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
《工农兵学员之歌》歌词
迎着灿烂的阳光,
肩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我们工农兵学员,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
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
带着贫下中农的期望,
带着革命部队的传统,
走向教育革命的战场。
壮志凌云红心朝阳,
永远和工农相结合,
前进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
迎着灿烂的阳光,
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
我们工农兵学员,
青春似火意志如钢,
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
要为无产阶级争光,
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面向三大革命的课堂。
又红又专茁壮成长,
永远和工农相结合,
前进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
第一章:进京的列车上
一九七零年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一点二十分,长春火车站,一列长春直达首都北京的普通旅客列车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中缓缓离开车站。列车的八,九两节车厢里一群热血青年相互介绍自己,认识别人。不知是那位起头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进行曲,随后整个车厢回荡起大合唱。
这边歌声刚落,那边合唱又起:
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
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要对你讲
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千万颗红心向着北京
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
敬祝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敬祝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群情激昂的歌声,似乎没有影响坐落在车厢末端的那位男青年的思绪,只见他从仿造军用挎包里掏出一沓稿纸,拔出上衣口袋里的小金龙自来水笔写了起来……。那青年把稿子送到列车广播室后,来到列车车厢连接处,从衣兜里掏出旱烟包,卷了一支喇叭烟慢慢地抽了起来。
不一会,列车广播喇叭里传来了播音员甜美的声音,“旅客同志们,旅客同志们,报告大家一个喜讯,报告大家一个喜讯,本次列车八、九号车厢满载着一百二十名吉林省的优秀儿女,首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工农兵大学生。他们背负着全省人民的嘱托和希望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读书深造,同时,也带着上大学,管理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历史使命。他们决不辜负乡亲们的嘱托,决心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刻苦学习,努力实践。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全省人民的期望……。”
写广播稿的青年,是来自长白山下抚松县,获选拔推荐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员苏正良。
(吉林省抚松县共选拔推荐四名青年:北大中文系苏正良,共产党员,抽水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北大国际政治系王文喜,共产党员,城郊公社革委会常委;北大生物系刘志云,女,共产党员,万良公社革委会常委;清华大学某系焊接专业闫自立,共产党员,东岗公社生产队长。)
随着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铿锵摩擦声,青年们欢腾歌唱消耗着旺盛的精力。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有的人已经入睡。苏正良坐在靠窗的座椅上憧憬着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
第二章:学员的管理体制
八月二十五日清晨,火车停靠在北京火车站的月台上,前期入学的北京籍同学前来迎接新同学。由于在长春已经把每个人的行李按要求在明显的位置写明校名、系名和姓名,所以学员的行李统一由货车运回各自的学校。
学员坐大客车进校,学员们下了大客车点名分系。中文系吉林籍的同学被带到北大三十二楼(宿舍)门前排队等候,他们的行李已经整齐地摆放在门前。
只见门前小课桌前,一位老师提着蝇头小楷笔给每个学员填写《学生证》,每填好一位,旁边的女工宣队员接过去,在学生证里夹上六张印有学生姓名和学号的借书证,再发放一枚有毛主席劲书《北京大学》的校徽。然后告诉你到几层几号寝室。
苏正良带上行李来住到312室,同室的还有吉林籍的王燕兴,赵建村(哲里木盟当时划归吉林),北京籍的郑立春,黑龙江籍的南金哲,梁贵成,上下铺六人。
寝室里配有一张学习桌,四把北京凳,还有六个小板凳,那小板凳的下面早已写好每个学员的姓名。每当开全校学员大会,各系的学员带着小板凳,排着整齐的队伍或到东大操场,或到塑像广场,领队喊口令“放凳子”那小板凳会唰地一声放到地上,再听口令“坐下”(塑像广场1973年建起北大新图书馆)。
当时,进驻北京大学的工宣队是新华印刷厂和木材厂的,军宣队是八三四一警卫团和六十三军的。8341警卫团政委杨德中是北大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但他基本上是挂名,日常工作由六十三军的副政委王连龙和政治部副主任刘信负责。我们中文系,系领导是中文系党总支,下设几个党支部,党总支和党支部书记由军宣队和工宣队担任。一直到1972年系党政领导才由学校老师担任。
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生源(地方学员)来自三市,五省。北京,天津,上海,(上海一部分学员到北大江西鲤鱼洲分校)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广东。(江西,广东两省学员均在鲤鱼洲分校,一九七一年江西鲤鱼洲分校撤销,教师与学员回到北大总校)。
中文系的学生有一百四十多人,开始,军人和地方学生模仿解放军的建制混合按班、排、连进行了编组,班长由学员担任,排长由学员或教师担任,连长由工宣队和军宣队的人担任。
刚入北大时中文系的工农兵学员没有分专业,国庆游行后的十一月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划归北大中文系(人大那年没招生,只过来教师)。中文系采取学员自愿的原则,分成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报文学专业的有五十多人,大多数是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同学。其余的近百人报了新闻专业(多数人认为学好文章写作,再回报社会,实用。)
中文系新闻专业主要负责人先是罗列先生,后为蓝鸿文老师,秦圭老师。
312室的同学们被编为新闻专业九班:
班长郑立春(共产党员,北京),
副班长井周法(共产党员,北京),
党小组长王丽梅(女,共产党员,大庆油田)
谢宝辉(共青团员,北京)
刘淑敏(女,共青团员,团小组长,北京);
关淑珍(女,共产党员,吉林)
孙兰英(女,共青团员,天津)
赵桂荣(女,共产党员,辽宁)
武凤兰(女,共青团员,北京)
赵建村(共产党员,吉林)
王燕兴(共产党员,吉林)
梁贵成(共青团员,黑龙江)
南金哲(共产党员,黑龙江)
苏正良(共产党员,吉林)
第三章: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历史背景
入校后经过系统学习,了解了工农兵上大学的历史背景:
文革进行到一九七零年,大学已经四年没有招生了。不少部队和机关以“借用”、“战备需要”等名义进驻到了高校。毛主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并不满意。按照他的想法,中国是需要来一场“教育革命”,但“教育革命”并不代表停办大学,而是应该按照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办大学。
一九六七年十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这个通知发布后,自十一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
这时,上海机床厂的培训经验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一九六八年,为了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上海机床厂举办了一次培训。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刊载了《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毛主席亲自写了一段编者按。
他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后来人们把毛泽东这段话称为“七二一指示”。 “七二一指示”的发表,构成了毛泽东培养大学生的两个相互结合的方针:一个方针是,高校毕业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参加劳动和军训,当普通劳动者或士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个方针是,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种通过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针来培养工人、农民、解放军大学生,或者把大学生改造成为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思路,就是毛泽东设想的“教育革命”的方向。
为了解决教师问题。毛泽东确立了这样一个方针:对高校的教师既要进行再教育,又要使用。这种使用,就是使他们与工农相结合。他们与工农相结合了,也就汇入“教育革命”的洪流之中了。
一九七零年,“文革”初期的混乱场面已渐渐平息。而关于恢复大学招生的议题,也成为当时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五月二十七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上,政府也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
这个思路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一个月后,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这种推荐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尝试。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二十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在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经当地“革命委员会”推荐,政治审查合格后,即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第四章:参差不齐的学历
九月一日,全校师生集中到东大操场举行了开学典礼。会议由北大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杨德中主持。记得江青、姚文元等出席了大会,会上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说他老人家对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很重视,要求大家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争光、争气”。大会重申 :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开学典礼的后就进入了正式上课。工农兵学员学习的内容和“文革”前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由于工农兵学员是由各地“革委会”推荐,其学历及素质参差不齐。
北大一九七零级有以下学系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
文科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政治经济系,国际政治系,(法律系没招生)。
理科系:化学系;无线电系;数学力学系;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生物系。
语言科:东语系;西语系;俄语系。语言三系基本上全是解放军学员,地方学员极少。
本年度北大共招生2665人,其文化程度为:高中171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六点五),初中2142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四),小学79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三)。有的人听不懂老师讲什么,有的人不会做课堂笔记。中文系是这个现象,其他系的学生就更加严重了。有的学员根本就学不下去了。
为了弥补文化水平上的不足,北京大学决定安排中文系的老师给学员们进行语法辅导,让大家从基础开始学起。于是中文系以朱德熙先生为首的老师们很快编印出简明版《语法.逻辑.修辞》教材(本人现在还保留着),老师们先在中文系给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授。
谁知道需要补课的人很多,每个系里都有,没办法就挪到大教室,来听课的人场场爆满。后来,多达千人听课,学校就安排教师在大礼堂里讲课。中文系的老师果然厉害,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几节课下来,就解决了学员在中学里几年没弄明白的问题,终身受益。
第五章:从政治活动到正规上课
按照常理来说,学生到学校主要是学习。但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却被大量的政治活动占去了。工宣队和军宣队三天两头组织大家学习讨论“两报一刊”的文章。大家觉得没有真正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不满的情绪很快在学员中蔓延开来。最后大家联名写信,给学校递送意见书。这些意见最后反映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那里。
周总理十分重视北大和清华的工农兵学员的学习问题,在百忙中,他接见了学员代表和各军区解放军学员的领队。在听了学员代表们和各军区领队反映上来的情况后,周总理对工农兵学员的学习问题做了具体指示。在周总理的直接介入下,工农兵学员们终于开始了相对正规的教学授课。
第六章:飞不上天的“鸡毛”
开学典礼的后就开始上课,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分别由哲学系,政治经济系,历史系的老师授课。
一开始给工农兵学员授课的,都是年轻教师。听说“文革”前,在北京大学里给学生上大课的都是讲师和教授,助教只能做学生们的辅导员。现在,连助教都不是的“鸡毛”们,都来讲课了。所谓“鸡毛”就是64级、65级的留校任教的学生。他们入学一年甚至半年,就开始就停课“闹革命”了,他们上的文化课少,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少,根本达不到授课的水平。
当有人对此提出疑义时,决策者们就用毛主席“谁说鸡毛不能上天”这话来回应,由此,这些人就被戏称为“鸡毛”。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科学的东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鸡毛”们一开始就底气不足地走上讲台,一节课没下来就捉襟见肘了,学员们不满意,纷纷要求换人。面临这种尴尬,学校决策层才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师,编写教材、授课。
那些“鸡毛”们,也都自愿地加入到学员的行列,由教员变成了学生。
1975年发行工农兵大学生邮票,一组五枚。
第七章:国庆游行的工农兵大学生方阵
九月初,传达上级通知:国庆节要举行游行检阅,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城楼检阅工农兵学员。听到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大家这个消息,大家心中十分激动。
每天下午,同学们在东操场上随着雄壮的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老百姓,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拔着步幅六十五公分,每分钟七十步的正步走。从班练习到排练习,最后大方阵合练,三十人一列纵队,四十人一列横队,一千二百人一个大方阵。
“十一”前又集中练了一个星期,有的人腿都练肿了,可是大家十分认真。苏正良所在班参加方阵的同学,都穿上空军的草绿上衣蓝裤子,草绿军帽,化妆成空军。
国庆游行的前三天,方阵就进入了临战状态,晚上学校用大卡车把大家拉到天安门广场进行彩排(去天安门彩排过两次)。
“十一”那天,凌晨三点起床,换好衣服。洗漱后,每人发了两段香肠、两个面包、一个黄元帅苹果,就坐上卡车出发了。卡车把大家拉到东长安街北京站的街口,下车后我们就在那里列队坐下等候命令。
等啊等啊,在上午十点钟,扩音器里响起了《东方红》的歌声,大家精神一振,知道游行就要开始了。当时,游行队伍的组织很严密,北大的彩车体现的是“教育革命”的成果,彩车上有化了装的工农兵学员代表,他们在精心装潢的彩车上走动、不时变变换一种造型。
1970年国庆游行。
大概在十点四十分左右,北大工农兵学员方阵齐步移动到天安门东标语塔前,这时长安街上的扩音喇叭里响起了雄壮地《大刀进行曲》,北大工农兵大学生方阵踢着整齐的正步,咵!咵!咵!原来规定正步要走到西标语塔再变齐步走,谁知这时恰巧毛主席他老人家离开检阅台,进休息室休息了。
工农兵学员,大都来自祖国边陲,想见毛主席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个边迈正步,边扭头向城楼上寻找毛主席。走着走着就忘了节奏和步幅,方阵变得弯弯曲曲,后来看新闻纪录片时,只能看到工农兵学员方阵以整齐的步伐,从东标语塔出发,进入广场的镜头。
第八章:新闻专业课程设置
一,公共政治课:
(1),马克是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
(3),中共党史 ;
(4),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重点近代史)。
二,必修课:
(1),现代汉语(主要是语法逻辑修辞);
(2),中国文学史;
(3),古典文学(主要是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三,新闻专业课:
(1),中国新闻史;
(2),新闻理论;
(3),新闻采访学;
(4),新闻编辑学。
(5),新闻写作(新闻专业课的重中之重。新闻体裁各自的特点,要领,主题,结构,层次,写作方法)。
(6),新闻摄影(照相机;感光材料;构图与用光;显影、定影化学药品;暗房制作)。
第九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一:决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
我们新闻专业近百名同学年龄最大的三十五岁,最小的才十八岁(黑龙江籍的何山)。平均文化程度虽然都是初中以上,但是由于每个人毕业后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实践不同,学员的整体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公共政治课讲授学习时,一些同学对许多哲学概念、名词都要从头理解。
新闻专业的写作课是重头戏,一篇好文章是作者思想水平,证策水平,综合观察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可是现实中的同学们有的入学前就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有的却要从头开始,真是有的如鱼得水,有的旱地拔葱。
中文系新闻专业的情况如此,其他系其他专业的现状也大致如此。许多同学感到学习很吃力。也就在这时学校有人断言:“工农兵学员是粗瓷茶碗,雕不出细花。”
面对这种现实,怎么办?
于是在同学中发起了‘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倡议。在这个倡议的感召下,北大校园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热潮。
一,一帮一,一对红。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学员自愿结成学习对子,它不限于一对一,有的是三人有的是四人,其实就是一个集体学习小组。上大课时有的记录不完整,课后集体对笔记,补笔记:课堂上没消化完的东西,课后在学习小组里统一认识加深理解。
二,集体讨论,共同提高。
在公共政治课的教授阶段,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工农兵学员来说这都是崭新的课题,新名词,新概念一个接着一个,使他们接应不暇。课后他们以班为单位集体讨论,各抒己见,经过集体讨论,统一认识做笔记。
举例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时,经过讨论后的笔记:
(一)基本概念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统一性。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次要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作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作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基本原理
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方法论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2.矛盾问题的精髓 。
从理论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三,具体分析,缺啥补啥。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现实,学员们认真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有步骤地缺啥补啥。
苏正良同室的南金哲,朝鲜族,汉语基础差,他的床头上,课桌上到处摞着有关现代汉语的书籍。一本新华字典,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语法逻辑修辞几年下来都快要翻烂了。
苏正良同室的梁贵成,写作基础差,在学到写作综合训练法后,如饥似渴,按照训练法的要求把文章赏析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白天写,晚上找老师评阅,一周写两三篇赏析文章。
苏正良本人,掌握的词汇量少,文章词汇不丰富,搜集抄录成语上百条,歇后语近百条,反复抄写,背咏,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
“决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口号,落实在各系学员的行动中,只是各自的内容不同。
四,写作综合训练法。
写作课是新闻专业的基本功,许多同学在中学时写过作文,走上社会写过信。要迅速的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不是一日之功。九班的辅导老师金申熊,针对学生的实际,推创写作综合训练法,易学、易写。
综合训练法,其实就是文章赏析法。
任意选一篇新闻体裁的文章:
1,确认文章的体裁。
2,确认文章的题材。
3,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社会意义。
4,文章的主题思想。
5,文章结构层次的特点。结构如何反映主题。
6,文章写作运用了那些手法(如第一人称叙事法,第三人称叙事法,顺叙法,倒叙法,夹叙夹议法,归纳法,演绎法。)。
7,此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段(如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8,你认为怎样改动此文会更精炼紧凑。
运用以上方法,采取答题式的文字表述。不失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法。它既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写作能力。一篇好的赏析,往往要比原文的篇幅长的多,它能把原作者的写作思路解剖得淋漓尽致。同学们通过这种方法,赏析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迅速提高了写作水平。
五,把大批判当做练习写作的课堂。
一九七一年中央庐山会议之后,全国开始批判陈(伯达)批孔,后来开始批林(彪)批孔。在新闻专业工农兵的眼里,这正是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写作水平的好时机。
于是,他们把大批判当做写作的课堂,选题目,选论点,搜集论据;或剥皮,或归谬,或归纳,或演绎。一篇篇大批判文章(大批判文章实际上属于新闻体裁的‘评论’范畴)应运而生,同学们几篇文章之后,写作综合水平大幅度提高。
六,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工农兵学员学习成绩的考核,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各占百分之五十,两个成绩相加,就是总成绩。闭卷考核的是记忆储存量,开卷则是考核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式)
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在校三年半,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新闻专业而言,学员到开门办学基地实践的累计时间达一年之久。一九七一年春,新闻专业八班,九班的学员到“北京日报”社实习(三个月),做为实习生跟随报社的记者见习采访,从学写‘消息’开始练习写作。同时给通讯员投上来的稿件进行选阅编辑,锻炼编辑水平。那次实习,学员们写作并发表了许多‘豆腐块’。
一九七二年上学期。新闻专业九班的学员们第二次到北京日报实习(四个月)。根据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独立进行采访、撰稿。体裁多样性的文章,从学员手中诞生。
一九七三年春,新闻专业的学员们(包括七二级。一九七一年中文系没招生,一九七二年新闻专业招四、五十人,文学专业招三十五人。)到北京市平谷县开门办学,我们九班分到平谷县东高村(两个月)进行农村题材的调查(采访),写出了一批反映农村的文章。
一九七三年八月到十一月,新闻专业到开门办学基地进行毕业实习,九班的同学们来到石家庄日报(其他班分别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烟台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前三个月,根据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独立采访、写作,编写通讯员投来的稿件。
在石家庄日报社实习的最后一个月,是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石家庄日报社是如何做典型报道的》,因为题目大,内容广,领队秦圭老师决定由郑立春,苏正良两人合作。
二人翻阅了该报近五年报纸,选出几个较大典型报道的事例进行分析抽象,几经修改写出了近两万字的《石家庄日报社是如何做典型报道的》调查报告。
文章从典型报道的意义;典型的发现和培养;典型的树立和推广;典型的宣传手段;典型的报道形式:典型的社会反应等诸方面,进行解剖分析,演绎了典型报道的过程,归纳了典型报道的经验。
这篇毕业论文呈报给在石家庄日报社实习领队秦圭老师判阅,老师很满意。在总结会上,秦老师说,这篇论文可以推荐作为新闻专业写作课的范文,收进教材。
十一月末,毕业实习结束,谁知北大的政治气候又发生新的变化。
第十一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三:终生难忘的老师们)
秦圭 :秦圭老师是一九七一年春和他的同事们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来到北大中文系的,中文系成立新闻专业后,秦圭老师是新闻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上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同学们之中,在学生宿舍里,在学生班会上,在开门办学的网点,在学生学习实践的报社都留下了秦圭老师的那平易近人和善可亲的身影,他象老大哥一样关心每个学员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状况,用温和,易懂,深刻的语言鼓励每一个学员珍惜机遇,刻苦读书,奋发向上。学员毕业离校时,秦圭老师和同学们一一话别。
朱德熙: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课和以他为主编写的《语法.逻辑.修辞》,深入浅出,言简意明,通俗易懂,为全校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工农兵学员浇灌了甘露,受用一生。
吴同宝:吴同宝先生的古典文学作品赏析课引人入胜。他那绘声绘色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他那进入角色的演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那淋漓尽致的表述,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吴先生尊重学员,每次在二教(北大能容纳百人的第二大教室)上课,吴先生总是提前到教室。若是冬天,时间一到他会脱去略显臃肿的棉猴(棉外套),给学员以干练利落的形象。讲课会口干舌燥,只有在课间的时候,吴先生才从他的黑色手提兜里拿出小暖水瓶(那时还没有保温杯),倒一杯水润润嗓子。吴先生的音容时常在我心中闪现。
王瑶:王瑶先生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常常是右手端着硕大的沏着浓茶的白色搪瓷缸,左手握着硕大的木质大烟斗。先生常常诙谐地自讽“我天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啊”。他那课堂上幽默,诙谐和带有口吃的讲演,始终吸引着学生的听课欲望。
费振刚:费振刚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课,精讲先秦两汉。费振刚老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工农兵学员打开了认识中国文学殿堂的大门。
乐黛云:乐黛云老师是位女性,是一九七一年末从江西鲤鱼洲分校回北京的,乐老师的课广揽博引,细腻周密,引人入胜。一九七三年夏,极左的暗涌—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正在酝酿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乐老师在一教(北大能容纳百人的大教室)讲授文学课,课还没讲完,几个受极左影响的激进学生对乐老师发难、质问。
乐老师流下了委屈的眼泪。我当时不能理解,刚刚恢复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底为什么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难到无产阶级不需要文化知识吗?
徐通锵:徐老师是从人大过来的,他从一张报纸讲起,报头、报眼;要闻版、经济版、副刊版;新闻文体的消息、评论、通讯、新闻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以及各自的文体特点。平铺直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金申熊:金申熊老师是九班写作课的责任辅导老师,热情认真,责任心强,他了结九班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学员的写作实践。他推创的新闻写作综合训练法是同学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开启新闻写作的钥匙。
萧绪珊:萧绪珊老师也是从人大过来的,她是我们的新闻摄影课老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新闻摄影课是一九七二年夏开课的,时间较集中,共一个月左右,第一课肖老师从照相机镜头讲起,把照相机的种类、构造、成像原理详细讲解。第二课感光材料、胶卷、相纸。第三课,暗房技术、显影剂、定影剂、印像与放大。这期间。每四个同学发一台卓尔基135相机,每两个人发一个胶卷实习拍照,自己进暗房制作,然后交作业,肖老师给评分。
新闻摄影课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好奇心,很快大家就掌握了摄影技术。这门技术的掌握,使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心应手。摄影作品曾多次获奖,加入了中国摄影家的行列。
第十二章: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
一九七三年暑假刚过,同学们陆续返校。系里传达清华,北大两校的负责人迟群讲话精神,说是要关注教育战线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动向。不久在中文系的课堂上,竟发生了学生发难质问老师的事情。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难道刚刚理顺的教学秩序又要遭厄运吗?
十一月末,从石家庄日报社实习回到北大,一种浓烈的气氛扑面而来。教学楼、宿舍楼的空地上,树立起一道道大字报墙,花花绿绿地贴满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大字报。批判的矛头已隐隐约约的指向敬爱的周总理。
是啊,工农兵学员是在周总理关怀下才得以从抓基础教育开始,走上相对正规的大学学习。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三年上学期,客观地讲也是认认真真的进行了相对稳定地教学。工农兵学员在思考,在疑虑,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要这么反复折腾,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路线呢?
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活动到一九七四年一月,首届工农兵毕业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到后来竟发展成全国的反击右倾翻案风。
说到工农兵学员,不能不提到两个人,这就是迟群和谢静宜。那时,迟群是8341警卫团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谢静宜是中央机要局的译电员。就是这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把持着北大和清华的舆论大权。当时,毛主席有了最新指示,都是经过他们传达给广大工农兵学员和学校教职员工的。迟群在北大第一次给工农兵学员讲话时狐假虎威地说:“我和小谢,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身边的两个“红小兵”,他老人家常给我们教导。”
有一次北大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军宣队负责人、六十三军副政委王连龙说:“现在请迟群同志讲话。”只见迟群一句客气话也没说,站起来手舞足蹈海阔天空地讲了起来。迟群不过是营职,连王连龙这副军级都不放在眼里,足见其猖狂。那时,‘两报一刊’经常以“梁效”(两校)的名义发表重要文章,宣扬“极左”思潮,贻害全国,恐怕这两个“红小兵”是推脱不掉干系的。
第十三章:毕业分配
一九七四年元旦刚过,听说各省市人事部门来北大商讨工农兵学员毕业分配事宜。一月十号,在全校一片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氛围中,中文系的同学们集中到二教,接受毕业派遣。没发书面派遣证,是系领导口头宣读派遣去向。有的去国家机关,有的留校,有的到各省人事部门报到。大部分回原推荐地区(专署)人事部门报到。
中文系吉林籍的同学去向:
卢永麟,留校读研究生;
陶荣祥,留校任教;
赵书生,教育部(八十年代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伞国英,吉林省妇联;
程国茹,吉林省档案局(八十年代人档案局局长);
王燕兴,吉林日报社(高级编辑);
关淑珍,吉林省人事局;
孔令德,共青团吉林省委(八十年代《吉林青年》总编;
苏正良,吉林省革命委员会财贸办公室。
其余同学均回原推荐地区人事局报到。
从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二号开始,同学们带着对母校的留恋,带着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迷茫,陆续地走向自己的未来……。
附:抚松县推荐的四名学员去向及最后归宿:
刘志云,北大生物系中医专业毕业,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毕业一年后中断联系,想来也应该是专家教授了)。
闫自立,清华大学某系焊接专业毕业,吉化公司,九十年代任公司总工程师。
王文喜,北大国际政治系毕业。吉林省人事局,曾挂职海龙县,后曾任抚松县委副书记,靖宇县县长,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山市委副秘书长。
苏正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在吉林省财贸办公室工作数月后主动向组织申请,要求去长白山林区某林业企业工作。不谙仕途,荒老深山,庸庸碌碌,平淡一生,八十年代末企业评定职称,晋党校讲师团系列讲师职称;九十年代初,凭籍在省级理论刊物发表的数篇论文和政工经历,晋取企业政工系列 高级政工师职称。二零零零年,企业不景,一刀切提前退休。
第十四章: 对工农兵学员的历史评说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他们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他们因为入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制和教学大纲不正规等原因受到了一些非议,但错不在他们,因为当时取消了高考,别无选择。
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历史实践必将证明,工农兵学员做出的成绩同样不容抹杀。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项事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时侯,“文革”前“十七年”培养的老大学生已远远不敷使用,而“文革”后的新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这时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在科研生产等岗位的第一线,顽强地胜任了自己的岗位。
他们中的佼佼者还跻身社会中坚:或成为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或选择在国内或赴海外继续深造,或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担任要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光荣同样属于他们。
“唯文凭论”和“唯血统论”,注定要被生活在现实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用奋斗来证明自我价值的群体所取代。“工农兵学员”被时代潮流涤荡的心理阴影也终将云消雾散。
后记:
浊酒用他那笨拙的“二指禅”,把《时代的宠儿——工农兵学员暨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四十周年》的拙文敲进电脑,回想着苏正良和他的工农兵同学们,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发生的那些被激情燃烧的故事,心绪有些苦涩,眼睛有些湿润。
此时浊酒突然想起令苏正良终生遗憾的一件往事。那是在北大中文系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二十周年的一九九四年秋天,他接到一封信,那封信是在省妇联工作的同学伞国英(当时已经是妇联某部门负责人)寄来的。大意是值此毕业二十周年之际,由同学焦振海(当时已经是军队高级干部)和赵书生(教育部,中国教育报总编)发起,联络中文系1970级(74届)的同学们到北京聚会。
当仔细研读聚会日期时才发现,这封辗转多日来到林海深处的喜讯,收到的日子正是聚会的日子,他只能望同学聚会而兴叹了。没能参加这次聚会,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全文完)
2014年9月3日
来源:近代史飙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