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智时代,企业需要积极拥抱变革,发展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以数据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劳动者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微观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导语
数智时代,企业需要积极拥抱变革,发展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以数据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劳动者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微观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文 / 杨朦晰、郝若雨、马潇宇
随着前沿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企业微观管理亟待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面对新趋势,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高质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重视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创新管理策略和组织模式以强化技术创新,通过夯实企业微观管理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出贡献(见图1)。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是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强调资源配置优化、劳动组织改进、财富分配完善和社会消费变革的一种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需要在新型生产关系中孕育,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和产出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将给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带来正向激励。
纵观前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进而引发社会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见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将手工作坊转变为机械化工厂,这一转变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内燃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大规模生产和产业集群出现。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大企业开始控制市场,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标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全球化通信网络带来了产业链的全球重组和生产分工的细化。这一时期,知识经济和服务业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信息技术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全球正经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极大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全球流动,同时也推动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生产关系的崛起。在传统生产模式中,生产工具的独占性特征显著。随着数智化生产工具的普及,这种独占性特征逐渐淡化,数智化生产工具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人们开始倾向于出让部分使用权以获取经济回报。这一模式彰显了共享与协作的核心理念,推动了商品交换方式创新,并深刻改变了个人财产的属性。数字经济时代所有权的弱化与使用权的强化,使消费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购买拥有”模式逐渐转变为“订阅使用”模式,进一步凸显了“按需经济”的时代价值。云端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也日益展现出其作为社会公共财产的属性,为公有制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型生产关系强调去中心化、灵活性和协作,传统的雇主与雇员关系发生改变,个体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的发展,未来的生产力会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应高效利用资源,不断优化组织管理和生产流程;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加强创新激励;要注重资源整合,与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率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需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生产率增长与数字化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性得到越来越多学术研究的支持,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正在成为提升行业生产率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及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等多重机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化进程中,数字化转型通过激发研发创新和降低交易成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效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这意味着,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率的增长将呈现加速趋势。企业应增强对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投入,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以确保数字化转型策略的深入实施与最大效能发挥。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过程,涉及战略规划、技术升级、文化变革和流程优化等多个方面。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数字化战略,确保其与整体业务目标一致。接着,通过评估现有业务和技术基础设施,确定转型的起点和改进领域。在此过程中,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决策文化至关重要,这要求企业投资现代化的技术基础设施(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并引入CRM、ERP等数字化工具来提高运营效率。
发挥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要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数据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管理、技术、资本等之后的生产要素新形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作为新时代的“石油”,数据要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也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资源。数据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能够与不同要素结合,作用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配置效率和激励效率,从而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数据要素×”效应,不仅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还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联动,进一步释放数据潜能。
目前,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多地抢占先机,培育产业。企业应重视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应用,充分利用数据要素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冶工业品”)是中国宝武集团旗下高质量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欧冶工业品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数据要素在智能采购与合同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度挖掘和利用数据要素,欧冶工业品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智能采购方面,欧冶工业品通过收集和分析物料信息、供应商画像、历史交易指标等海量数据要素,构建了精准的供应商推荐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为业务员推荐合适的供应商,并通过智能学习算法不断优化供应商排序,帮助业务员更快速、准确地完成采购任务。此外,询单物料智能分类模型充分利用数据要素,自动对采购需求进行分类和匹配,提升了采购的智能化水平。
在合同管理方面,数据要素同样发挥关键作用。欧冶工业品利用合同文本、规则库、历史审核数据等数据要素构建智能合同审核算法。该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合同中的合规内容,揭示潜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有效降低了漏审、错审等风险问题。此外,欧冶工业品还利用OCR技术提取合同文本,结合动态规划模型实现对多个版本合同内容的快速比对,迅速发现合同之间的差异和潜在风险,为合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要素在欧冶工业品的智能采购与合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度挖掘数据要素,欧冶工业品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企业洞察市场、理解消费者需求的关键,企业要想实现新型生产关系下的管理模式创新,需要深刻认识数据在决策、运营和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全方位深度融合数据要素。
重视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应倡导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要求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治理,以构建一个全面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要关注劳工权益、社区发展和消费者保护等社会问题。此外,良好的治理结构和透明的决策过程也是确保供应链可持续性的关键。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下,供应链每个环节都应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回收的全链条绿色化。
作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知名企业,联想集团通过全球供应链的ESG数智化转型,开展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实践。在ESG早期探索中,联想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合规要求,通过收购IBM,传承并发展了一系列环境最佳实践。在ESG信息化建设方面,联想致力于自主研发创新,推出了LCA(生命周期评估)平台和GDM(绿色设计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对供应链中有害物质使用的精准管控,并为后续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智慧转型阶段,面对“3060双碳计划”挑战,联想构建了集成化ESG数智化平台,优化技术架构,推广ESG Navigator(乐循)绿色系统,有效提升了环境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为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具体来说,联想积极拓宽ESG数智化管理边界,通过原材料采购自动化和跨部门协同机制,优化供应商管理。同时,通过引导不同业务部门和客户共同参与,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ESG合作网络。为了提升员工对ESG战略目标的认知,联想开发了专门的工具程序,并通过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ESG工作成果,鼓励供应商和客户积极参与ESG数智化管理实践。
这一系列举措,提升了联想的内部管理效率,提升了供应链上下游成员的ESG表现,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探索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新路径。
创新管理策略与组织模式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中,企业创新管理策略与组织模式的转型对于发展新型生产关系至关重要。新型生产关系在企业微观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过程,涉及组织结构的优化、决策机制的改进及文化和价值观的更新。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在于通过改革和创新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如采用更灵活的组织形式、更高效的决策机制及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方式。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索。
第一,保持灵活性。灵活的组织结构能赋予企业更快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更高的创新潜能。企业可以通过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迅速推出新产品或服务,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优化。第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特别是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员工能够适应新型生产力的要求。第三,建立风险管理和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创新,从失败中学习、成长。第四,以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确保决策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客户参与和个性化服务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第五,关注管理的宏观目标和社会责任,以实现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发展。第六,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升自身长期竞争力的同时,强化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第七,坚守合规与伦理,确保创新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阿里巴巴集团探索了颇有亮点的创新管理策略与组织模式。一方面,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促进跨部门协作和创新,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指导产品开发、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决策。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来预测流行趋势,优化库存,减少滞销风险;还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购物体验,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来不断改进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迭代优化。例如,蚂蚁金服不断推出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此外,阿里巴巴还鼓励员工创新并对失败持宽容态度。例如,公司的“赛马”文化鼓励内部团队竞争,从而激发创新动力。通过这些具体举措,阿里巴巴集团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数智时代,企业需要积极拥抱变革,推动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个以数据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劳动者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微观管理体系,通过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关于作者 | 杨朦晰: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若雨:百度智能云事业部经营分析师;
马潇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朱晶(zhuj3@sem.tsinghua.edu.cn)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