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成“哥姐”,有喜亦有忧

摘要: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孩哥”“小孩姐”虽是新名词,但并非新群体。历史上,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项橐三难孔子、甘罗十二拜上卿等,讲的都是“小孩哥”的故事。

近日,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发布,“小孩哥/小孩姐”入选。明明是小孩,为什么能够被大人们反称为“哥/姐”?“小孩哥”“小孩姐”们有哪些“过人之处”?

所谓“小孩哥”“小孩姐”,是网友们对那些“年龄不大,本事不小”的孩子们表达钦佩与夸赞的网络用语,“小孩”形容的是年龄,“哥、姐”形容的是能力水平。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孩哥”“小孩姐”虽是新名词,但并非新群体。历史上,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项橐三难孔子、甘罗十二拜上卿等,讲的都是“小孩哥”的故事。

14岁的初中生崔宸曦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摄影|朱峥

当下的“小孩哥”“小孩姐”比起前辈们也不遑多让:11岁的郑好好、14岁的崔宸曦在巴黎奥运会上表现精彩,博得一片赞扬;11岁的小学生暑假在家造火箭,并且发射成功,引来200多万网友围观;山东一中学生替生病的父亲给大学生讲高数课,板书工整,逻辑缜密,“圈粉”无数……

从这些“小孩哥”“小孩姐”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值得成年人学习的闪光点。

比如,“干得漂亮”。一些“小孩哥”“小孩姐”,未出“茅庐”就已经表现惊人:有的10岁就能课后兼职“电气工程师”,设计电路、制作、编程、调试,样样精通;有的在地铁上面对国际友人,从容不迫地用外语交流;还有的在博物馆里侃侃而谈,向游客大方讲解文物方鼎……他们不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而是令成年人自愧弗如的“行家里手”。

又如,“活得通透”。一些“小孩哥”“小孩姐”不仅做事有一套本领,做人同样有自己的原则。当被家长“求教”如何走出“社恐”时,回答“你不用走出来,在那儿就行了”;面对成年人的精神内耗,回答是“少问自己为什么,多问别人凭什么”。如此情绪稳定又符合逻辑的爽言爽语,引得网友纷纷留言“小孩哥、小孩姐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还如,“心怀家国”。跟随父亲参观军舰后,飞奔到五星红旗前敬礼;参观过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后,表示自己“长大后要当科学家”;认为少上一门课就可能影响学习,影响自己长大为祖国造导弹……有志不在年高,“小孩哥”“小孩姐”稚气未脱的身影中,潜藏着一颗颗爱国心,他们不仅是“早晨的花朵”,更是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综观这些“小孩哥”“小孩姐”风靡网络,一方面是孩子们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有着超乎年龄的独立成熟、自信豁达;另一方面,“小孩哥”“小孩姐”的标签也圈定了少年儿童群体的行为,加剧“鸡娃”现象。

郑州一名小男孩在博物馆内绘声绘色地为游客讲解文物知识,样子很像大学老师在上课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儿童成人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一些本不该由这个年龄知晓的信息、承担的压力已经提前到来。“小孩哥”“小孩姐”终归还是孩子,如果承担太多不属于自己年龄段的压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负面问题。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至20%。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用魔法打败魔法”,儿童“加速长大”的背后,是童年被侵蚀、是被“拔苗助长”,这都成为孩子们的沉重压力。

无处不在的教育焦虑。以某小学毕业生论文答辩为例,十二三岁的孩子“纵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等,不仅全程脱稿,有的甚至用全英文展示。这种看似很“厉害”的表现,如同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父母口中的“邻居家孩子”,都是一种“鸡娃”现象。从这些孩子身上看不到多少天真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教育的功利性。

成人世界的信息席卷。家庭里、公园中、商场内、地铁上,抱着手机的孩子随处可见。他们与成人玩着同样的网游,刷着同样的视频,看着同样的资讯。脏话、“擦边”、暴力等负面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和分级,被只知好奇、不懂甄别的孩子全盘接收。于是,“长着娃娃脸,写着儿童字,说着成人话”,成了既违和又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

不加拣择的“人工催熟”。从亲子类节目,到广告代言,到直播卖货,在“儿童经济”带来的利益驱动下,被教育模仿大人的孩子越来越多,小小年纪就拥有了“人设”。尤其是一些自媒体,急于将孩子推上流量的高地,通过摆拍孩子们的“金句”桥段、“率真”瞬间,把成年人的过度期待和压力转嫁给镜头下的孩子。

图源|上观新闻

“小孩”“哥姐”这组混搭词,是成年人对孩子毫不吝啬的赞美,我们既为他们后生可畏的劲头、闻道在先的才学和闪闪发光的品格点赞,同时也应看到“新手上路”背后的风险与挑战,尊重客观规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找到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在教育多元化的当下,“考清华、上北大”固然不再是梦想的统一模板,但在其他方面“拔苗助长”的现象也需要反思。比如让五年级的孩子签约MCN机构,如同成年博主一般经营自己的账号和粉丝群;从幼儿园时就逼迫孩子面对镜头演讲、学习各种乐器,等等。反倒是一些本该在童年时养成的学习习惯和人生观、价值观被忽略了。这种忽略或许一时不为人所察,但最终会制约孩子的未来,甚至需要用一生去弥补。

引导比设定更重要。有网友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小孩哥”,事实上,“小孩哥”“小孩姐”只是百花园中的“奇葩”。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小孩都成为“哥、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些孩子可能早早就展现出超凡的才能和天赋,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掘潜能。我们期待“小孩哥”“小孩姐”们继续后浪奔涌,更要尊重孩子之间的个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从每一个孩子身上,我们都能窥见几分未来中国的模样。

来源:鄄城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