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本报推出了“天职师大如此引领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 | 教育强国看天津”和“数据中感受天职师大硬实力!| 教育强国看天津”。下面,小编带您继续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强国看天津
——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
TIANJIN
本期巡礼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之前,本报推出了“天职师大如此引领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 | 教育强国看天津”和“数据中感受天职师大硬实力!| 教育强国看天津”。下面,小编带您继续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典型案例
书写服务西部职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校引导师生赴西部地区职业学校任教、支教,为西部输送了数千名职教师资。学校牵头负责中组部、教育部开展的西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近5年,共选拔326名优秀学生到贵州等西部地区中职学校顶岗实习,579名师生深入和田地区职业学校支教,为中西部培养公费师范生931名,2841名学子在毕业后选择奔赴西部建功立业,促进了区域职教师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有效破解了西部地区职教师资短缺的困局。
贵州省唯一一所村里的职校——毕节市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陈雯是在校工作的9名天职师大学子之一。陈雯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希望能帮助这里的孩子走得更远。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有达娃等33名天职师大优秀毕业生在任教,点燃了高海拔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火种”;在和田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作为支教团成员的河北姑娘王晴,毅然申请毕业后留疆工作;2024年9月,学校选派第一批6名大学生到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为期100余天的支教活动,有效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问题……服务西部、扎根基层已成为一届届天职师大学子的崇高精神追求。
优化高水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促进了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以赛为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全国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学校师生勇夺桂冠,大放异彩。
2023年7月,“师傅”钟平(左一)向“徒弟的徒弟”传授工业4.0项目技术要领。
2020年,学校建立“师带徒”育人模式。作为曾经的“徒弟”,现在的“师傅”,贺涛涛没有想到,短短4年时间,他先是作为学生,在“师傅”钟平的指导下,拿到了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的金牌;2023年,他又作为指导教师,和钟平一起指导“徒弟”陆京龙获得同赛项金牌;2024年,他作为教练指导的工业4.0项目荣获世赛金牌,并斩获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奖。在这个过程中,得益于学校的培养模式,他从普通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高水平的职教教师。
同样,从学校无人机工作室,走出了“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配送无人机赛项)金奖的学生。该团队成员、2022届毕业生郭世亮师承“大国工匠”,参加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学习和就业中如鱼得水。毕业后,郭世亮入职西湖大学智能无人实验室,成为一名嵌入式工程师,着手开展基于强化学习的高机动无人机研究。
作者 | 彭未风
编辑 | 骁骁
来源:天津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