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博镜头下的百年瞬间:穿越时空的光影故事,真实的旧社会面貌

360影视 2024-12-26 15:13 2

摘要:甘博,这位著名的摄影家,用他的镜头定格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百态。这些老照片不仅是视觉上的珍宝,更是历史的无声见证。从北平的鼓楼到妙峰山的牛轭弯,从乡村的水牛到长城上的电线杆,这些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以下便是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带你穿越百年

甘博,这位著名的摄影家,用他的镜头定格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百态。这些老照片不仅是视觉上的珍宝,更是历史的无声见证。从北平的鼓楼到妙峰山的牛轭弯,从乡村的水牛到长城上的电线杆,这些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以下便是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带你穿越百年前的中国。

从教务长房间望去 View from Dean House,群山环伺。拍摄地:河北(1924-1927)

从教务长的房间望出去,一扇木框窗子映出河北清晨的景象。当时我国是农业社会,山上也光秃秃的,很多树木都砍伐掉了,拿去烧火。

牛轭弯 Ox Bow Bend,地理奇观。拍摄地:妙峰山(1924-1927)

妙峰山的牛轭弯,似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环绕在山谷之间。晨雾笼罩着山峦,河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张照片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感,也让人感受到甘博对中国山水的敬畏之情。牛轭弯不仅是地理上的奇观,更是自然与人类共生的象征。

花帽 Floral head decoration,这应该是表演者。拍摄地:妙峰山(1924-1927)

艺人在花卉上载歌载舞,当时人们的娱乐项目非常有限,集会上的一些表演节目往往非常吸引人,也带动了周边的生意。

江边小镇、洗船 River town & Boat Wash,住在江边,远离村镇,生活主要靠来往船只带来的生意。拍摄地:中国(1917-1919)

明十三陵,墓葬建筑 Ming Tombs, Building with tomb,十三陵附近植被太少了,当时有点树木都砍掉了,建房,制作家具都需要木材。拍摄地: 北京明十三陵(1924-1927),华表矗立着仿佛在守护着一个王朝的秘密,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充满了历史的沉淀。

狗窝 Dog House,拍摄地:北京(1924-1927),这个狗窝制作非常有创意,当时人们的服饰破衣烂衫居多,也没人在意。

辟雍大殿(国子监)Hall of Records Building,造价不菲,一砖一瓦都是顶尖工匠精心制作。拍摄地:北京(1917-1919)

国子监的辟雍大殿巍峨壮观,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池水,映衬着蓝天白云。甘博的镜头抓住了这座大殿的对称之美,突显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大殿内,学者们正在讨论经典,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令人心生敬意。

外国妇女 woman,拍摄地:北京卧佛寺(1924-1927),当时很多外国游客,学者来到中国旅游,她们对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好奇。

水牛 Water Buffalo,当时没有各种饲料,水牛养的这么肥真不容易,这头牛可是当时家庭富裕的象征。拍摄地:四川遂宁(1917-1919

面颊上穿孔的男子 Man with hole in cheek,当时很多人也喜欢把自己打扮的千奇百怪,吸引人们的好奇心,有了名气就有了利用价值,就可以填饱肚子。拍摄地:北京 (1924-1927)

长城上的电线杆 Telegraph Pole on Great Wall,长城周边几乎没有树木,安装了电线杆确实很先进了。拍摄地:北京长城 (1917-1919)

甘博的镜头下,一根电线杆孤零零地立在长城之上,古老的砖墙与现代化的电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冲突让人不禁思考:历史与现代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交融?

群山环绕 Hills An Chu Chang,拍摄地:重庆安居镇(1917-1919)

当时农田都很贫瘠,粮食产量低。

在1917至1919年的北京卧佛寺,甘博记录了基督教青年会夏季会议的场景。一群身着整齐西装的中外代表聚集在寺院的庭院中,洋溢着青春与热情。他们或站或坐,手持文件,专注讨论,背后是古老的佛像与青翠的竹林,展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画面。这场会议不仅是宗教与信仰的交流,更是教育与现代思想传播的重要一步,传递出那个时代探索变革的热烈氛围。甘博的镜头定格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让人感受到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

男人 Fu Tu, 拍摄地:四川成都安县(1917-1919),感觉有点像监护侠客。

阿尔伯特 Abbott,拍摄地:四川灌县(1917-1919),这种烟袋也太长了,制作可是不容易,应该是竹子制作的。

美国公理会办女子寄宿学校,毕业照 American Board Girls' School, graduation group,拍摄地:北京(1917-1919)

在北京的美国公理会女子寄宿学校门前,一群身穿校服的女学生正整齐地站成几排,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甘博的镜头记录了这一庄严又充满希望的场景。作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接受教育的女性,她们的笑容背后,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水牛拉泵轮,三元店 Cow Running Pump Wheel San Yuen Dien,拍摄地:四川 成都三元店(1917-1919)

这是一幅充满乡村气息的劳动场景:一头水牛正缓缓拉动着一个泵轮,推动灌溉装置抽取地下水。牛的步伐稳健,身边的农夫默默注视着这一过程。甘博将这一简单却充满意义的画面定格,展现了传统农业的辛劳与智慧。

庭院 courtyard,拍摄地:北京紫禁城(1924-1927)

这可不是普通的庭院,这是皇家庭院,都是上等木料建造。

长城,山顶 Great Wall, top of hill,拍摄地:北京(1924-1927)

长城之巅,蜿蜒的古墙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山岭之间。甘博站在山顶俯瞰,远处连绵的山脉与城墙融为一体,层层雾气笼罩着群山,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在这张照片中,长城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工程的壮丽融合。

婚礼乐队 Wedding band,拍摄地:北京(1924-1927)

一场传统的婚礼中,婚礼乐队正热情地演奏。甘博抓拍到敲锣打鼓的瞬间,乐队成员穿着喜庆的服装,神情专注而投入。看热闹的人群站在街道两旁举目张望。这张照片充满了节庆的氛围,展现了中国传统婚礼的独特魅力。

转经筒 Prayer Wheels,拍摄地:四川理县杂谷脑(1917-1919)

在四川理县的杂谷脑地区,甘博捕捉到一群藏族信徒围绕着转经筒祈祷的场景。这些转经筒被整齐地排列在庙宇前,信徒们依次用手轻轻转动,口中低声念诵经文。阳光洒在转经筒上,反射出一片金光,仿佛为这个虔诚的时刻增添了一种神圣的氛围。甘博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藏族文化的庄严与静谧,也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外国海军 Marines Flash,拍摄地:北京(1917-1919)

甘博的镜头记录了一群正在休息的外国海军士兵,他们穿着整齐的制服,正坐在北京街头的一处空地上。有人在低声交谈,有人抬头望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照片中的士兵既有一种军人的纪律感,也显露出战后平和的生活气息。这是那个时代中外交流与文化碰撞的缩影,展现了军队日常生活的一面。也说明了当时国家的衰弱,政府的无能。

甘博用他的摄影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样而鲜活的中国。从城市到乡村,从人文到自然,他的镜头里有喜悦、有沉思、有劳动,也有休憩。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份珍贵的情感表达。透过这些影像,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岁月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他们的文化、风俗和日常。百年之后,这些光影依然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去。

来源:狼窝一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