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校联合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完成“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检测系列试剂盒相关成果”转化签约,总金额达到1.17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一把尺子。科技成果如何精准对接产业前沿需求,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在宁高校开启了一系列探索,围绕国家和
12月24日,东南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联合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完成“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检测系列试剂盒相关成果”转化签约,总金额达到1.17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一把尺子。科技成果如何精准对接产业前沿需求,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在宁高校开启了一系列探索,围绕国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需,坚持做有价值的“真研发”,产出有引领力的“真成果”,在科研成果转化“接力赛”中收获累累硕果。
转化路径“更畅通”,好成果走上“生产线”
“我们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所遴选的项目《垂直领域多模态精神心理健康辅助诊断设备》已经顺利进驻多所学校,全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工作。”谈起这一科研成果,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林峰掩饰不住地兴奋,“相对于传统的精神卫生诊断方法,我们的产品基于客观生物体征及行为表现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认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精准评估筛查。”
刘林峰说,项目紧密结合国内顶尖医院多年的临床诊断方法和经验,采用了一条创新技术路线,即针对被试用户应激反应中所呈现的认知与行为数据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作为评判依据,“我们计划2025年初正式启动医疗器械临床注册事宜,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效率,成为心理医生临床诊断的得力助手。”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向科研人员赋权,通过增强获得感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学校制定《南京邮电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实施办法,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南京邮电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徐佳教授介绍,同时,学校持续优化“技术成果库、专家人才库、企业数据库、需求信息库”四库供需对接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供需匹配。
科技成果转化之路道阻且长,但“关关难过关关过”,转化路径畅通了,才能让更多好成果“转得了”。
今年3月,由中国药科大学研发的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全新化药1类新药注射用AAPB顺利获批临床。在这背后,离不开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与团队的持续合作。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介绍,在项目开发初期,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协助科研团队进行专利布局全面保护,在化合物核心专利申请后,立刻跟进申请PCT专利(国际专利申请的一种方式)。项目开发成熟阶段,学校及时跟踪相关药企的研发动态和产品线情况,线上线下进行精准对接。转化过程中,学校在专利估值、合同条款修订与签署、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予以大力支持。
校地企合作“添动能”,科研成果加速“转”
科技成果转化要服务产业发展,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产业现状及需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光电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带领团队勇闯“无人区”,聚焦光电产业的冷门赛道铌酸锂材料领域,实现更多原创突破。
深化校地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驶上“快车道”,加速往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南京大学和南京江北新区的支持下,祝世宁团队在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成立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并负责建设运营光电公共技术平台,瞄准下一代光电芯片技术在基础材料、器件工艺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发工作。”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剑峰介绍,今年上半年,研究院铌酸锂光子芯片产线启动仪式在江北新区举行,这条启动的产线具备了光刻、刻蚀、镀膜、研抛、湿法等系列核心技术工艺,意味着国内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
近3年,中国药科大学单项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的新药科技成果转化达8项,极大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异“成绩单”的背后有何“秘籍”?在12月19日至22日召开的2024年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的“答案”也是“校地合作”。
“强化校地企合作,实现科研有目标、转化有市场是中国药科大学的成功经验。但这并不是药大的‘独门秘诀’,不过我们的合作更加紧密。”郝海平介绍,根据新药研发规律,学校建立全链条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包括智能药学交叉中心、靶标发现与确证研究中心、药物设计中心等八个中心,并部署了16个赛道,如心血管药物赛道、泛肿瘤药物赛道、创新中药赛道和组合药物赛道等,“我们和企业在资金、技术、平台等方面深度融合,针对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与企业联合立项,降低新药研发的风险,避免走更多弯路,推动确有临床价值的原创新药研发。”
郝海平说,同时,学校还设计了赛道首席科学家制度,由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进行系统化设计和布局,确保研发工作围绕明确的创新药物目标展开,并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寻求广泛合作。目前,中国药科大学的16个赛道已经明确了未来几年的新药研发目标。
与区域中心“双向赋能”,力促落地成金
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首批确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分别遴选20所左右国内高校参与建设。对于在宁高校而言,区域中心的建设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无疑是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成金的“金钥匙”。
“目前,南京邮电大学仪器设备涵盖包括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等行业和学科领域。这些设备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特别是信息通信分中心构建起了优越的试验环境,有力地支撑了相关技术研发、测试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的开展,对推动高校信息技术相关科研与应用的协同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徐佳表示。
东南大学也是率先支持江苏省开展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高校之一,作为“节点”高校,该校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方案并开展先行先试。“学校设立面向学校师生的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窗口,解决校内科技人员‘不会转’问题。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教师创办的存量企业实施成果转化‘阳光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介绍,结合实际,学校认真梳理筛选了6G技术、信息超材料、抑郁症精准诊疗技术等10余项相关在转化和将转化成果,通过学校专业化转移机构全流程跟踪服务,推动在江苏省落地,“针对高校科研团队‘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缺钱转’的痛点堵点问题,东南大学率先成立省内首只校友科创转化基金,用于投资学校师生和校友的成果转化项目,建立转化基金收益反哺机制,支持投‘早’投‘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南京大学“一校两城四校区”的办学格局,与此次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的布局完美适配,学校将多措并举、担当作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强化与资本对接,通过“中心+节点”的互动建设模式,全面融入并全力服务区域中心建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