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前列的武汉大学:新华社专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

360影视 2024-12-26 20:44 3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国教育大会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作为教育、科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国教育大会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结合点和聚合地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武汉大学如何回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时代命题?新华社记者日前专访了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

记者:武汉大学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工作引领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黄泰岩:办学治校,关键在党。武汉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红色基因的大学,也是一所引领改革风气、不断追求卓越的大学,学校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摆在办学治校、深化改革的首要位置,坚持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之以恒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理论武装体系、党建引领体系、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立德树人体系,为学校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当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既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点,也对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武汉大学正在筹备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我们将紧紧锚定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深化改革,勇创一流,奋进前列”的战略主线,启动实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武大贡献。

在积极筹备召开党代会的一年多时间里,学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研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大何为”的时代命题,深入谋划新时代新征程“武大之位”和“武大之为”,学校改革发展驶入快车道,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譬如说,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并进,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大力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思政课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大事业磨砺真本领”行动计划等,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新格局和新气象。

譬如说,我们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使命引领、一体谋划的工作格局。我们推进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科建设,相继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11月30日,武大科教创新园区在武汉长江新区创新港启动开工;12月16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12月18日,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年元月初,我们还将成立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我们推进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科技创新,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们推进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创办“雷军班”“自强数学班”,在全国率先推进数智教育改革,牵头成立全国高校数智教育联盟等。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

记者:武汉大学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背后蕴含着哪些经验?未来,武汉大学的发展愿景是什么样的?

黄泰岩:回望来时路,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必须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狠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根据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从现在起到2035年,学校总的战略安排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基础;若干优势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一批主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学校发展蓝图的擘画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黄泰岩: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发出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动员令。从现在起到2035年,是武汉大学答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大何为”的时代命题,昂首阔步走好“深化改革、勇创一流、奋进前列”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要深刻洞察“时”与“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加快推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大国竞争越来越具象化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竞争。

二要主动辨识“危”与“机”。从高等教育格局看,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从学校发展态势看,我们在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要准确把握“位”与“为”。“武大之位”的“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办学定位。二是我们在国内外高校中所处的现实地位。三是目前我们在学校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方位。只有真正搞清楚了这三个方面的“武大之位”,才能从战略、全局、长远角度,思考和谋划“武大之为”的方向、重点、路径。

武汉大学校园

记者:实现新征程的办学目标,武汉大学如何向改革要动力?

黄泰岩:武汉大学130余年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学校历史上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靠的是改革。新征程上,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也离不开改革。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四个坚持”。

坚持守正创新,把稳改革方向。改革进程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朝着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要赓续学校厚重的红色基因、深沉的家国情怀,从百卅校史中汲取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治校智慧,传承一代代武大人积淀的优良学风和学术传统。同时,我们也要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广泛凝聚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战略思维,锚定改革坐标。改革是为了使学校能够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教育对外开放。我们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重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畅通三者良性循环,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改革的任务。当前,学校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我们要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把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深化改革的发力点。

坚持系统集成,提升改革效能。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好“上”与“下”的关系,形成校院两级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好“破”与“立”的关系,在破立统一中推动改革走向深入;统筹好“进”与“稳”的关系,既要积极主动、敢于担当,也要尊重规律、科学决策;统筹好“点”与“面”的关系,使各套改革措施配套衔接、系统集成、同向发力。

武汉大学雷军班同学到汽车工厂参观学习

记者: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

黄泰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过去五年,我们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主动撤销部分学科,新增人工智能等一批国家急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实施“临床医学+X”“数智文科”等交叉专项,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A+”和“A”类学科数量均实现增长,11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更加凸显。

接下来,我们将把服务国家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导向,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一是聚焦国家需求,形成优势学科引领、新兴学科壮大、急需学科提质、学科交叉赋能的学科发展布局。二是立足自身优势,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基础学科登峰计划”“主干学科强身计划”,推动学科攀峰登顶。三是推进交叉融合,依托学科交叉中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平台,培育凸显武大特色的学科增长点和创新极。

武汉大学的学生们在进行创新实践

记者: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学校将主要从哪些方面把握改革路径?

黄泰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清晰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成效,也给予我们坚定信心和磅礴力量。

教育方面,以育人质量增强改革成效。近年来,为响应国家战略规划与时代发展需求,武汉大学着力用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开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未来之门”,面向全校学生打造数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系统,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数智人才。

面向2035,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手,探索人才自主培养新路径:一是推进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改革。聚焦科技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专业调整和学位授权点设置,建设新兴专业、交叉融合专业,提升本研贯通、大中衔接一体培养质量。二是健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级特区”,构建点面结合、逐级进阶的科研训练体系,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三是完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调整优化研究生规模结构,深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方面,以创新能力提升改革动能。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连续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建立基于北斗的高性能卫星导航位置服务系统,发射6颗“珞珈”系列科学实验卫星;获批国内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单位,国际法研究所入选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国家级项目立项和优秀成果奖数量稳居全国前列……通过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创新,学校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交出了精彩答卷。

面向2035,我们将在两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四个面向”的科研能力,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培育力度,聚焦优势领域,稳步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与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塑造哲学社会科学新优势,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自觉担当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研究阐释根本任务;打造以国家高端智库为引领,以部校、省校、校地共建智库为骨干的珞珈智库方阵。

人才方面,以队伍建设激发改革活力。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人文社科资深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33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从392人次增至869人次,高层次人才占教师队伍的比重从10.5%增至23.3%……珞珈人才方阵屡结硕果,同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教师典型持续涌现。

面向2035,我们将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新生态,持续壮大珞珈人才方阵。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破“五唯”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二是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选拔和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大先生、一流科技和文化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三是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引导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武汉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建校一百三十多年来,改革创新是武大人成就卓越的法宝,勇创一流是武大人矢志不变的追求,奋进前列是武大人为之拼搏的梦想。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视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