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终岁尾,回望这一年,我们汇总了版面出版后的反馈、回应与关注,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温暖。这一年,成长版不仅见证了我们自己和伙伴的成长,更深刻地见证了每一位读者朋友的蜕变。您的关注、互动、后续与反馈,让我们备受鼓舞。据此,我们梳理出2024《大连日报》热读的8个成长
年终岁尾,回望这一年,我们汇总了版面出版后的反馈、回应与关注,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温暖。这一年,成长版不仅见证了我们自己和伙伴的成长,更深刻地见证了每一位读者朋友的蜕变。您的关注、互动、后续与反馈,让我们备受鼓舞。据此,我们梳理出2024《大连日报》热读的8个成长话题,一起来看!
亲情是滋养孩子成长的动力
| 李海波 甘井子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辛博街小学校长 |
家庭教育话题文章《期末家庭“民主生活会”,这个可以有!》刊出之后,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践行和积极反馈。有的家长说:“没想到,因为一次家庭会议,给亲子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让孩子和家长都有所转变。”还有家长说:“这一年里我们不定期地召开家庭会议,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了解。家庭沟通更顺畅了,关系更和谐了。”
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良好的亲子沟通。家长要做孩子的倾听者,对于孩子每天回到家里讲述的内容,家长都要认真倾听,少评价、少指责,耐心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和讨论,巧妙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听孩子倾诉,觉得孩子说的话跟学习无关,是“外路精神”,但实际上,孩子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绪,不吐不快,更是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家长可以少说多听,善于利用好每一次倾听和沟通的机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和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家庭会议一定要是民主的,以尊重孩子为出发点,让孩子体验家庭中被尊重的力量。
特别的“张望”
| 王耀军 沙河口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
“老师要来我家了!”家访前夕,最高兴的是孩子们。据家长介绍,很多孩子会在门口“张望”,期盼老师的身影快快出现。
有关家访的报道刊出后,我们收到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许多感受和反馈。“老师家访,短短几十分钟,让我跟孩子爸爸受益匪浅”“我很爱孩子,但有时有点儿凶,如果老师没有来,我想我可能一直都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还会打着爱的名义继续这样下去”“老师的家访给了我方向和信心,感谢老师,我想,我会按老师的引导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些是来自家长的积极反馈。
家访是一场温情的旅程,将爱与责任播撒。通过家访,老师们也收获颇丰,在家访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有老师写道:“在这次家访中,我更多选择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兴趣爱好以及行为习惯等,并听取家长对教师的意见,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
家访不仅拉近了家校的距离,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和谐了社会关系。现在,家访已经成为沙河口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常规工作。寒暑假期间,持续开展家访工作。
“死记硬背”“反复刷题”的
应考模式要改一改了
| 付璐 高新区第一中学教科研主任 |
2024年起辽宁省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新中考。省内各市县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各不相同,却可以用同一内容的学科试卷进行考试,充分说明了教与学的依据不是教材,而是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该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要求在2024年中考各学科试题中均有明显体现。例如: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的跨学科综合阅读;化学学科项目式探究中化学与材料、化工、能源等方面的迁移运用和综合实践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死记硬背”“反复刷题”等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改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学生要更加关注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过程,明确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提炼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提高自身学习能力;重视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关联,重视跨学科学习及项目式学习等实践活动,学会迁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反思、评价和复盘,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另外,新中考计分方式的变化,提示学生要认真、细心,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全学科发展。
“考场上,想起报纸上的那篇文章,我就一点儿也不紧张了”
| 张娥 大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
6月6日,《大连日报》成长版刊发了一组高考“过来人”的文章,用类似周记的笔触,把那些看似琐碎却有意义的经验分享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6月7日晚上,我收到了一个女孩子发来的信息:“老师,第一场,我就坐在第一排正中间。本来是会有些慌的,但一想起报纸上那位学姐的文章,我就一点儿也不紧张了。”看到信息,我几乎要跳起来。一篇小文,竟给一个高考考场上的女孩儿,带来了那么大的慰藉!
回首2024,总有一些文字,不经意间,就击中了我们的内心。几天前,一位16年未见的毕业生来到学校。我马上要上课,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她说:“老师,我特别感谢高一时,你每周布置我们写周记,并且会写上大段的评语。如今我在英国的大学里做老师,时不时就会想起那段时光,想起那种师生关系。”我已经记不住当年她写在周记里的内容了,但我清晰地看得见她眼里隐约的泛红。
回家的路上,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晃过,27年语文教师的生涯晃过。一本小小的周记,偶尔有机会在编辑的精加工下发表在报端,竟然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而年轻时自己那些认真写在周记本上的评语,竟然影响了他们二十几年的生活。他们感谢老师,作为老师的我又何尝不该感谢学生、感谢编辑呢?文字是桥,默默地在那里,表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撞击着每一个不经意间遇到的人,让心口痛,让眼泪流,让眉眼笑:于我心有戚戚焉!
婚恋观教育
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 谷力群 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
婚恋观,是一个人对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和态度。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情感选择,也深刻影响着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维持,对家庭和谐甚至社会结构的稳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婚恋观的正确引导要从幼儿园贯穿至大学”,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为过。
关于婚恋观的这两期报道在家长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有不少家长后台询问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或者寻求帮助。例如,张妈妈最大的心病就是34岁的女儿至今仍然单身,既不想谈恋爱,更不想结婚。张妈妈非常后悔给了女儿不恰当的婚恋观影响,比如在女儿青春期时严防死守,反复告诫女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不要和男孩子玩”“要防止上当受骗”等。当女儿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之后,张妈妈开始为女儿张罗对象结婚,才发现女儿没有办法与男性正常交往,更不要说建立亲密的恋爱关系了。
恋爱与婚姻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自我价值感更高,情绪更积极稳定,社会关系也比较丰富,能够增强工作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身体也更健康。所以,婚恋观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家长一定不能忽视。
幼小衔接
是从入园就开始的渐进过程
| 张云丽 普兰店区海湾幼儿园园长 |
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大班家长关注的焦点,很多家长容易在幼小衔接问题上陷入误区。因此,这方面的媒体报道非常重要,当时,我们专门组织家长就这篇报道进行了学习、交流和探讨。
首先,幼小衔接并不是到了大班才开始,而是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贯穿3年的时间,只是侧重点在大班。其次,幼小衔接并不是指教孩子拼音、算术、写字,更不应该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来代替。幼儿园在实施幼小衔接时要做到四方面内容的“全面准备”:身心准备,包括入学向往,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生活准备,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等;社会准备,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学习准备,包括好学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
唯山 摄
最近,我国新出台了学前教育法,在幼小衔接方面,不仅规定了幼儿园保教活动不得“小学化”,同时,还规定了“小学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相信,随着学前教育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来进行约束,是幼小衔接科学、向好的重要起点。
不论身在大连还是身在异乡
大学生不约而同倾情推介大连
| 沈彦豪 大连育明高中毕业生 现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 |
| 周彤薇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 |
收到家乡文旅的“生蚝”惊喜礼物,能在《大连日报》成长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这些都是我引以为傲的瞬间。一方面,家乡的美好让我有骄傲的资本,另一方面,我能够把家乡宣传出去,也有一份自豪感在心中。我的大学同学们,现在能有六七个吧,都说寒假准备组团儿来大连跟我一起玩儿,真的超级开心。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会以家乡大连为骄傲,会跟别人说我是辽宁的,我是大连的,我是大连人。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家乡,感受到我家乡的温度。
“大海连天,海天一色”。来自贵州的我因为大连海事大学与大连相遇。在求学的这段时间里,我用相机记录下了探寻大连城市的“快门”瞬间。滨海路蜿蜒伸展,莲花山落日如绣,星海湾曲线壮阔,不知不觉间我发现了大连更多的美,这座城市也成为了镜头下最生动的模特。是的,大连的魅力轻而易举地就能让人感知,而我把我的好感觉分享给了家人朋友,推介更多的人前来大连感受这里的美丽和温暖。这座海滨城市的美是复杂的,藏于山海间,藏在起伏的丘陵和海湾中。我所探知的美只是它的一部分,但是与它发生的故事却能成为最生动的注脚。喧嚣的世界应有蔚蓝,我将继续去相遇、去感受、去记录,继续映制这份属于大连独家的“城市记忆”。
玩转“课间plus”
以“体”育人为校园注入新活力
| 黄彦 大连教育学院艺体劳研训中心副主任 |
| 马勇 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小学部副校长 |
2024年,不仅是中国体育的腾飞之年,也是大连市体育教育又上新台阶的一年。我市全面实施“课间15分钟”的规定,超长课间,很多学校打造了以“健康快乐”为主题的特色课间活动。我市还承办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主办的“中小学优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展示研讨活动”,来自全国14个城市的57节体育与健康课走进我市中小学校园,为我市中小学生开拓了新的视野。这两项内容的相关报道引发了家长们对体育教学的普遍关注,社会反响良好,推动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为校园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翻转空间,开拓“临时游乐场”。在跳长绳、三大球等活动的基础上,尝试划分小范围的“临时游乐场”:“跳房子”“撞瓶子”“投壶”“跨步推塔”等简单的小游戏,在孩子们看来魅力无穷,玩得不亦乐乎。同时,打破班级界限,让有共同爱好的孩子组建课间活动小分队,如“魔方小分队”“无人机小分队”“七巧板小分队”等,课间15分钟持续探索孩子们的优势智能。
艺体劳研训中心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展研训工作,打造大连体育教育品牌。全年开设教研主题12个,线上线下开展教研活动17次,培训体育教师4300人次;视导学校139所,举办讲座39场,听评课286节;指导国家级、省级优质课112节,其中报送“东北三省一区”现场展示课3节,报送“全国人教版教材培训现场观摩展示活动”现场展示课1节、提供展示教案2个(全国共3堂展示课和3个展示教案),报送“全国体育联盟现场展示观摩活动”获特等奖现场课1节,报送“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现场展示课7节;组织我市体育教师171人参加“辽宁省岗位大练兵比赛”,共有148人获奖;参加辽宁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和足球技能大赛,均以遥遥领先的成绩获得全省冠军。此外,我市体育教研员组织录制的《大连市新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视频演示流程》,网络转发量近40万,为大连市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转自:大连日报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