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拒进外交部回家种地,父母下跪哀求都不听,现状令人感慨

摘要:一个从小学围棋,后来成了职业赛手,在圈内也是小有名气,行业内炙手可热;女儿学画画,艺考进了专业院校,毕业后也成功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认为孩子长大后还顺从父母的心意,是好事还是坏事?

邻居王奶奶很会教育孩子,她对自己的一双儿女进行“天赋教育”:

一个从小学围棋,后来成了职业赛手,在圈内也是小有名气,行业内炙手可热;女儿学画画,艺考进了专业院校,毕业后也成功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孩子小时候,她听从孩子的意愿,孩子愿意学这些,她就义无反顾的培养孩子,一门心思地供养、陪读,也有了好的结果和回报。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过得好,最好还守在身边。

她的小儿子本来在南方大城市,发展得非常不错,还谈了个女朋友,但是硬是被王奶奶给“召唤”回来,来到我们这个二线城市。

虽然工作也不错,平时私教课收入也不菲,但是明显看到整个人是蔫的,没有生气。

一次和王奶奶聊天,她还提到,孩子就是太听话,让他回来就回来了。

回来一段时间后,她和孩子沟通,他还是不喜欢这边的环境和节奏,想去原来工作的地方,王奶奶同意了。

豆芽妈妈很高兴看到,王奶奶和他的儿子在工作和居住地上达成“和解”。

要知道,多少父母不能允许孩子长时间在外面“流浪”,没有一份所谓正规的工作。

之前听樊登讲书,他也总是提到,即便是现在自己创业成功,老父亲还是觉得自己是“不务正业”,找个机会都苦口婆心的劝他,还是稳定的工作好。

社会发展很快,何为正规的工作?

是要在体制之内,重复相同的工作,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在小企业当牛马,到大厂里作螺丝钉?

爱的悖论提到,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一方面却是把孩子培养成大众人,希望他具备普适性的适应能力。

其实,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有自己选择的道路,不让他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曾经有一位北大才子,他两次都没有按照世俗规划的道路走,第一次是毕业后拒绝了进外交部的工作机会,第二次是在西班牙创业成功后,他执意回家种地。

面对两次选择,父母非常不理解,甚至下跪恳求他不要执迷不悟,企图拉住他的脚步。

但是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他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并为之付出了努力。

这位在世人眼里,不惜放弃外交部大好前程,也要回家种地的男孩名叫杨舒春。

杨舒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 1980年,他出生在江苏无锡,这个鱼米之乡。人杰地灵,江南温润的水土滋润了他的心田。

虽然从小家境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父母却十分重视他的学习,全力以赴供他读书学习,支持他的学业。

杨舒春也不负众望,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众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1999年,他以无锡市第二名的好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攻读西班牙语专业。

他一下子成了全家和全村人的骄傲,带着大家的祝福,他踏进了这座国内顶级学府。

在北大读书期间,他也丝毫不敢松懈,一直专研专业,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取得不错的成绩,轻松超越很多同学,大三那年,赢得了外交部公费留学的名额。

这意味着留学归来,他就是一名“准外交官”了。杨舒春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他满心欢喜的去西班牙深造一年。

父母和村子里得知,更是认为他进入外交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大家都静待他学成归来的那天。

没想到,命运就是暗藏玄机,往往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会发生新的转机。

当他从海外留学归来,正式拿到了外交部的通行证,准备去西班牙大使馆报道时,他却告诉父母说,他不想去外交部上班。

真正的原因是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去西班牙打工。

父母都很错愕,她们不理解儿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放着外交部抛来的橄榄枝不接,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要去外国当个普通的打工仔?

作为一个朴素的庄稼人,外交部就意味着铁饭碗,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工作,然而儿子却偏偏不听劝,要放弃。

他的父亲甚至给他下跪,恳求他不要一意孤行,但是杨舒春已经下定决心,要开展自己新的旅程。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看到他表面的叛逆,实际真正有头脑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他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有自己的考量。

原来他在西班牙的这一年里,尽管是公费留学,但是生活费却是自己靠兼职赚取的。作为一个资深球迷,他曾在一家报社做体育板块的实习记者。

他在这里认识到这家报社的老板,是一位很多年前来西班牙创业的华人,听他讲述了当年自己艰苦创业的故事,对杨舒春很有触动。

这位老板年轻的时候刚来西班牙时,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经过艰苦奋斗,他一家成为一个身家上亿的成功人士。

老板说:人活着不能太舒服,现在穷不算什么,要一直往后看,人生才有无数可能。

老板的传奇人生和励志的话激励了他,杨舒春想起自己平淡无奇的前二十多年,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也应该每天充满变化。

于是,在深思熟虑后,他毅然拒绝了外交部这个一样能看到头的工作,不听父母的劝阻,再次踏上了去往西班牙的旅程。

就这样,杨舒春毫不犹豫摔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不顾家人反对,去了当初留学的地方。

他还考取了当地的马德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一边继续学习,一边积累人脉,半工半读,寻找各类商业机构合作,积累原始资本。

5年后,他不仅顺利拿到硕士毕业证,而且也积累了5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凭借着超强出色的自身能力,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对西班牙市场的了解,他拿着这笔钱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很快便打开了市场销路。

公司经营发展的顺风顺水,短短几年他就摇身一变,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身价千万的成功商人。

他也在这里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西班牙女孩,两个人组建家庭,还生下一个可爱的混血男孩。

事业爱情双丰收,看到儿子这么出息,他的父母心里的气早都消了。一家人又和好如初,杨舒春还将父母也接到西班牙一起生活。

三世同、其乐融融。就当父母准备在这里安享晚年,没想到杨舒春这时候又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他要关闭公司、回家种地。

父母苦心劝他:别再折腾了。

街坊邻居也背地里散布谣言,说什么资产千万,还不是混不下去,回来种地吗?

面对流言蜚语,杨舒春有自己的打算。他在布局自己的商业版图,他坚信:奋斗的人生更精彩。

按说,杨舒春在西班牙创业成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产,按部就班的运营,早早就可以躺平了。

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有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嗅觉。他在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一片红海中,看到了蓝海市场和商机。

在西班牙这么多年,他发现这里的人们每天都食用有机蔬菜,健康有营养,有些不用洗都可以直接上餐桌。

在当时国内,有机蔬菜还是一个陌生的、未经大量开发的蓝海市场。

嗅到商机的他,在做了大量市场调研,查阅很多资料,请教农学专家教授,时机成熟后,他关闭了自己的公司,选择回国创业。

他召集几个国内的合伙人一起在家乡无锡市鹅湖承包了80亩的农田,他们在这里种水稻、蔬菜,还养殖鸡鸭鹅等牲畜,打造生态农场。

在推广过程中,也经历很多曲折,因为成本高、蔬菜肉类价格不具优势,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合伙人纷纷撤资;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个人品牌,通过报社发表的一篇文章《北大高材生回乡种地》,吸引了慕名前来的人。

很快订单不断,他创建了“北大杨哥”自己的品牌,将“北大”和“生态农场”挂钩,讲述自己的故事,推广有机农业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这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2016年,杨舒春的农场步入正轨,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后来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他在互联网领域也站稳脚跟,通过平台入驻,打造线上线下网络,实现年销售额上千万业绩。

如今还利用新媒体传播,提升品牌认知度,获客不断。他熬过了“口罩期”,也切身解决很多运营方面的难题。

从当初拒绝进外交部,去西班牙创业,再到关闭公司,回国种地,杨舒春两次创业成功的故事背后,其实是自己的坚持和不忘初心。

他没有按照父母和世人所期望的道路行走,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道路,也走向了成功。

父母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他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选择和行走。

读了北大才子拒进外交部,回家种地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

来源:豆芽妈妈育儿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