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传承武术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360影视 2024-12-28 21:20 3

摘要:普陀区文明办推出了文明“星”引领计划,招募先进典型、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教育工作者、社区达人等,成为“文明播种人”。第十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余江。

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普陀素有“赤色沪西”的美誉。如何传承发掘好辖区内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让沪西文脉更好地焕发出时代的新颜?

普陀区文明办推出了文明“星”引领计划,招募先进典型、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教育工作者、社区达人等,成为“文明播种人”。第十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余江。

武术,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习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能健全人格、构建心智、培养勇气、磨炼心性。相传心意拳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创,用来“杀敌报国”,远溯至宋、元、明、清四代,集大成于明末姬龙峰老师。

卢氏心意拳源于心意六合拳。创始人卢嵩高老师曾拜心意拳第七代传人袁凤仪为师,经其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发展,以心意为体,以六合为规矩,以身心的锻炼为用,以“拳打千遍为会,万遍为熟,千万遍为精,万万遍为神”为实践的方法,以“武术、武意、武艺的上身”为表现,在“术、意、艺”上见功夫,特点鲜明、风格独特。

卢氏心意拳主要形成在上海市普陀区。作为上海西部的水陆交通要道,近代以来,中外商人纷纷来此兴建工厂。卢氏心意拳创始人卢嵩高老师1904年来沪,在位于现在长寿地区的上海福新面粉厂和阜丰面粉厂从事保卫工作的同时,他也在码头上传授卢氏心意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上海武术界尊称为拳王。

余江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把他领到武术队。当时他常听武术老师们在一起谈论心意拳,说这个拳如何厉害,是中国武术的核心拳种之一。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余江接触到了心意拳。王书文是卢氏心意拳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1939年王书文拜卢嵩高为师,终生练习卢氏心意拳。1996年,余江正式拜师王书文,随后一直专心练习卢氏心意拳。王师父经常教导徒弟们:“卢氏心意拳最注重的是正气、正义、正直。练武之人应‘重武德、有道德’,要谦虚好学、勿张扬浮夸。练拳是强身健体,是防身自卫,是为了更精力充沛的工作。”

余江谨遵师父教诲,每天练习心意拳,心意拳已经成为他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心意拳,让余江在心意中找到“诚于中”,在六合中找到“自我”,以一颗平常心,做平常事,着平常衣,满心欢喜地活在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世界里。

多年来,余江致力于推进“非遗进学校”教学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计划和认证体系。在早期的教学调研中,一提起功夫,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等。这也让余江下定决心——要积极地在上海大中小学推广国家级非遗项目卢氏心意拳,以培养能文能武的中国人为核心,教育传承者“爱国、感恩、正气、勇敢”,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如今,“非遗进校园”项目保护单位已经与上海两所大学建立起合作关系,并在两个中学设置了非遗课程。

余江发出号召

我是文明播种人余江,让我们一起习武健身、以拳会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心意拳,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