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传统大手术变微创,双减患者身心创伤

360影视 2024-12-30 07:47 4

摘要:他们领航,深耕常见病、突破疑难症;他们探路,让顶尖先进诊疗“利器”服务精准医学;他们攀登,从临床发现问题,让科研再次推进临床。

【编者按】“建设世界一流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在新时代中给自己的命题和目标。

优秀的人才,强大的团队,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发现,让技术创新和效率医疗落地开花。

他们领航,深耕常见病、突破疑难症;他们探路,让顶尖先进诊疗“利器”服务精准医学;他们攀登,从临床发现问题,让科研再次推进临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麻药过后,94岁的秦老爷子(化名)渐渐苏醒,“感觉不错。”

这一天,他经历了一场大型的心脏冠脉搭桥手术。

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还能经得起手术的折腾。他摸摸胸口,纱布下是一个只有6厘米长的刀口,那颗跳动的心脏,很有力。

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秦老爷子选择了一种适合的方式,敲开了余年岁月的大门。

九旬老人术前担忧

医生带他见了病友一面

四年前,90岁的秦老爷子被诊断出冠脉狭窄,因为没有任何症状,他也没当回事。比起同龄的老人,他的身体硬朗很多,每天都会下楼散散步。

今年12月初,天气寒冷,秦老爷子突感胸闷,人很不舒服。在子女的陪同下,他在当地医院做了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作为心脏三根主要血管之一的前降支,完全闭塞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急性心梗,危及生命。

秦老爷子血管钙化严重,在尝试“开通”血管失败之后,秦老爷子被转入了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冠脉搭桥手术一定要做,可是怎么做?我们需要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出来。”程海峰主任医师在术前多学科大讨论中提出。话虽如此,但他已经在心里有了初步的计划——微创冠脉搭桥。

程海峰 医院供图

大部分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是主流,对于主刀医生来说更为“轻松”,视野清晰、处理便捷;但对患者来说,不仅留疤影响美观,后续并发症也存在不确定性。微创的理念是在不降低手术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病人的创伤,使其快速康复。相比开胸手术,微创的优势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更隐蔽美观,患者心理负担小,但是增加了医生的操作难度,除了需要“面面俱到”,还要“精准实效”。

程海峰医生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老爷子年纪摆在这里,我们不是做完手术之后就不管了,还要顾及到他后面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他的出发点很明确。

为了减轻秦老爷子的顾虑,程海峰医生特意将他带到另一个病房,给他介绍了一位87岁快要出院的微创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老人很热心,撩起病号服,露出左胸的疤痕,“程主任很厉害的,本来我的刀疤从中间划开,现在好了,就在胸口处这么一点点,你看,下床完全没问题。”

看着病友那只有6厘米的刀疤,和一脸轻松的笑容,秦老爷子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子,在听取了程海峰详细的手术方案后,他信心满满地躺在了手术台上。

微创是大势所趋

力争减少患者心理创伤

微创手术,难就难在“口子”小,利用胸腔镜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一系列精准操作。

这对主刀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骄不躁,在程海峰主任团队、麻醉手术部医护和体外循环灌注师等配合下,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看着心脏有力的跳动,程海峰才敢放松下来,“稳了。”欣喜的是,秦老爷子术后当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第一天转回普通病房,他的住院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程海峰在手术 医院供图

瓣膜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节律疾病……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心脏疾病的时候,通常会“分级”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是第一层级,服药控制;介入治疗是第二层级;当所有方式都行不通的时候才会外科手术。“我们会根据病情采用常规开胸或者微创手术,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都适合微创的。”程海峰医生强调,微创只是在患者面对疾病时又多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选择。

2010年,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浙江省内率先并常规开展微创胸腔镜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手术以及先心房缺修补手术等,为广大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精准心脏外科手术,并提供有温度的围术期快速康复。2011年浙大二院即拥有省内首个“一站式”心血管杂交手术室,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一站式”杂交全弓手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联合钬激光原位三开窗等新技术,对高龄及外科高危患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极探索最佳、最适合、最微创的方法,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近些年,冠脉搭桥也完成了“微创”的进化,浙大二院心外科已从单支冠状动脉微创搭桥走向多支冠状动脉微创搭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手术量居全省第一。程海峰医生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搭桥是大势所趋。“医学虽然理性,但也需要温度。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减少外科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