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一站代办”调查:论文刊发造假,数万元代办费难退

360影视 2024-12-30 08:40 4

摘要:2024年3月,张寅花了3万元在网上找的“一站式托管”办理机构,从报名、论文发表、材料准备等都由机构代劳,但当他收到对方“代写”并“发表”论文的PDF文件后,发现上了当:这篇署着他名字的论文在相关期刊上根本查不到。

眼看着年底别人的职称评审结果陆续出炉,张寅却还陷在与代办机构协商退费的拉锯战里。

“代发的论文根本查不到,想退钱说只给退10%。”张寅聊起自己找机构代办职称的经历,直言后悔当初“图省事”的小心思,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准备职称申报。

2024年3月,张寅花了3万元在网上找的“一站式托管”办理机构,从报名、论文发表、材料准备等都由机构代劳,但当他收到对方“代写”并“发表”论文的PDF文件后,发现上了当:这篇署着他名字的论文在相关期刊上根本查不到。

张寅只是众多职称代办机构的受害人之一。不少受害者表示,他们在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网站上看到机构“一站式托管”“不过全款包退”的广告后交钱代办,然而交付几万元的代办费后,迟迟等不来职称证书,一查才发现不仅所谓的已发论文查不到,有的甚至连职称评审的名都没报。

某电商平台上的职称申报商家多宣称为“一站式指导服务”,咨询后的“代办服务”收费高达数千甚至数万元。网络截图

已“发表”的论文查不到

7年前,张寅在河北某公司拿到了自己的中级职称。由于工作调到北京,今年3月,张寅想着在北京评一个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他了解到,要申请北京高级工程师职称,需先申请北京中级工程师职称。但张寅目前工作业务和要申请的专业关联度不高。他听说北京这边正规渠道“卡得严”,便动了找中介机构帮忙的“歪心思”。

在短视频平台上,张寅以“职称办理”为关键词搜索后看到了“职上网”职称代办机构。他私信并留下了微信号,当天就有一位职上网的工作人员找上门。

对方称张寅只需提供居民身份证电子版、电子版照片、最高学历毕业证电子版等7项高级职称评审所需资料,便可一站式托管办理。此外,这名工作人员告诉张寅,北京的社保可以报名申请天津的职称,因为天津的职称更好通过,“不用再申请中级。”

张寅同意申请天津职称并交纳3万元费用后,满心期待地等着高级职称,直到收到论文PDF文件。

“期刊上根本查不到这两篇论文。”张寅说,这两篇论文的PDF文件,是职上网另一位负责论文的工作人员于7月中旬发过来的。

新京报记者获取这份PDF文件显示,这两篇论文分别发布在《前沿科学》杂志2024年第7期和《赣商》杂志2024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PDF文件上并没有显示论文编号,而是直接将张寅的身份证号放在上面。

此外,记者登录万方数据平台查询发现《前沿科学》杂志为季刊,一年只有4期,2024年目前只出到第3期,并无机构给出的封面图片中显示的第7期,更未找到机构发布的名为《现代建筑工程xx研究》这一论文。12月25日,《前沿科学》工作人员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该杂志只有4期,目前出到第3期,没有第7期这一说法。“论文发表页最多写个作者简介,比如性别、民族等,不可能会写身份证号的。”

另外,该工作人员表示,《前沿科学》只要有稿件被收录,一定会给予作者用稿函。但张寅告诉新京报记者,机构工作人员从未给他用稿函和论文编号。

当事机构给出的另一篇论文所刊发的《赣商》杂志PDF文件显示,其封面与正规《赣商》杂志一贯的封面排版方式不一样,封面上固定的二维码标识也没有。新京报记者登录维普网搜索发现,《赣商》2024年第6期的目录上,也查不到机构所说的署有张寅姓名的《基于xxxxx与优化研究》一文。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杨林茗身上。

在和广州远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佑机构”)签署委托服务协议前,该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杨林茗,公司内部和政府部门“关系比较硬”,且“有稳定的内部渠道和名额指标”,全程一站式托管办理,费用为13800元。

之后,远佑机构给杨林茗发了论文原文和《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社的《用稿通知》。《用稿通知》里提到,杨林茗和另一名叫张辉的人共同撰写的文章《建筑工程xxxxxx管理探索》经审阅符合用稿要求,拟安排《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9期刊登。

记者登录该杂志官网,在搜索稿件一栏填入编号,未有任何文章出现。记者查阅《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2022年所有期刊,也并未搜到杨林茗的名字和《建筑工程xxxxxx管理探索》一文。

职称代办机构提供的论文刊发期刊被认定为“虚假期刊”,申报人也被取消申报资格。 受访者供图

交了钱查不到申报信息

相对于论文刊发造假,肖华还有更糟心的事:代办机构连职称申请的名都没给报,“查无记录。”

2022年3月9日,在广州工作的肖华与深圳市优建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建教育”)签署了《山东高级工程师职称咨询服务协议》,支付了48000元服务费,并提供了身份证、毕业证等材料后委托对方代办职称。

当肖华问起自己的职称评审情况时,机构工作人员只是说“正在办理”“正在准备”,之后便不再正面回复。当年年底,山东省各系列职称评审结果陆续出炉,肖华一查询才发现,系统里竟没有自己的报名信息。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公告提到,“外省专业技术人才委托我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的,需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提交外省省级职称综合管理部门开具的委托评审函。”据此,肖华应先前往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具委托评审函,并将其提交给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才能报名申评职称,但代办机构并未给他出具或让其自己去开具委托函,这也意味着肖华不具备申请山东省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资格。

向代办机构交纳了13800元代办费的黄立中,也遇到机构未给报名的情况。机构回复他承认是工作疏忽,未将材料送审。

除了收完钱未报名等问题外,机构甚至在非职称报名时间内欺骗杨林茗说证书会下达。

2023年1月31日,代办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杨林茗,为让他尽快拿到职称证书,公司决定为他免费加报贵州省高级职称,并称“贵州补录职称七八月份就可下来”。同年6月3日,机构工作人员称贵州职称证书已经确定会下发。

然而时间已过去了一年半,杨林茗仍未拿到贵州省的相关职称证书。

新京报记者查询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通知获悉,该省2022年工程系列职称个人申报时间为8月1日8时至8月5日17时,2023年工程系列职称个人申报时间为当年8月28日8时至8月31日17时。相关通知还明示“工程系列全部评审工作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不得跨年评审”。

也就是说,明明在贵州省职称申报的非报名时间,该机构却承诺杨林茗可以跨省办理高级职称。“那段时间根本就没法报名,更别提通过评审了。”杨林茗说,申报系统里根本查不到自己的信息。

某短视频平台上职称代办商家发布的多条广告,涉及多个省份。网络截图

遭遇退费难多人起诉维权

论文的发表是伪造的,报名也是子虚乌有,“不过全款包退”的说辞自然也不可能兑现。

“代办机构一直在忽悠。”杨林茗说,当他找到代办机构质询没报名的事,对方又以“贵州报名人数多,省里领导怕被举报”等理由,让杨林茗再去申请吉林的职称评审。

无法忍受代办机构欺骗和推诿的杨林茗,提出了退费,但代办机构以各种理由拒绝。反复沟通无果后,杨林茗选择了在社交平台曝光代办机构,最终对方以合同未到期、论文成本费等原因扣除了3000元,将剩余款项退给了他。

发现代办机构的猫腻后,张寅也要求代办机构退款,对方以材料已经完备为由,只同意退原费用的10%。

在黑猫投诉上,记者以“职称办理”为关键词输入后,共有1700多条投诉信息,众多受害者表示,自己在代办机构交钱后未办理成功且难以退费。有受害者称,自己与某职称机构签约后,经过两个评审周期,该机构都未能提供资料和培训等相关内容,严重违背合同协议上所写的责任和义务条款。

由于退费困难且询问机构办理事宜没有得到有效回应,2023年1月29日,肖华以“优建公司违背协议约定和诚信原则,提供虚假的信息,夸大机构的能力,利用不对称信息优势诱导”,以及“对《山东高级工程师职称咨询服务协议》的合同内容、注意事项未尽到充分、明确提示与说明的义务”等理由起诉对方,请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判决协议无效并要求被告退还费用。

2023年6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裁判该案为服务合同纠纷,认定优建机构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已依约为原告提供代为申报评审山东省专业高级职称服务,最终判决被告优建公司向原告肖华退还90%的服务费43200元。

黄立中也因机构未提供报名服务起诉,以合同违约立案。法院认为,黄立中已依约支付被告服务费,杭优机构未按约提供2022年度的评审申报服务,构成违约。最终法院判决解除黄立中和杭优机构签订的《2022年中级工程师职咨询服务协议》;杭优机构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黄立中13800元;杭优机构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黄立中违约金2000元。

“若机构多次漏报名,且事后理由如出一辙,则机构显然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意性,其真实目的就是非法占有申请人的钱财,此种情况下,机构涉嫌诈骗。”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说。

赵良善表示,商家在非职称报名时间却承诺职称证书已办理完,很明显存在虚构事实的情形涉嫌诈骗,当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时,则达到立案标准。依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诈骗罪论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使诈骗数额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即未达到3000元,仍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对诈骗分子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赵良善指出,职称代办乱象之所以频出,主要是机构抓住了申请人过于信赖机构、嫌职称评定过于繁琐占用其时间、会因维权成本较大而息事宁人等心理,不履行合约甚至主观上实施诈骗。

涉学术造假将被列入评审黑名单

虽然网络上关于代办职称评审的投诉、维权不少,但很多职称代办机构仍活跃在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及社交软件上,以“专家坐镇”“一对一服务”“一站式托管”“有内部渠道”等话术引流揽客。

11月底至12月初,新京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接触了多家职称代办机构,部分机构称只能代办园林类、工程类的职称,而类似“教师中级职称”等需要参加国家考试的职称目前没有代办业务。

某平台职称代办商家给出的“一站式”代办流程,包括代写代发3篇省级期刊论文等内容。 网络聊天截图

某机构负责职称评审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可做全国职称代办,“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等类别的高级职称,目前已经取消了评审,必须都要参加考试。一般而言,考试通过后,要在规定时间按材料上传要求整理好继续教育的课时证明、业绩、论文、专利、软著等材料,材料评审通过后才能获得高级职称。”

对方称,如果购买他们的业务,申请人不需要考试,只配合机构提交资料等待评审通过即可。“我们有内部渠道,认识人,在这方面(指考试)可以帮忙疏通关系。”

该工作人员表示,即便代办高级职称,申请者也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学历证明、2寸蓝底证件照,他们就可以全程代理帮忙申报。剩余材料,包括电子注册备案表、省级论文3篇、近3年继续教育学时结业证、近3年的业绩和业绩综述、由同专业的两名正高级工程师写的专家鉴定等,他们都可包办。

“机构承诺的代写代发论文、代办继续教育学时结业证等内容,已经涉及学术造假了。”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表示,《科学技术进步法》第104条明确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虚构、伪造科研成果,不得发布、传播虚假科研成果,不得从事学术论文及其实验研究数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验收材料等的买卖、代写、代投服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提出,对个人违规行为实行信用管理,职称评审中的失信行为将作为申报评审职称或参与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严重失信行为将纳入职称申报评审失信黑名单并依法予以失信惩戒。

“职称评审没有中介代办这个说法”

对于部分代办机构宣传“有内部渠道”等说法,多地人社部门表示,从未与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或个人合作,或委托其开展任何形式的代办、咨询职称评审等活动。

人社部门强调,申报职称应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按程序规范评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也指出,对于与职称评审无关的中介等其他社会机构假借职称评审名义开展的违法违规活动,将作为各地职称评审环境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要求地方人社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处置。

例如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2024年8月27日发布声明,称对于虚假宣传职称评审政策、信息,误导、诱导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职称评审及骗取钱财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提醒:“职称评审没有中介这个说法,一定注意不要上当受骗。”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也表示,贵州省目前不接受任何异地社保人员申请的职称评审,也无“职称加报”这一说法,过了报名申请时间就不能再报名。这位工作人员提表示:“不要相信中介,很多申请人找中介代办我们省的职称都被骗了。有些中介会办假的职称证明,这个是违法的,一旦被查到后果很严重。”

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在职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单位的账号进行申报,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逐级上报。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可以由人事代理机构等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代理机构只能报送档案在该机构的人员的职称材料。该工作人员表示,所谓的“全程代评”“全程代办”是弄虚作假,显然违背职称评审相关规定。

经历机构代办风波后,张寅、杨林茗、黄立中等人都准备“自己踏踏实实地申评”,其中黄立中已经通过了浙江省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拿到了证书。

黄立中告诉新京报记者,实际上职称评审并不是件难事。他于2023年8月尝试申报,根据要求准备好各种申报资料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中级工程师职称证书。

“一般是自己的材料不够,会有网站和短信消息提醒自己补充材料。提醒一般会在自己提交材料的两天内发到手机上。”黄立中说,评审职称过程中,他仅交了180元,感觉完全没必要找中介,“评职称的流程很方便,只要平时注意保存材料,不要快到评职称时才找材料就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