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吡嗪菌胺——含吡嗪酰胺结构的SDHI类杀菌剂,对白粉病等真菌病害防效优异

360影视 2024-12-30 10:53 4

摘要:联苯吡嗪菌胺(pyraziflumid)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2006年研发的新型吡嗪酰胺类杀菌剂,据说是在研究杀螨剂吡唑酰苯胺的同时,通过接入取代不同基团发现的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酰胺类化合物,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酰胺基团的引入使得其具有更加优

联苯吡嗪菌胺(pyraziflumid)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2006年研发的新型吡嗪酰胺类杀菌剂,据说是在研究杀螨剂吡唑酰苯胺的同时,通过接入取代不同基团发现的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酰胺类化合物,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酰胺基团的引入使得其具有更加优秀的杀菌活性(基团的引入使得其对白粉病的活性要高于吡啶甲酰胺类化合物)。

联苯吡嗪菌胺具有活性高、结构新颖,内吸性好,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等优点,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被广泛应用防治由子囊菌和担子菌引起的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菌核病、轮纹病、果斑病及钱斑病等植物真菌性病害,联苯吡嗪菌胺于2018年在日本首先登记上市,其专利期将于2026年12月20日期满。

0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pyraziflumid

中文名称:联苯吡嗪菌胺

商品名称:PARADE®化学名称:N-[2-(3,4-二氟苯基)苯基]-3-(三氟甲基)吡嗪-2-甲酰胺

1810

相对分子质量:379.284

CAS登录号:942515-63-1

结构式:

理化性质:联苯吡嗪菌胺外观为浅黄色晶体,熔点119℃。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2 mg/L(20℃)。分配系数logPow=3.51(25℃)。

02 作用机理

联苯吡嗪菌胺属于SDHI抑制剂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体Ⅱ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从而阻断病原菌的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最终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其归入第7组C2组。

03 应用

应用作物: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大田作物,黄瓜、茄子、西红柿、白菜等蔬菜、以及葡萄、苹果、梨等果树,以及草坪等作物。

防治病害:对白粉病、疮痂病、灰霉病、菌核病、轮纹病、果斑病及币斑病等,如油菜菌核病、苹果,梨黑星病、草莓灰霉病、黄瓜白粉病和番茄叶霉病等‍‍‍‍

可开发剂型:15%联苯吡嗪菌胺SC、20%联苯吡嗪菌胺SC、220 g/L联苯吡嗪菌胺SC,可与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复配使用,如丙硫菌唑、噻霉酮、啶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嘧菌酯、氟啶胺等

试验可知:联苯吡嗪菌胺对甘蓝菌核病、草莓灰霉病、黄瓜白粉病和番茄叶霉病有好的防效。联苯吡嗪菌胺对叶菜、果菜类蔬菜、豆类和洋葱作物的菌核病有特别高的活性。此外,对苹果和其他水果作物的其他病害,例如疮痂病、褐腐病和环腐病有活性。

04 登记情况

目前国内无登记证件。

日本登记情况:

05 专利情况

联苯吡嗪菌胺尚处于专利保护期内,2006年,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申请了相关化合物专利,包括PCT专利、欧洲专利、美国专利、中国专利等。

PCT专利:WO2007072999,申请于2006年12月21日,2026年12月20日期满;

欧洲专利:EP1963286,申请于2006年12月21日,2026年12月20日期满;

美国专利:US2009233934A1,2006年12月21日申请,2026年12月21日期满;

中国专利:CN101341136B,2006年12月21日申请,2026年12月20日期满;专利名称:吡嗪羰酰胺衍生物及含该衍生物的植物病害控制剂。

06 合成路线

以乙二胺盐酸盐、4-三氟甲基-2-氯乙酰乙酸乙酯和叠氮化钠在钯碳作用下环合生成吡嗪环,然后与3′,4′-二氟二苯基-2-基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联苯吡嗪菌胺。

其中主要涉及到中间体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的合成。专利WO2010055884中记载了以三氟丙酮酸甲酯与乙二胺为起始原料合环、氧化脱氢得到3‐(三氟甲基)‐2(1H)‐吡嗪酮;后经氯代得到2‐氯‐3‐(三氟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专利JP2009242244中记载了2‐氨基‐3,3,3‐三氟丙酰胺与乙二醛在氢氧化锂作用下生成3‐三氟甲基‐2‐(1H)‐吡嗪酮,后经氯代得到2‐氯‐3‐三氟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专利JP2017019733中记载了2‐氯‐3‐(三氟甲基)吡嗪与一氧化碳,120°C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甲酯。合成路线如下:

专利CN109689631A中报道了一种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即使用三氟乙酰基羟亚胺乙酸乙酯与乙二胺发生缩合/氧化反应,生成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路线如下:

专利CN112645890A中报道了使用乙二醛二肟、三氟乙酰乙酸甲酯和硼氢化钾制备的4,4,4‐三氟‐2‐丁烯酸甲酯,然后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得到1,4‐二羟基‐3‐三氟甲基‐1,2,3,4‐四氢‐2‐吡嗪甲酸甲酯。随后在氮气保护下,滴加三氯化钛脱水反应生成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甲酯。合成路线如下:

专利CN113651761A,一种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中报道了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即以硝酸铜和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以乙腈作为反应溶剂,将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原位氧化成三氟乙酰氧代乙酸乙酯;随后再与乙二胺进行缩合/芳构化,得到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乙酯。路线如下:

京博农化在专利CN118908902A,报道了以乙二醛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氧化反应然后与三氟乙酰乙酸酯经环化、还原反应生成3-三氟甲基-2-吡嗪甲酸酯。路线如下:

07 复配推介

联苯吡嗪菌胺+噻霉酮:该组合可应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的多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如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柑橘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甘蓝菌核病、黄瓜白粉病、番茄灰霉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效果显著。

联苯吡嗪菌胺+丙硫菌唑、啶酰菌胺、氟啶胺:该杀菌组合能够协同增效防治人参菌核病、白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番茄菌核病、茄子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辣椒菌核病,并且获得预料不到的增效作用。

联苯吡嗪菌胺+苯醚甲环唑:用于控制谷类植物、豆类植物、果树和水果类、蔬菜类、根菜类、饲草类、草坪草或草皮、香料作物、花卉植物上真菌和细菌的用途。

联苯吡嗪菌胺+氟嘧菌酯/胺苯吡菌酮:用于控制谷类植物、豆类植物、果树和水果类、蔬菜类、根菜类、饲草类、草坪草或草皮、香料作物、花卉植物上真菌和细菌的用途。

联苯吡嗪菌胺+啶氧菌酯: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持效期长,对多种植物真菌性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效,并且对苹果黑星病防效良好。

08 前景展望

SDHI类杀菌剂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杀菌剂品种,该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对环境友好、持效期长、应用灵活等诸多优势,除先正达、巴斯夫、拜耳等多家国际农化巨头外,日本也有多家企业布局SDHI类杀菌剂,联苯吡嗪菌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SDHI类杀菌剂,也是该类杀菌剂中唯一含有吡嗪酰胺结构的化合物,其对多种植物真菌性病害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且可开发多种剂型,日本农药株式会社计划在更多作物上登记该杀菌剂,用于防治更多的病害,不久联苯吡嗪菌胺还将登记用于喷淋叶菜的育苗盘,预防移栽后菌核病的侵染。而随着联苯吡嗪菌胺专利期的临近,未来更多的应用将被探索,全球范围内联苯吡嗪菌胺的开发潜力巨大。

来源:世界农化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