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张德林创新工作室:护航矿铁安全高效运输

360影视 2024-12-30 14:23 4

摘要:自制难以采购的老型号车辆小配件,解决生产急需;优化检修技术施工流程,解决暴雪天气电机易烧毁等棘手问题;自行研究K18D自备车的车体大修等技术……成立6年来,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张德林创新工作室每年都有创新成果诞生,一次次在困境中化危为机,彰显了团队的技术战斗力。

自制难以采购的老型号车辆小配件,解决生产急需;优化检修技术施工流程,解决暴雪天气电机易烧毁等棘手问题;自行研究K18D自备车的车体大修等技术……成立6年来,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张德林创新工作室每年都有创新成果诞生,一次次在困境中化危为机,彰显了团队的技术战斗力。工作室成员先后发表《关于防止KF60车辆热轴的方案》等科技论文十余篇,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几十项,创造的经济价值难以估量。

近日,记者来到七台河矿业公司运输部检修厂(以下简称“检修厂”)检修车间,在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中,头戴安全帽的张德林正在电力机车旁,全神贯注地指导着员工进行落车体工作。作为张德林创新工作室5人团队的带头人,张德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技术工匠”“技术大咖”。从1988年毕业来到检修厂,张德林便与这片热土结下不解之缘。他不断钻研学习,自费订阅众多刊物,从中汲取给养,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工人,成长为车间工长、副主任、技术室主任,直到现在的技术副厂长。而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和张德林一样,痴迷于技术学习,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小诸葛”。

在张德林创新工作室里,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沉甸甸的,凝结着大家的辛勤汗水,更在服务安全高效运输中彰显了效能。

张德林(左一)在车辆检修现场

比如小齿轮无键安装技术的革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电力机车的小齿轮磨尖、裂损等故障频发,成为困扰检修厂的生产技术难题。工作室为此开展了技术攻关。在机器轰鸣的检修车间里,张德林和团队成员围在已经拆解的电力机车旁,仔细研究小齿轮的故障问题。经过对小齿轮的材质进行分析,发现原有的40Gr钢材不利于热处理,无法达到内部柔韧、外部坚硬耐磨的使用要求。于是,他们决定改用20铬锰钛钢材质,并进行了表面渗碳处理。经过一系列试验和改进,他们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的小齿轮无键安装技术。这一技术大幅减少了小齿轮磨尖、断裂现象发生。他们还针对电机车小齿轮断裂问题,研制了电机轴与小齿轮锥度研磨装置,顺利完成了小齿轮无键安装改造项目。与小齿轮有键安装技术相比,无键安装技术明显减少了小齿轮断裂故障等一系列问题,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机车使用效率,为检修厂的技术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

而轮对转盘器的自主研制,则是张德林创新工作室的另一重要创新成果。在机车车辆检修中,创新工作室发现K18D车辆的轮对轴承老化严重,更换量大,且更换一侧后需要用吊车旋转,不仅效率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室人员经过多次研讨,决定指导车间制作风动的轮对转盘器。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挑灯苦战,一个崭新的轮对转盘器诞生了。随着轰鸣声响起,转盘器开始缓缓转动,将需要更换的轮对准确地送到了指定位置,省时、省力,安全有效地完成了轮对选装任务。

在立足机车车辆工艺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张德林和他的团队还全力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为兄弟单位的安全高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只要兄弟单位有需要,我们责无旁贷,全力为他们做好排忧解难工作。”张德林说。

“一二——一二!”在七台河矿业公司铁路工务段的材料场内,以往需要多名业务骨干同心协力配合,喊着号子装卸重量达一吨多重的钢轨作业场景再也看不到了。

“现在我们装卸钢轨,全靠吊轨机了。只要手握遥控器,按照指挥员的指令进行吊装就可以了,既安全,又方便……”工务段中修队工长陈德胜指着线路平板车上橙黄色的吊装设备对记者说。

以机械化替代人工作业,一直都是工务段线路工的愿望。受命于该吊装设备的技术攻关任务后,张德林和工作室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多方调研,最终拿出了设计意见。参照铁路轨道装卸机的原理,结合七台河矿区铁路自身条件,设计制作自己的轨道吊轨机。他们在平板车上制作了吊装设备所需的立柱、底座、回转座、旋转臂等部件,并加装了2T电葫芦用于吊装、卸载两侧的钢轨。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张德林还在吊臂两侧加装了防刮护板,确保了作业的安全性。为了方便运输,还制作了转向支架及固定支架,使吊轨机能够顺利通过曲线。并在吊轨机上配备了独立柴油三相发电机以及配电线路,可以随时随地工作,不受外在条件影响。

创新工作室成员在技改现场

经过数月工余时间的研究,一台高大的轨道吊轨机矗立在检修车间外的平板车上。随着吊臂的缓缓升起,一根沉重的钢轨被轻松地吊起并准确地放到了指定位置。“吊轨机这一创新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收放钢轨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解决了人员不足等问题。”工务段段长潘志军高兴地说。

而创新工作室研制的悬臂式道口杆机,更是为七台河市城市交通安全上了一把“安全锁”。

为了适应工作节奏,张德林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记者在工作室看到,不大的办公空间里摆满了各类工具书及相关技术资料。工作室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共同探讨技术问题,分享学习心得,也收获了一份份成功。工作室多个科研项目在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科技表彰活动中获奖,5名成员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成为七台河矿业公司传承匠心精神、弘扬劳模文化的中坚力量。

“张德林创新工作室是七台河矿业公司运输部落实‘科技兴企,科技强企’理念的一面旗帜。我们会继续支持工作室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七台河矿业公司运输部部长赵昕说。

通讯员:高运峰;记者:赵吉会;摄影:高运峰 赵吉会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