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做销售还是做生意,想挣钱从来不是讲卖点而是讲买点

360影视 2024-12-30 16:14 4

摘要:做生意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产品卖点阐述得越是详实具体,客户的购买意愿似乎越低迷。究其根源,在于真正触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核心要素,绝非简单罗列的产品功能,而是消费者基于产品使用,所能收获的切身利益与价值。

做生意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产品卖点阐述得越是详实具体,客户的购买意愿似乎越低迷。究其根源,在于真正触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核心要素,绝非简单罗列的产品功能,而是消费者基于产品使用,所能收获的切身利益与价值。

举例而言,倘若我们一味向客户彰显自身的专业度与卓越之处,客户大概率会心生抵触,暗自思忖:“这些与我何干?莫要空谈,直接点明我能从中获取何种益处。” 此时,明晰卖点与买点之间的差异,便显得尤为关键。

以智能手机为例,宣传文案若聚焦于 “搭载 150 瓦超级闪充技术”,这仅是典型的卖点呈现。消费者乍看之下,往往满心疑惑:“150 瓦意味着什么?相较我现用手机,充电速度究竟有无提升?” 相较而言,“充电 5 分钟,畅聊 2 小时” 的表述,则精准切中买点。客户瞬间心领神会:“这般充电速度着实迅猛,恰好化解我饱受困扰的充电缓慢难题。”

再看饮用水市场,单纯强调 “天然弱碱性水”,只是抛出一个卖点,消费者对此往往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反之,“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句宣传语,直击买点,让消费者直觉该产品别具一格,优于普通矿泉水,契合自身偏好微甜口感的饮水需求。

诸多商家在梳理卖点时,常深陷误区,惯性围绕产品自身展开冗长叙述,动辄堆砌海量数据抛向客户。需知,消费者并非专业产品人士,繁杂数据于其而言,价值寥寥。消费者真正关切的,是产品能否实现体验跃升。买点的精髓,恰在于摒弃晦涩专业词汇与自夸式话术,全身心聚焦用户诉求,精准锚定用户的实际收获。诸如 “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赋予用户摆脱充电焦虑的畅快感;“农夫山泉有点甜”,为用户勾勒出对品质生活的美好期许,传递幸福感。过度倚重卖点宣传,易陷入生硬营销的泥沼,沦为商家的单方面自嗨,致使与消费者渐行渐远。唯有精准捕捉买点,运用通俗易懂、贴合大众认知的表达,切实站在用户视角共情,拉近心理距离,才有望促成交易。

关键要点有二:

其一,精准设问。提问本质上是创造需求的有力手段,优质提问堪称成功销售的半程保障。设想顾客选购手表之际,销售人员若只顾一股脑罗列手表的材质、工艺水准、外观设计亮点,往往收效甚微。此时,需抛出一系列针对性问题,例如:“先生,冒昧请教,您日常着装风格倾向于哪类?毕竟手表与穿搭风格相得益彰,方可彰显品味。此外,您日常主要参与哪些社交或商务场合?平时有无健身习惯,像跑步、游泳这类运动?您的日常座驾是什么车型?不同车型适配不同风格手表,我可为您做精准推荐。” 顾客闻此,即刻便能感知销售人员的专业素养,因其问题精准触达自身真实需求。

其二,着重凸显顾客利益。曾有一则关于吉利帝豪汽车的营销案例分享颇具启示意义。培训师询问:“您认为自家这款产品的核心卖点为何?” 吉利方回应:“我们这款车的卖点在于安全性。” 然而,安全性等同于买点吗?鉴于购车群体向来重视行车安全,培训师继而追问:“缘何认定这款车安全性出众?” 吉利方答道:“在国内 30 万以内的国产汽车范畴中,本品是唯一配备 7 个安全气囊,并后置防撞钢梁的车型。” 培训师点明:“此即真正的卖点所在。” 由此可见,营销推广阶段适度传播卖点无可厚非,但在销售促成的关键节点,必须着重强化买点。

钱大妈连锁生鲜店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其核心定位便是 “新鲜”,契合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的刚需。为此,钱大妈打出 “不卖隔夜肉” 的响亮口号。它何以践行这一承诺?一方面,仰仗庞大且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确保全程保鲜;另一方面,推行超时折扣、余量赠送策略。起初,钱大妈试图以直接下架剩余产品来彰显不卖隔夜肉,却忽略了消费者无从知晓下架产品去向,存在二次售卖疑虑。故而,调整策略为自每晚 7 点起,逐时加大折扣力度,直至 11 点半,若仍有剩余,直接免费赠送。经此调整,消费者全然信服其 “不卖隔夜肉” 的诚意。

买点与卖点务必紧密契合,形成逻辑闭环。不少企业重金聘请专业营销顾问拟定广告语,全力挖掘卖点并大肆推广,却忽视买点支撑,最终沦为营销噱头。唯有确保卖点切实托举买点,营销推广方可站稳脚跟,产品方能畅销无阻,流量方能持续涌流。

来源:己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