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教育坚守——记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教师丁仕勇

360影视 2024-12-31 12:16 4

摘要:冬日凌晨四点,西安古城安祥静谧、寒意逼人,车辆偶尔从身边呼啸而过,夜的宁静忽然被打破!记者背着采访设备到达西安引镇火车站,等待开往镇安县初级中学的火车。

冬日凌晨四点,西安古城安祥静谧、寒意逼人,车辆偶尔从身边呼啸而过,夜的宁静忽然被打破!记者背着采访设备到达西安引镇火车站,等待开往镇安县初级中学的火车。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成一流的学校。”《陕西教育》(教学)本着以刊助教促改神圣职责,及时宣传解读教育新政,传播教育教学改革信息。编辑、记者触摸校园,走进课堂,亲近师生,碰撞思想,发掘并报道基层学校好课堂、好教法、好老师、好故事,全面展示新时代学校典型做法和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穿过悠长隧道,绕过蜿蜒山路……这一站,《陕西教育》(教学)来到大山深处——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丁仕勇老师疾步走来热情迎接。学校傍山而建,空气微润,清新美丽,藤枝环绕树木,树叶昂扬伸展。拾级而上是教学楼、行政楼、图书实验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师德的高度就是发展的高度,教研的高度就是质量的高度。”教学楼墙面上三行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彰显学校的育人使命与重大责任!

“放眼世界,热爱祖国,大美陕西,爱我镇安。”教学楼墙面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陕西地图、镇安地图旁的十六字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用心之举,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走进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准备充分,授课充满激情,师者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听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流露出对知识的渴盼之情。校园处处彰显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受陕西省劳模待遇,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第五批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陕西省中小学物理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挂满工作室整个墙面的荣誉和家长的好评、学生的信任尊敬”这是近三十年如一日大山深处教育坚守的最好印证,是对躬耕教坛的丁仕勇老师最好的肯定和褒奖!

“我很普通,没做过什么大事儿,这么多年就是专心教书。1996年我踏上三尺讲台,不知不觉快三十年了,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特踏实,有同事、领导的帮助和鼓励,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丁老师说。

面对众多荣誉,丁老师提及最多的是一路帮助过他的领导和同事。今天获得的一切荣誉,他认为都是幸运之神的眷顾,过往艰辛只字未提。

从偏僻的乡村小学来到相对繁华的乡镇初中,在外人看来短短的路,丁老师却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很久。他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度,专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向同行、专家请教教学心得,不分昼夜地观看各类课堂实录汲取营养。

“您为什么要看那么多的教学视频呢?”记者好奇地问。丁老师微微一笑,说:“当时学习条件有限,没有外出学习机会,没有更多专业成长途径,我只有通过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学习他人长处,获取更多信息与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将别的老师的视频讲解和自己的课反复对照,揣摩这个知识点他为什么会这样讲,如果我也这么讲,教学效果会怎样?”

对话中记者了解到基层教师面临的困境及他们克服万难勇攀高峰的决心。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死搬硬套别人的课堂经验,要考虑学情,借鉴性地引用,之后一定要做好反思总结。反思,可以让一个人远离被动成长。”“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这样说。”与丁老师聊起教育教学,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立刻神采飞扬,“就是要努力地由模仿过渡到灵活使用,再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丁老师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课堂教学的打磨和教学管理工作总是精益求精。他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摸索尝试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办公室李主任对记者说。

拼搏不仅带来了教学上的突飞猛进,也吸引来繁华都市的“橄榄枝”。面对外界的优厚待遇,丁老师敞开心扉和记者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往小了说,如果我走出大山,去条件更优越的学校,对我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但这也意味着对老人的关爱和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等的缺席。往大了说,我今天获得的一切,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取得的,如果我离开我所扎根的这片土地,怎么对得住信任我、培养我的人和这片沃土?”

丁老师的话就像这片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其实目前乡镇学校国家投入力度很大,省上和地方都很重视,硬件设施现在都很好。可能从某些层面来说,师资力量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会弱一些,教师也有所流失,但我深爱这片土地,愿意坚守在基层教育大地上去发光发热。”

“丁老师在教学实践反思中盛开出最美的‘快乐学习法’之花。他带领学生做物理实验时,注重激趣,重视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追求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刘老师说。

“我其实并没有刻意地追求所谓的教育教学风格,我觉得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一定要说,就用‘仁爱’‘换位’‘激情’‘思维’‘实践’十个字来概括。”短短十字,是丁老师的教育教学总结与升华。

数学唐老师说:“丁老师的课堂是简约的,他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点燃,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更愿意去攻克学习中的困难。”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向着太阳生长的幼苗,我们教师除了爱护和鼓励学生,还要给学生自由生长的空间。”丁老师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给予学生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幸福、健康地成长!”

“教师要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也是丁老师和学生和睦相处的秘诀所在。

“教师的激情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丁老师激情昂扬地说,“现在提倡学科融合教育理念。知识是相通的,教物理,教师不仅要懂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相关知识,还要融合生活常识讲解教学内容,学生才容易理解。”

“学到相关知识时,丁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比如,让我们观察家里的电表,让我们了解电池正负极及其作用,让我们自己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等。我们非常感兴趣,喜欢这样的作业。”王同学说。

丁老师翻翻课本继续说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

“丁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声音洪亮,经常启发我们,引导我们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张同学说。

谈及对教育的理解,丁老师娓娓道来:“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

一份份书写工整的教案、反思,一本本教育教学专著、教学杂志摞在丁老师的办公桌上,那么耀眼。

“丁老师专注教育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从未改变。要说改变,那就是他在摸索实践中一步步成长为省名师培养对象,带领和培养更多的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指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赵老师说,“他赛教前带领教师研读课标,说课,评课,反复磨课。他无私的分享与指导让很多青年教师实现了弯道超车。他引领青年教师扎根大山,在孩子们最纯真的笑脸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丁老师非常愿意给青年教师机会,有好的资源也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我们,这对我们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朱老师对记者说。

“丁老师外出学习归来,总是给我们分享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我们特别感恩丁老师。”李主任说。

此刻,挂满丁老师名师工作室的学校优秀教师风采就是对山区教育无声的真情告白。

谈起正在镇安读高二的儿子时,丁老师心里抑制不住的愧疚,因为平日工作繁忙给予孩子关爱太少。

“丁老师的儿子住校,一周回一次家。丁老师呀,是真正把学校当成家了!”赵老师说。

深知父亲肩上背负重大责任,懂事的儿子把对父亲的理解和期许都写进了作文:“我的爸爸平时工作特别认真,很辛苦,早上6点起床,晚上常常10点多才回家。晚上值班时会走遍全校,看学生有没有关灯,哪里有没有安全隐患。父亲很少陪我,有事时总是我去学校找他……从爸爸身上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勇担责任、吃苦耐劳、努力上进的人!”

“我是一位平凡的老师,是党和国家、学校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我很幸运!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鼓舞我继续坚守大山,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丁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记者:姚思雅 王东平

编辑:王波

来源:陕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