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名国企董事长是我的主要读者队伍

360影视 2025-01-01 23:16 4

摘要:向一直以来关心并阅读我的文章的朋友们致以新年问候。去年发表原创文章170篇,平均每篇点击阅读量为8700人次。平均转载阅读量达5万人以上。你们的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希望我的文章能得到你们的喜爱。谢谢!

HAPPY

NEW YEAR

你好,2025!

元气满满

共赴新程

李锦

致谢

向一直以来关心并阅读我的文章的朋友们致以新年问候。去年发表原创文章170篇,平均每篇点击阅读量为8700人次。平均转载阅读量达5万人以上。你们的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希望我的文章能得到你们的喜爱。谢谢!

2004年国企研究写作总结(三)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又是一个新鲜的太阳。我从2016年开始,每年搞一次总结,前天开始写,一层一层的意思写下来,今天是第3篇了。在此祝愿我的读者们,新年有新的气象,心想事成。我的文章也会给大家带来新的信息,祝愿大家新年愉快,希望我讲的话对大家有用,为大家送来吉祥。谢谢大家。

最近一阶段查体,医生们总是提醒,说你太透支了,不能再写了。好像是约好了一般,都是这个口径。道理我是晓得的,可是自己总是控制不住,遇到事情就按捺不住情绪,总想拿起笔来写。去年170篇文章,69万字。在国内属于国企评论的第一大号了。我现在常常想的是,我写给谁看的,是为国有企业董事长写的。他们需要我写什么,我该怎么改进。

写作

一定要对别人有用

对国家有利

发表的这些文章,在时间的维度上印刻的是2024年实践的烙印。文章,就是流淌过每个人生命的那条河,是漫天风雪里支持我们始终向前的那口真气。从道理上说,当然更是智慧的推想、思想的凝聚,是理性的光芒,是信仰的力量。文字只是承载强大内容的巨大框架,而绝不可能替代内容本身。

我常常想的是,写作到底是为了谁?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过思想转变的,年轻的时候。是多发稿,争第一,领导的表扬和鼓励自然是与进步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现评好稿、获奖里面有很多官场上的东西,于是也不当一回事了。我明白,新闻终究只是工具,甚至是衙门人的专利,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后面追求国家领导人批示,推动历史进程。算起来,有45位领导对我的调查批示。搞调查,提对策,属于“万人敌”,功于国家。接着,研究理论,一段时间侧重一个方面。甚至出过《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专著。接着,看到理论的不确定性,要创新,风险也过大,于是产生了怯意。

退休以后,在北京几个单位待过,当自己在国企理论界声名鹊起的时候,很重视新闻媒体。2009年开始写博客,2014年开始转到微信平台,接着抖音等名堂又来了。最早嘱意我的圈子是新闻记者,大概至少有1000名新闻记者与我在多个微信群里。

后来,我对新闻也失去了兴趣。体制内的记者主要是传达与证明的作用,极少有创新思维,人们尊重的是体制而不是内容。有的媒体需要为他提供一些资料,主要起点缀作用,学者作用是有限的。而市场媒体的记者开始还是敢讲话的,渐渐地,这支队伍写的东西也不那么好看了。不过这时候,一年接受媒体1200次采访,我的名声是出来了。在2015年8月24日一天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出台那天,有24家媒体采访我,忙得一天只能吃一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国新闻学会会长郑保卫写了文章《新媒体背景下李锦在解释性新闻中的兴起 》认为李锦的成功实践,是在现有体制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媒体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涉及大型国企的公共批评事件中,所涉机构的表现都不及格。体制内制度安排的滞后,为作为“局外人”的李锦在新闻舆论引领中留下了“说话”的空间。

2000名董事长是我的主要写作对象

又过了几年,发现请我讲课的都是国企的董事长,多是董事长点名要我讲,我从他们的需求里我也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人不能总是沉迷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一定要以这个世界最急迫的需要决定自己的求知方向。到了老年,仍然要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就是为国企的董事长们写好稿。

国企的董事长、总经理,地位是很高的,水平也是很高的。省里的国企董事长多是能当副省长的,知识阅历丰富,心高气傲,一般很少有自己服气的人。不管你门头有多高,他听你讲十分钟,就把你能看得透透的。故弄玄虚,在他们面前,是一眼便能看穿的。贴近他们,为他们服务,是必须具备的心态。

除了国企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党委副书记,还有党群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深改办主任、培训中心主任、董事会秘书、战略发展部主任、党校校长。围绕董事长、党委书记这个核心,一个单位大概有10个人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实际上这便是一家国企的“大脑”。这也是传播“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文章的群体,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内部的微信群。再后来,发现除了董事长们,还有几十个部长级干部,几百个局长级干部,仅国资委机关就不少于30位局长在看我的微信文章。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慢慢地,我的读者群粉丝有10多万人,我自己也参加了200多个大群,加起来20多万人,这是我的主要读者队伍。我的每篇文章有20万人看到,而且核心人群是有效人群。

定好位,写好目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就像一级组织,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原则、任务、要求与实现路径,都出来了。这些,个人也都是要有的。

现在很多媒体人总是抱怨报纸没有人看,其实什么时候总是“内容为王”,“主题为王”,“思想为王”。这个最基本的常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讲起来,很难做到的,很难转型的,并不容易。

别人怎样看我文章的种种议论

我遇到了一位副部长,他说他当处长时就看到了我的文章,他能说出九间棚村很多细节。他说,从处长开始,副局长、局长到副部长,一直在看我的微信文章。

央企的53家副部级单位,有100多名部级干部,当然中央各个部门与各个委员会的,算起来看我的文章的部长,在位的与不在位的,大概有100人。再朝上,是比部长更高的,也有在看的。这是我当面交流才知道的。

在山西见到国资委主任贠钊,他一见面就说“见到真人了”,他说,现在也不看报纸了,看你一个人的文章,就行了,总书记每次讲话,你是从来不漏的。你的观点说到位,标题也起得好,一口能咬到馅子,你的讲话都是口语话,好听好记也好懂。

在河北省国资委讲课,国资委主任王晋清说,通过你的文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拿出厚厚两大叠装订好的文件,大概有七八公分厚,封面上写着李锦谈国企,是2022年、2023年的;还有一本是2024年的,一张一张堆着,还没有装订。他说,你的每篇文章出来,我都让办公室打印,请领导班子看;还有他们写材料的,也看,转到微信群里,让大家学习。我听了,当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别人把我的文章摘下来,装订起来学习,甚至开会讨论,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还有一个部级单位的党委书记说,2022年10月16号是上午召开党的二十大会议,下午就要讨论。当时没有辅导材料,领导的讲话3万多字,公布的文字才4000多字,没有内容,大家讨论不起来。我们把你解读的文章拿出来。领导讲话是11:43讲完的,我是12:38写出解读文章的,我重点对大会的主题词进行分析。这位部长讲,微信上都没有其他精神下来,你几乎是唯一的来源。我们只有学习你的解读。这位老部长又靠近我的耳朵说,你得保重身体啊。争取为我们带路的指方向的,一定要保重。我深深的感受到各级干部对我的信任。

央企一个二级公司的董事长说,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全国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在第一时间都等你的文章出来。新华社的消息,一个是短,一个都是说过的,新话我们看不出来。你的文章不绕弯子,直奔主题,穿透力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国资委的一位局长在晚上11点打电话给我,问我文章怎么还不出来。看他11点打电话,我以为有什么事情。我说新华社消息出来了,他说“看不懂”。他开玩笑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国企业不读李锦文章,一夜睡不着”。据了解,国资委的局长看我微信文章的有几十人,发改委的局长看我文章的局长也有十多人。

还有一个研究人员,在2023年元月见面就讲起我独特的观点。他见面就说,新一轮改革还没有开始,这是我的一篇文章的判断,没有想到他记得这么深。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后,很多人急于表态,认为国企改革的主题是专业化重组,甚至是世界一流。2021底甚至提出了让各个企业提出改革方案,一时间舆论变得混乱。我感觉到这种混乱是不应该的,主要领导同志的思路还没有出来,你急什么啊?这肯定有一个酝酿期。2022年的12月和2023年的元月,这两个月思想尤为混乱。我站出来说,“新一轮改革还没有开始”。直到2023年2月12《求是》杂志发表的领导文章国企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这个词出现以后,整个形势就起了变化。这时候我告诉这位同行,新的基调已经出来了,新一轮可以讲了。潮的起落是有规律性的,一个潮流过去了,新一轮潮流又来了,有些似乎是重复以往的口径,有些实际上掀开了新一页,常常在微妙之间。我这种预测、预判、预告,常常是拂晓时的第一抹霞光,第一声鸡鸣,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听的文章与解读。

现在看来,看我文章的董事长的大约有2000人,部级干部有百人左右,新闻记者大约有1000人,研究国企这个行当的人大概有1万人。因为每家国企都有党群部与研究室。我的读者,或者叫服务对象是对国企感兴趣的人,但是焦点定位是董事长。上下两头,队伍就大了。

我的经济评论重在对策研究

这些年一年写170篇评论,虽然也写调查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我写的最多的是评论。当然写这些评论,不是为评论而评论,而是为现实的需要,2000名董事长就是我的第一读者,我的调查研究总是讲“有用、有利、有效”。对人家有用,说人家需要的话,这是我恪守的一个准则。当然,我的有用,多是胳膊与臂膊间的话,手腕与手指间的话,不是我的长处,也是董事长们不怎么感兴趣的。

我也做过思考,我写的内容大致上属于经济评论。我1970年出来时50天就写了13篇小评论给报社投稿。我写评论有四个来源,一个是年轻时我们老家盐城县出了胡乔木,是搞政治评论的,出了乔冠华,是搞国际评论的。1967年,毛主席对我们盐城批示过“小评论威力大”。上中学时,我就写许多小评论,这是原始的。

从我家族的来源来讲,我母亲姓苏,是眉山堂苏东坡的后代。苏东坡大半的文章属于评论,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的眼界高于两个儿子。他最有名的《六国论》,以评论著名,他一直强调有利于国家,要做实际的事情。当我离开家的时候,带着一本《古文观止》,里面有苏洵《六国论》、司马迁《报任安书》、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王勃《滕王阁序》、韩愈的《原道》《师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留侯论》这些评论,小小的一本小册子被翻烂了。过去我没有上过大学,文化程度浅,周围也没有老师,就拼命地看评论,政治评论、哲学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包括《李白杜甫之比较》,拼命找出差距来,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到了22岁,我特别喜欢李贽的《史纲评要》,他总是评论天下是非来提高自己。当然,受实惠最大的是毛泽东的著作。

再后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多是评论。马克思、列宁都是伟大的评论家,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读了几个月。一个自学的人总是喜欢的把评论家作为自己的导师。这里,扯得有点远了,但是评论是自己的手段方法。特别是国资国企政策与理论,本事是这么过来的。

到了70岁,全国性报纸一年仍然发表李锦39个整版的理论文章。这39个整版,是一个版只登李锦的一篇文章。

核心技术

是“无可替代”、“不可复制”

怎样写董事长们愿意看自己的文章,需要对自己的知识重新组织,需要磨砺。

首先是要写得快,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感到你存在的重要性。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你是一个小时后写出文章,别人自然上愿意看。就像第一份橡椿芽,可能是1000元一公斤,第二份可能只有100元,第三份只能卖20元。

其次,是在最重大的问题上,他们需要的,特别是来自于高层的信息。国企的董事长们都是讲政治的,他们对这些信息是极其看重的。我发出“李强为什么强调高手在民间?”一夜间有27万人点击。“张国清首次公开在国资委露面 透露重大改革信息”,则有17万人点击,“习近平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背景”,亦有9 万人点击。这些文章合时而著。苏洵教育儿子苏东坡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这些文章是政治性强的,董事长们当然是愿意读的。

第三条,写的东西要通俗易懂,不要讲道理。如果把他们当成一个普通的传播者,像教书重生那样去讲,他们是有排斥心理的,我只是以一个朋友平等的心态,用通俗易懂的话,这样就让靠得近,他们也愿意听了。讲课时,几百人在下面听,你就当着两个人促膝谈心。

第四条,有思想,有主见,说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你是否以至于“0-1”思维,还是“1-10”思维,别人是一听便知的。《对政治局会议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的理解》为多家微信转发,仅现代国企,就有5万人以上点击。《李干杰首次国资委讲话 对国企党建意义重大》,这里提出自己一些新的见解。我的文章在微信上为53000人点击。

第五条,有建议,讲出对策。就是自然讲清一些对他们现实有用,过去怎么样,下一步怎么办?你用不用功夫,他们心里是有数的。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风格和特点。,甚至是“无可替代”、“不可复制”的,这便是核心技术了。

按照这个世界来配置资源。2024年我发表的170篇文章中,平均阅读量是8700多人,文化世界每篇文章是14000人点击。因为有五六家专栏,这种转载量越来越大了。我觉得,这些东西对他们有用,对实实在在的人,在发挥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这种努力,使得我的“历史趋势发现力、、国家难题破解力、社会进步引领力”的核心价值观终究能够存在下来,能够得以实现。

其实,自己真的是不想写了。过了年,我已74岁了,定心想一想,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人生为了这四个字打得头破血流,又何必?我做的这些事情,自然与功名利禄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国资委是一分钱也不给我的。我只是有这种信念,而信念变成爱好。我知道自己只有单枪匹马,但有时能看到舆论带来的千军万马之势。每一次何去何从的困惑,在写作研究中都可能通向一场毅然决然的醒悟。即使不知道答案,即使不清楚前路,自己应该去迎接、去探求,去䠀地雷阵。仿佛每一团在冬夜升起的篝火,都在为迎接春日而燃烧。

孤单而没有交流的思考,孤苦而没有经费的研究,然而我身后站着是时代潮流、国家命运、社会需要、人民期待。虽然常常是经济一无所获,只是追求在历史大波澜中有我跳跃的浪花,心自安慰。

说实话,如果有人顶替我,起这种作用,我自然是不会再写的。这样写下去,身体也是受不了,干不了多久,我有时确实处在两难之中。

奔向未来

温馨提示

HAPPY NEW YEAR

李锦的《新质生产力与新国企》出版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