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普通人能切身感受到这几年的教育、职场、生活越来越卷,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大家普遍能意识到的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学校扩招导致学历贬值等原因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我们普通人能切身感受到这几年的教育、职场、生活越来越卷,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大家普遍能意识到的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学校扩招导致学历贬值等原因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比如说,前几年,经济也没像现在这么差,但是“996”、“工作是种福报”、“鸡娃”这些名词可是早就有了啊,也就是说,经济即使在很好的时候,大学生还没有那么多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卷”的苗头。那么,背后一定还有别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寻一下。
一、“卷”的现状
在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里,“卷”宛如一张无形大网,将每个人紧紧裹挟。
就拿教育领域来说,这里堪称优绩主义的 “重灾区”,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送进各类辅导班,周末学英语、放学后解数学难题,家长盼着孩子借此在升学竞争中抢占先机。
再把目光投向职场,求职时,企业大多偏爱高学历人才,哪怕一些基础岗位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识,普通求职者也常常因此被拒之门外,为了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许多人不得不重回校园苦读深造。好不容易入职后,却又陷入 “绩效至上” 的泥沼,就像互联网行业的员工,常常过着 “996” 甚至 “007” 的生活,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一旦绩效不达标,便面临失业风险。
而在社会生活层面,优绩主义的烙印也极为深刻。人们总是习惯以财富和地位来评判一个人的成败,那些高收入者往往备受追捧,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反观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即便付出诸多艰辛,却常常容易被忽视。日常社交中,这种优绩主义带来的比较更是无处不在,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攀比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优异,家长便满脸自豪,反之则满心焦虑,不知不觉就将孩子的外在表现与整个家庭的价值紧紧捆绑在一起。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再这么卷下去,我们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些现象,反映的是一种 “优绩主义” 的意识形态,也就是我们现在逐步形成的社会价值观。
二、什么是优绩主义
1、优绩主义:看似公平的 “游戏规则”
优绩主义的提出者存在两种说法。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丹尼尔・马科维茨在其著作《精英陷阱》中提出了优绩主义相关观点,该书于 2024 年 8 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通过描绘美国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变化,展现优绩主义制度如何使美国社会陷入阶层固化等问题,从而阐述了优绩主义的相关理念。
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则是在其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 “正义” 的课堂上,以及相关的访谈等场合提出了类似观点,其课堂内容被制作为公开课传播,在与许知远的访谈中,他指出了当下主流社会普遍支持的 “绩优体制” 存在的问题等。
简单来讲,优绩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优秀的人应该得到奖励,强调优秀与奖励、努力与回报之间的直接关联。
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能拿奖学金;
在职场中,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员工有晋升机会,还能拿更多奖金,这些都是优绩主义的具体表现。
在这种原则下,高校按成绩择优录取,企业优先录用成绩优异的毕业生。
优绩主义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工作上多付出努力,去争取更多回报。它看起来很合理,遵循程序正义,强调机会均等,突出个人努力在成功和资源分配中的关键作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靠自身努力获得相应回报,还有助于打破阶层固化。
过去传统社会,贵族、富人家庭出身的人能轻易占有资源和机会,而在优绩主义下,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肯努力,就有向上流动的可能。
比如寒门学子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顶尖大学,进而获得高薪工作,改变命运。从社会整体角度,资源向更有能力、更努力的人倾斜,能创造更多价值。
2、优绩主义:社会演进中出现的竞争法则
但优绩主义可不是一直就有的,与之相对的是西方传统社会的贵族制,咱们过去封建社会的世卿世禄制也类似,都是按身份、出身、血统分配资源,大学录取也主要看身份。
像上个世纪 50 年代前,哈佛、耶鲁、牛津这些西方名校,里面的学生大多出身不凡。
直到 50 年代后期,哈佛大学才将招生原则从出身改为学业成绩。
在贵族制下,富人阶层靠出身占有财富、资源和权力,还通过强调德性高贵来获取道德正当性,可这在如今的价值观下,太容易遭人诟病了,普通民众肯定不满,凭啥贵族出身就能拥有一切,养尊处优、不劳而获?
相比之下,优绩主义就显得正当又合理,它的核心承诺是经济成就与出身无关,和个人能力、努力、成绩挂钩,这也是美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奥巴马演讲里常提到,暗示社会资源按个人努力分配,公平又正义。
3、优绩主义:以公平之名,酿美国社会阶层苦果
然而,优绩主义带来了什么结果呢?最直接的就是社会阶层两极分化,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马克维茨在《精英陷阱》中指出,优绩主义给美国带来诸多问题,中产没了,经济和政治全方位不平等。
如今美国,0.1% 的精英家庭占据超 10% 的财富,1% 的精英家庭拥有超 20% 的财富,极少数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多数人沦为底层。美国可是奉行优绩主义最坚决的西方国家。
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繁荣,40 到 60 年代全美收入中位数近乎翻倍,高中学历者年薪可达如今 10 万美元,中产阶级稳固且下一代富足。但优绩主义推行后,2000 年左右,收入中位数停滞,中产阶级发展受阻,下一代生活艰难,经济萧条,投资创业机会稀少。
再看生活场景,过去美国精英和普通人消费差距没那么大,在大城市最贵餐厅吃饭,花费只是普通餐厅两倍,那时最贵的酒按如今价值算才 50 美元一瓶,汽车、房价同理。
可现在呢,街边流浪汉、瘾君子与相隔几条街的富豪精英,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物理空间上完全隔离,高昂消费把穷人拒之门外。阶层对立取代种族对立,成了美国社会经济分层的关键。
三、为什么优绩主义会导致阶层滑落?
1、优绩主义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
奇怪的是,面对这种两极分化,多数民众为啥没太多抵制反抗?
这是因为优绩主义逻辑下,不像贵族制有明显漏洞。
如今美国底层民众面对每周工作超 100 小时的律师,反对剥削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精英们不仅努力,还比大多数人更拼命,让财富继承、不劳而获这类控诉没了力量。
你看那些精英们,像世界 500 强的 CEO 们常常一周忙超 60 小时,还有大家熟悉的刘润老师一年到处飞,雷军老师每天日程满满,俞敏洪老师赶路时都不停歇工作。他们为啥这么拼呢?其实在优绩主义看来,越忙就说明你越重要,好像在说‘我这么努力,就该有这些成就“。
因为在优绩主义下,忙碌代表重要性,意味着 “我配得上拥有的成就”。所以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法怪罪精英高收入和纸醉金迷,仿佛那是他们努力应得的回报,贫困者甚至都没处声讨,面对的是抽象系统,优绩主义就是关键原则。
胜出的精英不仅有实质成就,还有道德优越感,你若没成功,就会被认为是不够努力、自律、勤奋。
尤其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加持下,个人有独立自由选择权,失败了就得自己担责,不仅承受贫困,还遭道德谴责,毕竟成功等于努力,失败好似就意味着懒惰,这是自由主义与优绩主义的反噬。
2、优绩主义看似公平
优绩主义不仅造成穷富对立,还制造经济政治不平等。
它承诺以个人能力和努力决定社会地位与经济回报,看似公平,实则暗藏大不公平。
努力本身有门槛,偏远山区孩子想努力读书,可没有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小公司打工人想拼搏,却因没 985、211 学历,连大公司内卷机会都没有。
人人能努力,但努力的范围、层次常受限。
这背后是精英教育与精英工作的正反馈回路在作祟。
富人家孩子接受精英教育,靠精英技能获超额回报,循环往复。大公司招成绩优的学生,看似公平,实则问题不少。
成绩优意味着付出多,可只有精英家庭能砸钱供孩子努力。
精英和富人阶层制定努力方向与规则,就像普通人跟乔丹比篮球、跟博尔特比赛跑,规则透明、起跑线相同,但输了不能只怪自己不努力,更该反思为啥要这么比。
美国精英教育内卷严重,精英家庭孩子中学每晚三小时作业、高中五小时是常态,甚至凌晨四点起床、喝四杯咖啡,学习技能精确到分钟,学很多看似无用却有筛选价值的技能。
底层民众大多没在机会内卷,教育通道对普通人近乎关闭。1985 年到 2006 年,美国高收入家庭孩子在重点大学占比从 46% 升至 67%,低收入家庭孩子占比从 25% 降至 15%,如今仅 3% 来自低收入家庭。
高考状元家庭背景调查情况
3、优绩主义通过技术创新的包装隐藏背后的不公平
工作中同样如此,现代社会推崇科技创新、技术至上,各行业鼓励技术创新,结果技术专家、金融家等高技能人才获超额回报,核心技术公司赚巨额利润,大量普通人却面临失业、贫困。
就像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阿里美团进军社区电商,引发热议,大公司用科技抢市场、赚大钱,民众却失业受苦。
这背后是优绩主义影响,精英们觉得靠努力加班带来科技创新,理应享受成果,可马克维茨指出,科技创新对人类贡献或许近乎为零,只是加剧不平等,把大众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精英真实生产力应扣除优绩主义不平等造成的损失。
精英阶层鼓吹勤奋自律,将财富包装成努力应得,忽视对其他阶层的剥削。
为啥精英推崇技术至上?因为精英教育内卷出大批高技能精英,他们自然想靠技能巩固优势,于是强化各领域技能重要性。法律、医疗、金融等领域皆是如此,富人家孩子学了特殊技能,就让民众对这些领域需求变强,技能成攫取财富手段。
技术变革与优绩主义结合,不仅让阶层分化加剧,淘汰大量中产阶级与普通员工,还让他们工作黯淡无光。
如今人工智能普及,更多岗位受挑战,人类发挥空间变小。
4、优绩主义下的 “循环困境”
社会精英与全球资本主导技术创新,虽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诸多问题,如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让岗位减少、就业受影响,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风险增大,且技术获取应用集中在上层,加剧不平等,形成技术鸿沟。
在职场上,大家都特别看重技能,这就使得有钱人家拼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毕业后进了好公司,反过来又让大家更看重技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就拿美国精英教育来说,富人孩子学的游泳、赛马、高尔夫这些,普通家庭根本玩不起,虽说大公司招人看名校学历、按分数挑人好像挺合理,但实际上背后是优绩主义在捣鬼,把精英卷得更厉害,底层孩子根本没机会,还把中产阶级挤得越来越边缘。
曾经向往的橄榄型社会,因优绩主义变成底部大、顶部小的金字塔社会,中产阶级工作岗位边缘化、收入停滞,与劳工阶层趋同。顶层精英虽垄断资源财富,自身也陷入竞争内卷,全球 500 强 CEO、美国金融律师行业精英工作时长超长,可见优绩主义没给底层希望,也没给顶层轻松,反而让双方陷入痛苦循环,精英自律中痛苦,底层无聊中彷徨。
四、我们该如何拜托优绩主义的困局?
回到个人层面,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面临着自身发展与子女教育两大关键课题,而摆脱优绩主义的影响至关重要。
1、自身发展
以作家村上春树为例,他早年经营爵士乐酒吧,三十岁才开始写作。在写作生涯中,他并未迎合流行的文学潮流、追逐各种文学奖项这些所谓的优绩标签,而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表达,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步、写作、生活。他曾提到: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这种对自我节奏的坚守,让他沉浸于创作的 “心流” 之中,一部部佳作问世,赢得全球读者喜爱。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执着于外界的优绩标准,如为了迎合热门行业而强迫自己进入陌生领域,或是为了追求高职位而在不喜欢的岗位上苦苦挣扎,内心便会陷入持续的冲突与焦虑。
这是因为人的潜意识一直在寻求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当外在行为与内心真实渴望相悖,心理内耗便会接踵而至。
就如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而只有依从内心热爱去行动,才能踏上这条自我实现之路。
村上春树依照自己的节奏跑步、写作、生活,正是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让创作成为一种自发且愉悦的表达,进而频繁进入 “心流” 状态。
在 “心流” 中,时间仿佛失去意义,人会全情投入、高度专注,创造力与潜能被无限激发,佳作自然源源不断,最终赢得全球读者的倾心。
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要在现实的生存与理想的成就间找到平衡,不妨参考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深度的自我探索,回溯过往经历,挖掘那些曾让自己忘却时间、满心欢喜的瞬间,无论是绘画、手工、烹饪,还是与人沟通交流等看似平凡的领域,都可能隐藏着职业发展的密码。这些兴趣点往往暗示着个人的天赋与潜能所在,它们是打破优绩刻板定义的利刃。
其次,一旦锁定热爱的领域,不要被初始的艰难险阻吓倒。以自媒体行业为例,许多人怀揣着对创作的热情入行,却在初期因粉丝增长缓慢、收益微薄而动摇。此时,应借鉴成长型思维模式,视困难为成长的阶梯。学习新的拍摄技巧、钻研文案写作、分析受众喜好,持续投入精力提升专业技能,如同村上春树日复一日地打磨文字一般,在积累中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竞争优势。
再者,构建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在摒弃外界优绩标准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受质疑与不解,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线上的专业社群,都能成为精神避风港与知识补给站。他们既能在你自我怀疑时给予鼓励,又能在遇到专业瓶颈时提供新思路,助你稳步前行,在热爱的领域深耕不辍,最终收获成就,摆脱优绩主义的无形禁锢。
2、教育孩子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 “成长型思维” 理论为摆脱优绩主义指明方向。
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来看,成长型思维模式其实是基于相信人有无穷潜力这一点。
拥有这种思维的家长,深谙孩子的成长轨迹绝非一条直线,而是充满起伏与波折的动态曲线。他们明白,一次考试成绩不过是孩子知识掌握程度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短暂呈现,绝不能据此给孩子贴上 “聪明” 或 “愚笨” 的标签。
在面对名校光环与高分诱惑时,他们能保持清醒,不被社会的优绩喧嚣裹挟,因为他们知晓,真正决定孩子未来高度的,并非一时的荣誉,而是持续学习与成长的能力。
看下图,这是教育研究机构针对补课时长和成绩关系的调研结果,一味的“卷”,不一定能得到好成绩:
课外辅导时间对成绩影响影响因素每周 1 - 3 小时有一定提升,不太显著辅导针对性、学生态度基础、方式每周 4 - 8 小时提升较明显教师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每周 9 - 12 小时短期明显,长期有负面效应学生精力兴趣、辅导质量每周 12 小时以上可能不升反降心理承受力、家庭环境当孩子遭遇挫折,比如数学考试失利时,这些智慧的家长不会瞬间被怒火点燃,斥责孩子的 “不努力” 或 “粗心大意”,而是冷静地和孩子并肩而坐,深度剖析错题的原因。
他们引导孩子像从题目条件、解题思路、知识漏洞等各个角度去挖掘问题根源,让孩子切实感受到,每一道错题都是成长的宝贵契机。
在探讨改进方法的过程中,家长巧妙地引入成长型思维理念,分享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实现逆袭的真实故事,让孩子内心深处植入 “我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的信念种子。
以《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校长先生为例,他所营造的巴学园就是成长型思维的教育实践典范。
面对被外界视为 “问题孩子” 的小豆豆,校长先生没有丝毫嫌弃或急于纠正,而是用满含尊重与鼓励的眼神,去发现小豆豆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他给予小豆豆充分的自由去探索校园、与人交往,让孩子在自主尝试中积累经验、塑造性格。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充盈着安全感与探索欲,不惧失败,勇于挑战未知。
对于普通家长而言,要将成长型思维融入日常育儿实践,不妨从以下几个精细步骤入手。
其一,构建积极的家庭沟通氛围。每天安排一段专属的亲子交流时光,让孩子畅所欲言分享校园点滴,家长专注倾听,给予肯定与共情,而非急于评判对错。当孩子提及困难时,以 “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替代 “你应该怎么做”,传递携手共进的信念。
其二,设立多元化的成长目标体系。除学业成绩外,关注孩子在品德、艺术、体育、社交等多领域的发展。为孩子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如每周读完一本有趣的课外书、学会一项新运动技能、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让孩子在各个维度收获成就感,拓宽对 “优秀” 的认知边界。
其三,以身作则成为成长型思维的践行者。家长自己在面对工作挑战、学习新知识时,展现出坚韧不拔、勇于尝试的态度。向孩子分享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再次出发的经历,让孩子直观感受到成长型思维的力量。
摆脱优绩主义的陷阱,教育、社会与个人需齐心协力。而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引路人,运用成长型思维,为孩子营造宽松且充满希望的成长土壤,便是为构建公平、多元、活力社会踏出的坚实一步。让我们以这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为指引,冲破优绩禁锢,为孩子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五、结语
优绩主义虽曾以公平之姿登场,却在现实中撕开社会阶层裂缝,中产阶级深受冲击。但困境并非绝境,于个人而言,坚守内心热爱、培养成长型思维,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子女教育,都能打破优绩禁锢,寻回生活本真,开启不一样的未来之路。
来源:景现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