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专访李飞飞:人工智能应当以人为本,发挥增强人性的作用

360影视 2025-01-03 12:04 2

摘要: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

编译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名,他们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界、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Cell Press 希望通过这些采访,提供了一扇窗,让人们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活和实验室,以及他们对未来科学的希望。

这50位科学家中,有14位华人科学家,他们是——清华大学免疫学家胡小玉、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家鲍哲南、武汉大学材料科学家闵杰、西湖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朱听、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学家王佳伟、浙江大学神经科学家胡海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家朱书、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科学家孟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家徐瑞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家吴晨、清华大学寄生虫学和病毒学家程功、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学家李飞飞、昆明理工大学发育生物学家季维智、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家王潇。(排名不分先后)

《生物世界》将陆续更新Cell对这14为华人科学家的采访。

本期带来的是对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教授的采访:人工智能应当以人为本,发挥增强人性的作用(AI should be human centered, playing the role of augmenting humanity)。

李飞飞博士,人工智能(AI)领域的学者、教授和行业领袖,因在AI研究和倡导该领域的多样性和公平方面的贡献,入选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

李飞飞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首任红杉讲席教授,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主任,曾于2013-2018年担任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她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和大数据分析。

李飞飞于1999年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2005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5-2006年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机系助理教授,2007-2009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2009年加入斯坦福大学并工作至今,期间还曾任Google副总裁、Google Cloud AI/ML首席科学家。2023年,她还出版了一本畅销书——《我看见的世界:AI黎明时的好奇、探索和发现》。

在此次 Cell Press 的访谈中,李飞飞强调了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的重要性,分享了她对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理想关系的看法,并倡导投资公共领域的人工智能。

Cell Press:是什么激励了你成为一名科学家?

李飞飞:是好奇心激励了我成为一名科学家。我渴望找到关于自然的那些神秘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我为何被物理学所吸引的原因,因为物理学探讨的是最根本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们提出的关于诸如最小粒子、宇宙起源、大爆炸、空间、时间、生命和智能等事物的大胆问题,都激励着我成为一名科学家,并最终引领我走向人工智能(AI)领域。

Cell Press:你的科研生涯中最高光的发现时刻是什么?

李飞飞:我的科研生涯中有很多发现,但有一个尤为突出,那就是数据驱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之间的联系,计算机视觉能让计算机识别物体,这是人工智能(AI)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这两个概念看似毫无关联。此前它们也从未真正联系在一起。但我和我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假设——真正对人工智能算法至关重要的其实是大数据。而这是前人未曾有过的洞见,它真正开启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革命的序幕,所以这非常令人兴奋。

Cell Press:你觉得科学创新是什么样子的?

李飞飞:科学创新就是超越已知,探索未知。它是关于纯粹的快乐和好奇心的激情,探索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边界。创新往往建立在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之上,这是推动科学不断前进的那种无畏探索和突破常规思维的一种体现。

Cell Press:在你的领域中,目前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李飞飞:在宇宙之初,一切都是“黑暗的”——直到第一个生物有了视觉,这才迎来了生命、学习和进步的大爆发。对于计算机和机器人来说,类似的时刻即将来临,机器将获得“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处理视觉数据、做出预测并依据预测采取行动的能力。这可以使人工智能(AI)在现实世界中与人类互动,这有巨大的潜力来推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的改善,从社会纽带和道德到经济和医疗保健,教育和政府。

进化帮助动物和人类发展空间智能,以便移动和与世界互动。我相信,在未来,我们将有机器人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但为了实现机器人革命,我们必须帮助它们进化;我们必须解锁它们的空间智能,让它们感知世界并与世界互动。

Cell Press:你对想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李飞飞:找到你的“北极星”——任何能给你动力,让你坚持前进,克服障碍的东西。当你追求的时候要无所畏惧。

Cell Press:在你的职业生涯或科研生涯中是否遇到过障碍,你是如何解决的?

李飞飞: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的障碍是勇敢和坚持地追求我的好奇心和激情。我通过专注,也通过支持我的人,包括我的家人,让我相信值得冒这个风险,朝着那颗“北极星”努力,因为它比我自己更重要,值得那种勇气。

现在,人工智能(AI)领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缺乏计算和数据形式的资源,这一直是所有学术和公共部门研究人员的最大障碍。在人工智能(AI)行业,我们有一个令人担忧的控制不平衡问题;最重要的技术几乎完全掌握在资源最丰富的公司手中,这些公司有资金和数据来从事这项昂贵的研究。训练系统以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未解决问题所需的大量计算和数据,只有私营行业领导者才能获得。

人工智能(AI)发展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不平衡将危及对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的基础研究,这些研究实际上准备改变(已经在改变)每一项业务和我们的未来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代表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与政策制定者的对话中,呼吁对公共领域的人工智能进行重大投资,使美国能够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管理和融入社会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我还帮助领导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和多边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发展,以帮助解决这种不平衡。

Cell Press:你所在的领域未来50年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变化?

李飞飞:这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这是人类的未来。因此,人工智能(AI)应该以人为本,发挥增强人性的作用。

我们未来的危险和希望取决于人民。我总是充满希望而不是恐惧,因为我相信人。但当我陷入低谷时,也是因为人,而不是因为这项技术。人们缺乏责任感,人们扭曲了科技的本质,而且,坦率地说,权力和金钱在科技中扮演着不公平的角色,这些角色是由人煽动或加强的。但积极的一面是学生们,是未来的一代,和那些试图做好事的人;是医生使用人工智能治疗疾病,生物学家使用人工智能保护物种,农业公司使用人工智能创新农业实践。

这是我对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的希望。

来源:王者荣耀小果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