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收藏!体检报告结节、钙化灶、息肉、囊肿……严重吗?一文读懂→

摘要:↑ ↓:数值型指标都有参考范围(医学上通常把95%的正常人某指标所在范围作为参考值范围),指标数值不在该范围内就会标记为上升(↑)或下降(↓)。

今年你体检了吗?

每次体检后拿到报告单时

是否一头雾水?

一些常见指标上升或下降都是什么意思?

收好下面这份指南

教您读懂体检报告!

↑ ↓:数值型指标都有参考范围(医学上通常把95%的正常人某指标所在范围作为参考值范围),指标数值不在该范围内就会标记为上升(↑)或下降(↓)。

+ -:分别代表“有”“无”,即检验结果分别为阳性、阴性。

±:代表不确定的阳性结果。

提示:

出现箭头不代表指标一定出现异常或罹患某种疾病,阳性的结果也不代表一定有问题,例如当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说明您有抵抗力,是好事。建议重点关注异常结果的汇总和下一步处理方式的明确建议。

体检时一定要注意血压这个指标,一般情况下,收缩压处于120-139mmHg和 (或)舒张压处于80-89mmHg为正常血压高值。

通常舒张压(即下压)超过90或收缩压(上压)超过140都可能成为高血压,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引起脑梗塞、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过,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血压就能判定。

空腹血糖偏高和偏低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低空腹血糖:

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高空腹血糖:

则会引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症状。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值略低和略高一点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数值超过7.0mmol/L,就很有可能是患了糖尿病,建议尽快到内分泌科诊断就医。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为正常所见,一般不需干预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缓以及多数的ST-T段异常等常见结论也并非异常,如心脏不适,及时咨询医生。

血常规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辅助了解体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以及血液系统相关的疾病。血常规报告项目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个部分,只要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指标即可。

白细胞:正常值在(4-10)×109/L

偏低:抵抗力低下,可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

偏高:常见于细菌性感染,急慢性白血病可能也存在白细胞增多,但往往同时也伴随血常规中其他指标的异常。

血红蛋白:男性正常值130-160g/L,女性正常值110-150g/L

偏低: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偏高: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脾脏切除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尿常规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尿常规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常见的肾脏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尿常规结果指标虽多,但可重点关注4个关键指标: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尿糖(葡萄糖)。如果这4个指标正常,尿常规很大概率就是正常。

当尿急、尿频的症状轻微时,建议多喝水,注意别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做好定期检查;如果远超这个数,且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说明可能伴有泌尿系统感染,比如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建议到泌尿科接受治疗。

尿红细胞:

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结果正常的应该是“阴性”或者“-”。如果显示“阳性”或者“+”,说明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标,尿液中有血如果女性在经期进行体检,就会出现这个结果,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受检者如果出现红细胞计数结果阳性,且后面有3个“+”及以上的,很可能是尿道损伤、膀胱黏膜损伤、膀胱肿瘤导致的出血。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建议受检者去泌尿科接受进一步检查。

尿蛋白:

检查结果中,尿蛋白指标正常的应该是阴性,提示“-”,不正常显示为阳性,提示“+”。如果体检前一天剧烈运动,尿蛋白可能显示阳性,出现一两个“+”。这是人体代谢的一个应激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休息后再去检查就是阴性了。

如果没有剧烈运动,尿蛋白阳性,且提示多个“+”,可能是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这需要受检者到肾内科复查,由专科医生根据血糖、血压等指标来判断具体疾病。有部分受检者的尿蛋白结果显示“+-”,意思是可疑阳性,并不是真正的阳性。

尿酮体:

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大部分可能与空腹、饥饿引起的有关。

尿糖:

尿糖结果正常应该是阴性;结果不正常显示为阳性,提示“+”。尿糖结果为阳性的,建议再看看血糖指标。如果血糖不高,可能是受检者体检前一天吃得太多;如果血糖超过正常值,建议到内分泌科进一步复查。

尿胆原:

尿胆原异常可能与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有关,需进一步结合血液指标以及腹部彩超综合判断。

大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另外两项是血常规、尿常规),通过大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大便常规包括:大便性状、颜色、潜血、白细胞、红细胞、虫卵等;

常规结果一般为【阴性/阳性】,阴性提示未感染,阳性提示目前存在感染;大便性状(又称大便外观)结果一般正常提示为【软便】,异常提示【稀便】/【糊状便】/【干结】/【脓便】等。(见上表)

血脂四项:

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称之为“好蛋白”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胆固醇:

不超过5.7mmol/L,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数值越高,风险性就越大,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高血糖的人群需正规合理用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甘油三酯:

不超过1.7mmol/L,甘油三酯升高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升高的常见疾病包括各种高脂高蛋白血症、糖尿病、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低密度脂蛋白:

不超过3.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用于判断是否具有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肝功能常见的检测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

大于40U/L,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胆结石,胆囊炎,心功能不全等等。

谷草转氨酶(AST):

大于40U/L,见于肝细胞的损伤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心肌炎等。

氨酰转肽酶(GGT):

大于50U/L,见于大量饮酒以及肝胆疾病,如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等。

肾功能常见的检测指标

尿素氮(BUN)1.7-7.5mmol/L:

当血尿素氮升高时,一般常见于肾脏疾病等。如果血尿素氮降低可提示肝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肌酐(Cr)40-120umol/L:

血肌酐主要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液中的肌酐含量升高一般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等疾病。

如果体检报告中出现肺结节,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大小:

直径小于5mm为肺微小结节,5-10mm为小结节。

密度:

根据是否能观察到血管和支气管影,可分为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

如有其他描述,如结节的边界形态等,需找医生进一步检查。

甲状腺结节非常多见,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结节。依据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甲状腺结节1~3类考虑为良性,定期体检复查即可,4类及以上的结节恶性风险逐步升高。(如果体检报告上是4类和5类,一定要重视,赶紧找甲状腺专科医生复查评估)。

若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中出现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1、边界不规整、低回声等描述,需提高警惕。建议到专科进一步评估,必要时1厘米以上的结节可考虑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增生的女性,不用慌。一般1-2年后增生的乳腺可自行缓解,不需要治疗。如自觉症状明显者可到乳腺甲状腺专科就诊。

乳腺B超单上的乳腺结节分级叫做BI-RADS分级。

对于4A及以上的,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有的人需要三个月复查一次,遵医嘱执行即可。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主要看肝脏是否有占位、囊肿、钙化灶、脂肪肝、肝硬化等。

一般来说,单纯性囊肿是良性病变。可单个或数个,多为先天性,一般不会恶变。随着囊肿的增大,有小概率发生破裂或继发感染的可能。通常没有症状,也不影响肝肾功能。

肝囊肿、肾囊肿直径超过5cm,可考虑进行微创手术。囊肿一般不会突然增大,建议定期进行肝脏、肾脏彩超的复查。

一些年轻人在超声检查时发现了肝内有钙化灶。钙化灶通常是肝脏受损伤后修复的结果。比如,肝脏感染寄生虫,寄生虫被杀灭后,虫体就会钙化,以及肝脏小感染修复后形成钙化灶。

当然,钙化灶也有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比较好辨别,主要看肝脏是否有损伤、胆管是否扩张、转氨酶是否有异常。单纯肝内钙化灶不用恐慌,对人体无害,定期检查观察即可。

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如果发现脂肪肝,而转氨酶等肝功能化验指标又存在异常,说明肝损伤较重,建议到肝病内科进行检查,看损伤程度,进行规范化治疗。脂肪肝发展到重度,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恶性肿瘤。建议每3-6月复查肝脏彩超、肝功能及血脂。

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缺乏运动有关。如果单纯的轻中度脂肪肝,通过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少喝酒或不喝酒以及控制血糖血脂,能够得到逆转恢复。

体检发现肝硬化,一定要高度重视。导致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有:乙肝、丙肝等肝炎得不到有效治疗;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重度脂肪肝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寄生虫和滥用药物造成肝炎症。出现肝硬化,要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胆囊息肉:

其危险性主要还是看息肉大小,一般来说5mm以内不需要复查干预,5-10mm需要半年后复查一次,建议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实际上,大多数体检报告中的胆囊息肉都是无危险的胆固醇息肉,无需太过担忧。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并不一定都需要治疗,当有胆绞痛发作或者引起过胰腺炎时,建议到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关于“增生”“囊肿”“结节”“占位”等,不同部位出现的病变潜在风险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例如,增生是育龄期女性乳腺的正常表现,囊肿一般也是良性的,但囊肿在胰腺、肾脏、卵巢出现时,就有潜在恶性的风险。

乳腺、甲状腺、肺部结节提示4级以上就需警惕。建议比较历年体检报告,对于新发现的囊肿、结节增加观察频率,每3个月观察一下大小变化。

胃肠道息肉有变成恶性的可能,应及时切除。一般大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考虑切除,生长过快的胆囊息肉也要及时干预。宫颈息肉或子宫内膜息肉绝大部分属良性,但当息肉较大或出现出血等临床症状时,可考虑切除。

子宫肌瘤是妇科超声的常见结果,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月经过多、严重痛经、腹部坠涨等情况,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伴有不适,建议妇科就诊治疗。

女性可以有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尤其是在经期前后,通常深度不超过3cm的都不是疾病问题;超过3cm的则要评估有无伴随的不舒服症状,比如月经紊乱、小腹坠胀痛等,再由妇科医生进一步判断。

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非100%,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甲胎蛋白(AFP):

通常认为与肝癌相关,但孕期女性检测时指标也会升高。

癌胚抗原(CEA):

结肠癌相关,也与多种组织器官的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相关,甚至可见于非肿瘤性病变。

糖链抗原CA125:

一般与卵巢癌相关,但卵巢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男性胸、腹水也可以导致指标上升。

同理,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但如果高度怀疑有癌症的可能或是某种肿瘤的高危人群,可选择检测相应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参考。此外,肿瘤患者也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进行随访与动态监测。

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其主要原理是Hp可产生尿素酶,能够分解尿素产生CO2,当患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时,如果胃内有Hp,就可以将其分解,呼出的气体中就含有13C标记的CO2。

该方法是一种定性检测,数值高低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只要看结果是否是阳性。Hp检查的结果只能告诉你胃里有没有感染Hp,并不能反映感染的程度。之所以存在数值高低的差异,和同位素剂量、气体收集时间、细菌的活跃程度等因素有关。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人卫健康、劳动报、河南疾控,新疆疾控、广东卫生信息、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卫健委

菊菊说健康65|体检到底要查什么?报告你读懂了吗?

年年体检还会出现癌症晚期?权威防癌体检建议来了→

转需收藏!年轻人要知道的体检报告健康常识

来源:醒目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