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光(49)】周青芝:专注辐射防护研究 引领南华科技创新

360影视 2025-01-03 17:56 4

摘要:主持人陈依: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FM101.8衡阳交通经济广播联合创办的全国首档《科技工作者之光》广播栏目,以声音传递温暖,以事迹凝聚共识,着力打造可信赖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我是主持人陈依。

主持人陈依: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FM101.8衡阳交通经济广播联合创办的全国首档《科技工作者之光》广播栏目,以声音传递温暖,以事迹凝聚共识,着力打造可信赖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我是主持人陈依。

《科技工作者之光》将邀请衡阳籍两院院士,在衡国省市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市县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小荷人才”入选者,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团专家,在衡博士及其他优秀科技人才,在基层一线从事科研和科普工作的典型科技工作者,分享科普知识、科技创新经历,走进科技世界,探寻科学奥秘,体验科技魅力,播撒科技种子,温暖和帮助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之心,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致敬和点亮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那一束光,给他们以光明和希望。

今天是《科技工作者之光》播出的第49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南华大学科研部部长周青芝教授。周部长,您好。

周青芝: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周青芝,欢迎大家收听《科技工作者之光》。

主持人:周部长是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学者、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湖南省国防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负责人,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现任南华大学科研部部长、湖南省双一流学科“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创新团队带头人,周部长深耕于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领域,在气载放射性氡的计量、监测、评价与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为公众辐射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周部长,请谈谈你对衡阳的印象?

周青芝:衡阳是我的第二故乡。2001年,我考取了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启了与衡阳的缘分之旅,2008年,我从南华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定居衡阳,期间虽历经北京求学,部委挂职,出国留学,但无论身处何方,衡阳永远都是我心中惦念之地,它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最终我再次回到衡阳,回到南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华人,这些年,我不仅见证了南华的日新月异,更是感受到衡阳的高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这是一片让我热爱且可以腾飞的沃土,我相信南华,相信衡阳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周部长,能否给大家介绍介绍南华的科技创新工作?

周青芝:好的,主持人。近年来,南华大学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诸多成绩,2023年南华大学科研部因在全省“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中表现优异,被湖南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一是标志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校大力推动重大科技原始创新,成功研发中国首台100千瓦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中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盒,柔性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应用落户衡阳,成功实现了从百克级硝酸钍中分离得到了高纯医用同位素铅-212及铋-212等;二是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中央科技委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资深学者项目、千万级国防军工重点项目等相继实现突破。获批的国家级项目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实现倍增,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从2020年的39项增长到2024年的89项。三是科研团队和平台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科研氛围;为科研团队新建3万多平米实验场地,高水平实验室50余个;新增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以及省级科研平台15个。目前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科研平台基地87个。这些平台基地正在服务国家重要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衡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主持人:周部长,有没有好的科技创新故事与大家分享呢?

周青芝: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科研成长路上的三位引路人,可以说,是他们为我的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希望我的故事能为科研工作同路人提供一点启示和帮助。

第一位引路人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肖德涛教授,肖老师算是我的科研启蒙老师,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研三时,我们在研究采用α能谱法测量Rn-222/Rn-220子体时碰到了测量时间重叠的难题,经过数十次实验仍旧无法攻破,肖老师鼓励我不要放弃,做科研就是要不断否定,最后寻找一种最佳方案,在肖老师激励和指导下,我连续三天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实验室,忘我地开展实验和理论推导,终于创新性提出了α能谱法重建自动测量方法,突破了关键理论和技术瓶颈,这种成功后的巨大喜悦让我体会到科研的乐趣。而肖老师严谨和执着的科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正是如此,2010年我第一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就顺利获批立项;这在当时,我算是最年轻的基金获得者了。相关成果后来成为了实验室计量标准方法。可以说,是肖老师领我走上了科研之路,我非常感谢他。

第二位引路人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潘自强院士,在我读博士时,潘老师已是70多岁高龄,潘老师时任中国核工业集团科技委主任,平时工作很忙,尽管如此,他对我的博士论文十分上心,总是询问我的论文进度,还常常牺牲周末时间约我到他办公室讨论铀矿山污染调查和控制实验方案,研究项目进展;在我写博士论文遇到难题自我怀疑时,为我鼓劲打气,我至今仍记得潘老师对我说的话:“做科研就像攀登一座高山,只管向山而行,只要坚持向上,高处自有答案。”在潘老师的关怀和激励之下,我不仅博士顺利毕业,还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相关研究成果获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在铀矿山推广应用。在潘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执着的科学家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可以说,是潘老师的以身作则坚定了我的科研之路,因此,我非常感谢他。

第三位引路人是我的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学者培养导师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记得有一次我向欧阳老师汇报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科研设想,欧阳老师听了汇报后,当时就认为该科研设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鼓励我大胆地去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欧阳老师经常打电话询问研究进展情况,组织安排多次当面交流和汇报,为下一步研究出谋划策。他还经常勉励我,做科研什么时候都不迟,关键是要做真科研,做对国家和社会真正有重大意义的原始创新工作。我被欧阳老师睿智敏感和高尚情怀深深感动着,让我感觉科研工作不再那么平凡无味,而是一件极其崇高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欧阳老师带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有生命有情怀的科研世界,我很感谢他。

主持人:周部长,我们知道科研之路是有很多荆棘的,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克服呢?

周青芝:正如潘老师所说,做科研好比攀登一座高山,前方既有风雪交加,也有荆棘丛生,可能还会遇到缺氧窒息,但无论如何,只要向上而行,必能创造不凡。我也想向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心得:一是要坚定信念,二是要热爱所选,三是要不断求索。

主持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衡阳市科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继续通过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汇聚更多科技资源,联合更多创新主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推进衡阳中心化进程凝聚强大科技力量。

这里是全国首档《科技工作者之光》广播栏目,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完节目大家有什么感想,欢迎通过拨打电话0734-2591018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下期我们将继续邀请优秀科技工作者讲自己的科技创新故事,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陈 依

三审:谢治桂 陈向荣

来源:衡阳交通经济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