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关于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的谣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声称8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后不再回国。
1月3日,据媒体报道,最近,关于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的谣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声称8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后不再回国。
然而,清华大学官方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这一说法并不属实。
2024届清华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比例仅为9.6%,而近十年的平均比例为10.5%。
此外,据清华校友总会“清华人”小程序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填写了所在地的认证校友中,目前在中国居住的校友约占91.7%。
这表明,大多数清华毕业生仍然选择在国内发展。
对于早年出国深造的清华毕业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学成归国。
以2002-2011级清华毕业生为例,填写了所在地的认证校友中,92.4%在中国,其中超过六成的出国深造校友已回国。
在就业方面,2024届清华毕业生在国内重要领域和重点单位的就业率超过85%。
签约人数较多的单位包括华为、中芯国际、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
同时,赴制造业和能源业就业的人数同比增长11%,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就业占比达到47.8%,连续五年超过45%。
此外,清华毕业生在京外就业率为56.2%,连续十年超过50%;赴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同比增长16.5%,较2020年翻了一番。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种谣言真是够了!清华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发展的人数明明这么多,怎么就被说成大部分都出国不归了呢?这种无端的抹黑,真是让人愤慨!”
也有网友认为,每次看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谣言就火大。
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这些人就是选择性失明。
我们国家的顶尖人才,大多数还是选择在国内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散布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实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呢?
散布不实信息,尤其是针对特定群体(如高校毕业生)的行为,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在法律上,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部分,任何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都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针对网络谣言,清华大学是否有权采取法律行动?
清华大学作为法人,有权对损害其名誉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谣言采取法律行动。
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发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每个法人的权利。
来源:木子学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