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702)点赞、转发:“这就是我的想法”

360影视 2025-01-04 05:51 2

摘要:“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这个句子是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我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点赞、转发”是表达自己的方式,“朋友们”是表达言说的对象,“信息时代”则是时代背景。话题的重心,是关注这个时代的自我思想表达。

【作文题目2】

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文题解析】

这个年代,我们当如何表达?

从材料类型来看,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针对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社会现象,写作时该从哪些角度思考呢?

首先,先从材料入手,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话题重心。

“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这个句子是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我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点赞、转发”是表达自己的方式,“朋友们”是表达言说的对象,“信息时代”则是时代背景。话题的重心,是关注这个时代的自我思想表达。

其次,分析材料,创设问题链,理性思考,层层推进。

追究原因是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为什么我们在会通过点赞、转发,向朋友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从主观层面来说,这是因为个体有倾诉的欲望,愿意去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再或者是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从客观层面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这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更加轻松、容易,网络创设了便捷的平台,以一种共享的形式实现了思想的交流互通。这种表达自我、阐明立场且又便捷自由的方式,有何不可呢?的确有其合理之处的啊!

但思维不能止于此。我们要去寻找材料的内部,字里行间有无漏洞?点赞、转发的内容是否真的“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否通过转发、点赞得以正确呈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和行为影响几方面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从行为动机来看,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或出于社交需要,或出于“内容赞同”。所谓社交需要,即转发内容只是为了寻找处于人群中的安全感,随波逐流,避免自己被孤立。那这样的转发,势必不能等同于“我的想法”。假设是真正的“内容赞同”,是为了表达自己立场?还是为了宣传某些想法,来树立人设?

二、从行为过程来看,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转发内容是全面全部内容赞同还是部分内容赞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全面内容赞同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呢?或许你只是部分认同,但转发过程中便会给别人一种全部认同的假象,造成表达失真。或许转发内容你只是部分认同,但在阅读过程中,你的个体思想逐步被带入,原有思想被淹没,最后你的大脑就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三、从行为结果来看,长时间点赞转发他者内容,就会形成自己思维的钝化,慢慢地逐步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另一个角度而言,所转发内容也未必经过科学的诊断,不合理的内容经过多次点赞转发,或许影响到更多的人,转发者从而成为施暴者、作恶者而不自知。

再次,从反向入手,搭建思维支架,开拓思维空间。

现象类材料,我们往往就关注过程性思考,而忽略另一种思考方式——反面思考。“通过点赞、转发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反面,即“不通过点赞、转发表达自己想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内所学内容,比如,韩愈为了鼓励李子蟠,特作《师说》一文,他充分了解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现状,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写就了这样一篇弘扬儒家正统学说、倡导从师之道的檄文来表达自我想法。即将上刑场的林觉民,通过《与妻书》作为自我思想的传达,有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更有国家为先的悲壮与大义凛然,小我与大我彼此交融,读来令人为之动容。他们的表达,都是基于对时代清醒的判断,对世事充足的了解,对自我选择的笃定,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表达方式,与当下的点赞转发来表达想法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取其长处为我所用,为当下这个时代所用。

反面思考的内容,从所占篇幅而言,不宜过多。但是,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开拓行文空间,提供思考支架,让我们对当下的这个现象材料有了更开阔的思考空间。

最后,明晰行为路径,给出最佳建议。

这是一个急于表达但又懒于认真表达的时代。点赞不代表懂得了生活的真相,转发不代表着真正懂得。曹雪芹穷其一生来体验感受生活,以一本厚重丰富的《红楼梦》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我们转发的一篇篇鸡汤文,看似安抚了一颗颗迷茫的心,但实则,可能会让大家更加浮躁。

信息时代,“点赞、转发”这种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是要“一刀切”去除,但是希望我们的点赞,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是建立在清醒的认知之上,而不是随波逐流式的随意行为。希望我们的转发,也能够建立在科学的认知、理性的诊断之上,而不只是跟着感觉走,失去了自我、误导了他人。

时代的便捷,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在便捷中偷懒。我们要做真正能够独立的发声者,以自己深刻的思考,用自己独立的文字来表达,那应该才是完整的、彻底的自我思想的展现。

【考场佳作】

立自我之思

叔本华曾说过:“不要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然而,这是否就真的是我的想法呢?

不可否认,出于自我表达的寻求,得益于信息时代便捷的技术,只需手指轻轻一点,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我们不仅是信息的受众更是信息的发出者,转发、点赞等可以表达我们对朋友的肯定,可以塑造自我形象,更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然而这轻轻一点,绝不可能让我们真正拥有他人的思想。(首先先思考这种表达自我方式的合理性,并阐述其意义和价值,但所占篇幅不长,而是很快转向核心问题:这是否真的是我的想法呢?行文有主有次,逻辑清晰)

在网络自媒体上一些人的见解引发了人们的共鸣,通过一个个社交圈涟漪般传递的点赞、转发,实质上在我们点赞、转发的过程中是否有想过,倘若离开这样的信息媒介,个体是否还能想到这个见解呢?不难看出,人们越来越依靠着他人的想法行走,在其中寻找符合自我思想导向的部分转化为个人的想法,但事实却是,自我的认识不断丧失,对真理渴求的主观能动性退化为依靠他人想法而被动进步的认识,同样在这样媒介推动和个人意识丧失的条件下,人们的观点趋于同化,失去了对他者观点的合理客观的借鉴与学习。(在转发和点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思维惰性,最后形成思想趋于同化的结果。作者能够关注到出发点和导致结果之间的错位,并看到长此以往所产生的弊端,眼光犀利)

更为重要的是,便捷地点赞、转发的表面下,其实缺少了深入斟酌的过程。我们不能忽略了他人观点所必然带有的单一、片面,没有绝对的错误的观点,但也不可对所有的想法都抱有“存在即合理”的态度。在只需手指轻敲几下的过程中可能是观点所带有的符合个体趋向的话题、言论,可能甚至只是因为热门而盲目跟风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个体以及其推导出的社交好友圈子都会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局限,在他人观点的裹挟中,我们丧失了思辨、质疑能力,甚至有可能成为他者操控的提线木偶,在后真相时代成为网络暴力的制造者,舆情的煽动者,谣言的传播者,自以为站在正义的高地,实则是无知的施暴者。(作者关注到了点赞转发内容所产生的后续社会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自己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却不知道看到的或许也只是冰山一角,扩散出的消息也会成为施暴的延续)

由此可见,“这就是我的想法”,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虚荣,或是被他人想法裹挟的盲目不知,折射出的是自我思考能力的衰退,自甘让渡宝贵的思考力,物化为他人思想的容器。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他人的想法很多时候确实丰富了我们的见解,但思想是个人的,我们可以把旁人的合理见解作为我们向上的基石,但这并不可以成为我们所达到的目的地。从根本上来说,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思想只有经过个体不断发展的认识,才能具备进步的潜力。

向外张望的人是盲目的,向内审视的人是清醒的,在这样一个流媒体信息左右人们思想的时代,作为个体,我们需要的是时刻保持内在思想的活力,审慎思考他人观点。在众声喧哗中发出自己的有力量的、理性的声音,这尤其需要我们具备真正的自己的想法。

“风可以吹走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会飞的蝴蝶”,因为蝴蝶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的思考。

【简短评论】

一篇亮眼的文章,主要是有两方面,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思想。本文行文逻辑清晰流畅,首段处即抓住核心:这是否就真的是我的想法呢?一句反问,直接引领读者到达灵魂拷问处。

第二段先分析其合理性,用笔不多,重心在三、四两段的分析上,着力于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对自我、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过程眼光犀利独到,从人们心理预期和实际效果之间的落差,来反思这种表达方式的弊端。进而得出结论,“这就是我的想法”,或许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虚荣或者被裹挟的认知。

最后三段提出具体做法,可以把他人观点作为自己向上的基石,但不可全部替代,更应保持审慎的理性,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层层推进,重心突出,言说辩证,过程分析紧扣首段的主问题,基于人们的点赞转发行为出发,去思考深层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充满思想的力量。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