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有的地区的老师被传出在校园化身“销售”,向学生兜售惠民保、医保,有的更甚的是在班群里催买,不买就不上课。
先不说教培机构老师,学校老师也开始做“销售”了。
前段时间,有的地区的老师被传出在校园化身“销售”,向学生兜售惠民保、医保,有的更甚的是在班群里催买,不买就不上课。
怎么滴,老师还要包办这种社会行为,还要管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了,“不买不上课”老师们是真的把教师当副业了?
除了学校老师当销售外,还有其他的不符角色行为的现象。
我读大学的时候,教宏观、微观经济学的李老师,时常在课堂里外吐槽学院院长不是做教育的,也不是做教育管理的,只会跑酒局,抱女人,大大的肚腩装不下半点墨水,都是酒水。
当时听到这些评论,以为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大龄愤青在吐槽现实不公。
当读到这本《中国教育病了吗?》书的时候,看到那些低价买农民的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学生成为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为导师支配;“大”教授们的抄袭之风……案例之后,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当时李老师所吐槽的院长的行为对于这些真是小巫见大巫。但不排除当时那个院长还有更甚的行为是没有被揭露的。
在一个相对管控严格的场景——学校,都能出现这么一些老师不顾形象的行为,那作为商业行为的教培机构呢,会不会更甚。
为什么突然不做教培机构的老师了?
违心。
为什么会考虑出来做“独立老师”?
门面行为少,低效的会议没有,自己没有当“领导”的大志,最重要的是可以不违心。
在教培市场里,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知道,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课程的。
但不好意思,老板对自己的市场定位是“是个人”就能学,只要肯交钱。
有轻度自闭症的学生,收;有明显多动的学生,收;不想学的学生,收;不用额外学的学生,说服家长,想办法收。
老师说,轻度自闭的学生有自己的世界,根本不跟节奏走的,很难教;
老师说,多动的学生会影响其他学生上课,完全没办法管控自己;
老师说,这很明显就是家长太宠了,或是老人家带的娃,电子产品玩多了,根本没有动力去学一些对于他来讲有挑战的东西,厌学态度明显;
老师说,聪明的学生,我讲什么他都懂,其实就是换个地方做作业而已。
但最后,机构要高人效,销售员裁掉,剩下教学老师和前台,老师要做销售的动作。续费的时候,自闭,续;多动,续;厌学,续;超前,续。
还不能在没有课时的时候再续,要在剩余课时30课时或者半年课时的时候续,催着续,搞得好像不续,家长剩余的课时都不能上一样。最后家长真的厌烦了,就不续了。
有人说:这有什么的,我要教,他要交。
我们曾经合作过的一家机构,职责内容是非常分明,教学老师只管教学行为,日常备课、磨课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而所有跟教学行为无关的,例如比赛、交费、机构家校活动,一律由前台或者销售人员跟进。一是为了保证老师的角色神圣,二是为了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打磨教学质量。
好景不长,来了个不讲教育本心的教学经理,让老师啥都做。他带来的老师,工作时间就躲在监控看不到的地方刷视频、玩游戏,上课就照读PPT,课后反馈的内容是每个学生家长收到的内容都一样,只有姓名不同。这个教学经理给大家培训的时候说,这一套东西是他在一家大连锁机构复刻出来的,这样可以让老师更高效完成教学和反馈任务。(家长也可以留意一下,这反馈,基本有模板,有模板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反馈内容都差不多)
可笑的是,有一次把两个学生的反馈发错了,有一个家长疑问不是自家孩子,他才发现,他即时把正确名字的那一份重新上存发给家长,最最可笑的地方,家长看到了前后两份完全一样,除了名字不同。真把那句“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使用得淋漓尽致。
我是非常好奇的,高效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让老师去提升教学质量,而是为了让老师更松闲而已。主要是,这一套东西,还不用心。
我听过有机构的老师,已经厉害到可以开分身了,同一个时段里,上两个不同内容的课程,不是提前录好的录播课,而是切切实实的线下课。两个班,都是收正常而非打折的课时费,老板称赞她人效高,能做事。
《九品芝麻官》完美地呈现了一个社会现象:大有大贪,小有小抽。
而体制内的那些破事哪哪都有,说明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我写教培机构的文章,很多教培人跳出来吐槽我所吐槽的内容,我是非常佩服他们的,至少他们做机构做得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会是脸皮厚吗?
我比较悲观,体制内的管理都能让老师做一些非他本职的内容,教培机构这种这么讲钱的地方,它可以伟大到让老师回归教育本身?
当那些真心想做好教育的人,都觉得违心而离开教培机构,那这个教培市场还剩下些什么样的人?
有个朋友说:管它呢,我就是为了赚钱而已。
来源:考完研就减肥的彼得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