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铿锵的话语、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激励每一个河大医学人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
风劲好扬帆 奋进正当时
河大官微持续推出“寻访·最美奋斗者”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
展现河大人的奋斗风采
让奋斗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前行
今天
跟着小河一起
走进医学院
⬇⬇⬇
2024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铿锵的话语、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激励每一个河大医学人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也更加坚定了他们逐梦奔跑,努力建成河南第二医学高地的信心和力量。复兴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一路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不断书写。“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回望走过的风雨,细数满满的收获,点赞平凡而伟大的河大医学人,吹响满怀信心的奋斗号角,向着新的征程,出发!
以创新引领,助“医”路生花
河南大学医学教育始于1928年,作为河南大学建校之初的五大学院之一,医学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历经多次变迁。1952年,医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医学院;1958年,河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迁址郑州;1984年,易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后与郑州大学合并。2000年,原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医学教育迈入了新发展阶段,办学层次不断提升。院训“厚德博学、济世佑民”凝练了河南大学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学院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精神。这一院训不仅是广大师生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河南大学医学精神的历史积淀与价值追求,承载着历代河大医学人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医学学科发展之路,每一处跌宕,每一片新芽,每一次花开,河大医学团结奋进之风、开放创新之气,早已氤氲开来……01困境:从零出发,筑牢根基
1928年,在留德、留日归来的张静吾、朱德明、上官悟尘、闫仲彝等医学先贤的共同推动下,河南大学建立了医学学科,开启了河南现代医学教育的先河,曾孕育出了河南第一个医学高地。2000年三校合并,河大重启了医学教育,并于2016年设立医学院,2018年开启医学教育改革,河大医学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相承。交大医学、复旦医学、北大医学、协和医学、同济医学、浙大医学等全国六大顶尖医学院校高水平专家纷纷来校助力河大医学发展,林圣彩、崔大祥、杜冠华、邹云增、李铁军等医学大家加盟河大,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了从0到15的飞越,两家附属医院的博士博后医生、医研人员数量实现倍增。
2022年以来,医学院建立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和临床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研究与临床并重的青年骨干医生队伍,计划培育100名研究型医师,为未来十年储备卓越的临床医学人才。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像河南省特聘教授庞晓斌;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李霞;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王耀辉;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原英才计划育才青年人才鲍登克等省级高层次人才。李霞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淮河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刘洋博士和淮河医院双聘专家郑蒙教授等学者在纳米药物精准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自然-纳米科技》期刊和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期刊,获得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层次人才带来的引领效应不断显现,建平台,强学科,兴科研,做交叉,各领域全面开花结果。林圣彩院士牵头建设了“生物合成与先进生物制造”领域的河南省实验室——中州实验室,助力生物合成与先进生物制造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增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实现河南高校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药学院院长、原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大年初五起便返回工作岗位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博士点申报材料,并对博士点申报工作进行最后攻坚工作。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医学类项目数量实现翻倍;学校成功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医学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深耕:坚持理念,培育英才
作为学校大部制改革的“排头兵”,医学院在人才培育、学科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谋求突破。连续四年医学类高考录取分数线稳居全校之首。近年来,医学院面向全国录取本科生与研究生招收比例接近1:1,生源质量不断攀升。新生:共绘蓝图,共创高地
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理念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新医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承载着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使命。为不负使命,医学院积极担当,主动谋划,以“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和“健康中原”规划纲要为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未来产业发展与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及高端器械、卫材产业需求出发,对接省里“7+28+N”重点产业链群,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开展新医科建设。▲2024年3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剑教授一行应邀为我校“新医科”建设“把脉问诊”
在学校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医学院及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多次赴北京、上海、厦门等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了10余场次专家咨询会,咨询了北大、清华、上交、复旦、同济等近20所全国知名高校、医学院和医院的院士、长江、杰青等学界大咖,以及校长、院处长、学术骨干等50余人次,确保了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最终,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智能装备研发、国家和区域健康重大需求,学校重点布局了8个新医科建设学院和研究院。根据总体规划和分布实施的原则,目前相关学院和研究院建设工作正在推进,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崔大祥教授牵头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已建成转化医学研究平台;以市校共建中医药研究院为依托的中西医结合学院正在积极筹备;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邹云增教授牵头的心脑血管前沿研究院已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由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周利群教授牵头的生殖健康研究院已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开展生殖免疫和辅助生殖技术研究。
河大医学正迎来百年未有的发展机遇。全体医学人勠力同心,以改革应变,以创新图强,把人才第一、学术第一、教授教师学生第一、学院第一、一线第一、服务第一等“十个第一”作为干事创业的守则,形成了“一天当三天用,一分钱掰三掰花,殚精竭虑不惜力”的干事氛围,营造了“自信拼搏开放创新,互相鼓掌互相成就,累并快乐着”的干事文化,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变个样、五年大变样”,为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建设贡献“医学力量”。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坚守初心使命
为建设教育强国 健康中国
贡献河大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