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of ASH丨血液癌症亮点与洞见拾贝

360影视 2025-01-06 16:26 2

摘要:2024年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现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三万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百余场精心策划的专题会议,为血液疾病的基础研究、创新治疗、疾病管理等多个维度带来了诸多宝贵的洞见与深刻的启迪。为了深入剖析ASH年会的精髓,把握血液

编者按2024年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现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三万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百余场精心策划的专题会议,为血液疾病的基础研究、创新治疗、疾病管理等多个维度带来了诸多宝贵的洞见与深刻的启迪。为了深入剖析ASH年会的精髓,把握血液学领域的最新动态,《血液时讯》特设News of ASH专栏,通过精心编译ASH官方发布的领域内容,旨在为广大读者呈现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与重大发现。

Highlights and Insights

亮点与洞见

(作者:Gray Magee和Manisha Bhutani)

自1958年召开首届会议以来,ASH便始终站在血液学发展的前沿,并培育了无数代血液学家。当年,超过300名血液学家首次齐聚一堂,这一传统至今仍蓬勃发展。2024年的会议更是汇聚了超过3万名参会者,他们为圣地亚哥的大街小巷、会场及海滨带来了勃勃生机,再现了首届会议的精神风貌。随着会议圆满落幕,它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新数据财富——激发了新的可能性,并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下一波创新奠定了基础。

虽然重大突破往往备受瞩目,但今年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稳步渐进性进展——在拥抱变革的同时,依然坚定地延续着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让我们在ASH年会“Best of ASH”环节中,由2024年科学项目联合主席Jennifer Trowbridge博士和Sant-Rayn Pasricha博士所介绍的恶性血液病最引人注目的摘要中,更深入地探索一些内容。(补充阅读:Best of ASH丨年度盘点:恶性血液病领域重磅研究进展一文全览

揭秘克隆性造血

克隆性造血(CH)源于造血干细胞(HSC)的体细胞突变,如TET2和DNMT3A等基因的突变可为某些克隆提供竞争优势,进而可能导致髓系恶性肿瘤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然而,驱动这种克隆扩增的机制仍不明确。摘要188中探索了一种新方法,即使用带有独特分子标识符的CRISPR-Cas9技术,以更精确地追踪HSC克隆的大小和数量。通过这种增强的筛选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Ncoa4这一对TET2缺陷型HSC生长至关重要的基因。研究表明,Ncoa4介导铁自噬过程,即分解铁蛋白以释放铁,从而为线粒体提供能量并支持这些突变细胞的生长。

摘要25中,研究人员发现了DNMT3A在调节HSC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方面的非经典作用。这一发现挑战了DNMT3A在CH中主要通过DNA甲基化发挥作用的普遍观点,表明其还通过调节端粒稳定性来维持HSC的适应性。这些发现为理解CH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重振先天性角化不良中的端粒

摘要443利用端粒生物学原理,为先天性角化不良(DKC)这一以骨髓衰竭和髓系恶性肿瘤风险增加为特征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DKC由端粒酶复合物的关键组分TERC不足引起。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工程化TERC,可功能性地整合到人类端粒酶中,从而有可能显著延长患者来源干细胞的复制寿命和端粒长度。这一创新方法可能为治疗端粒相关疾病开辟新的体外细胞治疗途径。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

摘要953中详细介绍的研究采用了一种靶向蛋白质降解方法,揭示了维持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特性的机制。在AML中,较高比例的干细胞样细胞与不良预后相关。该研究聚焦于一类具有3号染色体倒位且过表达MECOM(HSC的关键转录因子)的亚群。通过降解MECOM,研究团队发现其抑制了CEBPA基因中的一个关键顺式调控元件,从而维持了AML细胞的干细胞样状态。激活该元件可促进分化并减轻白血病负担,为高危AML患者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CAR-T:髓系增殖性肿瘤的新希望

由突变型钙网蛋白(mutCALR)和纤维化肿瘤微环境驱动的髓系增殖性肿瘤(MPN)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摘要871介绍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该疗法可选择性靶向高和低等位基因频率的mutCALR HSC。这种CAR-T疗法在12例MPN患者中耗尽了40%至90%的CD34+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对JAK2 V617F+细胞的影响极小。此外,CAR-T在3D人类骨髓类器官模型中显示出强大的疗效,这是首次在相关肿瘤微环境中使用类器官来测试免疫治疗。

阻断高危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

高危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M)进展为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较高,而迄今为止尚无获批的治疗方法。ASH上公布的AQUILA研究结果(摘要773)同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表明达雷妥尤单抗相比主动监测,可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并改善生存期。在这项III期随机试验中,39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或主动监测。中位随访65.2个月后,达雷妥尤单抗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1%。五年时,达雷妥尤单抗组63.1%的患者保持无进展,而主动监测组为40.8%,且达雷妥尤单抗组的生存率显著更高(93% vs. 86.9%)。这些结果有望改变临床上对高危SMM的管理方式。

靶向治疗的突破

在探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治疗范式结合的研究中,参与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II期AMPLIFY试验(摘要1009)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固定14个周期的治疗周期内,使用阿可替尼和维奈托克,有或无奥妥珠单抗的组合,相比研究者选择的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或苯达莫司汀与利妥昔单抗,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表现更优,同时保持了可管理的副作用谱。此外,参与一项国际随机对照试验(摘要235)的研究人员表明,伊布替尼和利妥昔单抗在未治疗的老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在PFS、减少血液学毒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优于化疗免疫治疗(如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方案)。这种组合可成为该患者群体的标准治疗方案。

变革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转化型的治疗标准

摘要524背后的研究者们致力于在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转化型(tiNHL)的治疗领域开辟一条新路径。该病种目前尚未确立统一的治疗标准。该研究旨在探索CD19 CAR-T疗法在该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将其结果与接受CD19 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aLBCL)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者们发现,与初发aLBCL患者相比,接受CD19 CAR-T治疗的tiNHL患者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同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也与之相当。此外,tiNHL患者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较晚,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较低,且用于管理iCANS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也有所减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CD19 CAR-T疗法在tiNHL患者中既有效又安全,尤其是与初发aLBCL患者相比时更为显著。

在2024年ASH的璀璨舞台上,基于会议期间所展现的一系列开创性科研成果,不仅点燃了探索更广阔、更富挑战性议题与潜在可能性的激情火花,更深刻地诠释了创新之源——那最初源自于想象力迸发的微妙火花。正是这些灵感的电光火石,引领我们持续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勇敢地跨越既有认知的边界,不断在血液学领域开辟新径。

展望未来,血液学的宏伟蓝图已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充满了无限可能与希望。在此,我们满怀期待,静候下一次盛会的来临,共同见证血液学领域更多辉煌的成就与突破!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