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1日,第五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发布了2024医工交叉科技创新前沿技术十大热点方向,生物医学大模型、侵入式脑机接口、AI辅助制药等入选。
11月21日,第五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发布了2024医工交叉科技创新前沿技术十大热点方向,生物医学大模型、侵入式脑机接口、AI辅助制药等入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围绕Nature、Science等顶刊文献、医疗器械注册信息、投资信息和产业分析数据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选定生物医学大模型、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机器人、创新生物医学影像、自动化实验室、数字疗法、AI辅助制药、生物3D打印与再生医用材料、基因编辑、中医现代化为2024医工交叉十大科技创新热点方向。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受访者供图
医工交叉融合了多元学科的精髓,搭建起一个边界足够广阔的创新矩阵,从疾病预防、智慧诊断、精准治疗到康复服务,医工交叉不仅促进了领域内各环节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更加强了产业生态的建设。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处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医工交叉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科创的高质量转化路径。在他看来,要做好医工交叉成果转化,就要在“最初一公里”花功夫、下力气。
“科创团队需要确保研究课题紧密联系临床需求,解决实际医疗问题,建立由医学专家、工程师、科研人员、企业家等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同时也要做好概念验证,通过小规模测试,收集数据和反馈,优化设计方案。”王田苗说。
医工交叉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打通后,该如何疏通随后的堵点和难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北京市产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姜雪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提出正确的问题、发现真实的需求同时搭建产学研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关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北京市产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姜雪。受访者供图
“医疗界每年会承担大量的基金项目,但这些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可产品化、可运用化的成果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建设专业的孵化器和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将各方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探索产学研多方参与、灵活高效的合作模式,促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补齐转化链条关键环节,做好产品的小试、中试阶段,做到‘小步快跑’。”姜雪说。
责编:王真
主编:林敬
校对:谷雨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