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万物“握手”阿里,中国大模型被封锁下的第二条路

360影视 2025-01-06 19:03 3

摘要:元旦刚过,美方对华投资限制正式落地实施。从2025年1月2日起,包括美国公民、持有“绿卡”的合法永久居民在内的美国人士,在美国设立的实体及其外国分支机构,以及在美国境内的任何个人(无论国籍)或实体,都禁止投资或需要申报才能投资中国的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

元旦刚过,美方对华投资限制正式落地实施。从2025年1月2日起,包括美国公民、持有“绿卡”的合法永久居民在内的美国人士,在美国设立的实体及其外国分支机构,以及在美国境内的任何个人(无论国籍)或实体,都禁止投资或需要申报才能投资中国的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这三个行业。

此前,美国商务部还曾针对先进芯片进行了新一轮的对华出口管制。这些规定再次加固了中美人工智能产业之间的经济壁垒,双方企业的合作空间进一步受限。

视角拉回国内,与美方打压意图相反,2024年年末与2025年年初,中国大模型领域内反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态势。字节跳动近日开源新款文生图大模型Infinity,阿里则宣布与零一万物成立联合实验室,智谱与阶跃星辰相继宣布完成新融资,DeepSeek则开源了其全新模型DeepSeek-V3。

在众多行业消息中,阿里与零一万物成立联合实验室的消息尤为值得关注。在合作消息中,双方表示,实验室包含技术、业务、人才板块,阿里和零一万物将结合两个团队的大模型研发实力,形成从下一代基座模型技术探索到产业落地大模型服务的组合。

一则,在中国大模型赛道内,“大厂+小虎“的深度合作模式属于业内首例;二则,在中美人工智能产业之间的经济壁垒日益加固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深度合作或许是中国大模型赛道内的玩家所选择的“第二条路”:整合资源,比落地应用,比商业化速度。

图片来源:阿里云、零一万物官网

在过去的一年,关于“六小虎(零一万物、百川智能、月之暗面、智谱AI、阶跃星辰、MiniMax)”结局的讨论就没有间断过。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那句“‘六小虎’最好的结局是被大厂收购”,被媒体和大家多次引用。

这次零一万物与阿里云的合作似乎提供了除“并购”以外的另外一种整合资源模式,对于大厂而言,与小虎们的合作能够补强自身模型能力,与大厂合作,小虎们也能够利用算力、客户等资源来突破当前发展瓶颈,更快实现商业落地。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美国芯片、投资管制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的抱团不可避免,大厂+小虎的合作模式可能会成为2025年的新趋势。

大厂明争暗斗,六小虎已现“分野”

2024年,AI大模型行业的深水区比预期来得更快,各家跑马圈地逐渐见分晓,水下,甚至水面之上,上演着更直接的竞争。

流量垄断。字节发布从2024年5月中旬发布豆包大模型,到登顶流量“铁王座”,豆包只花了30天。它的登顶秘诀是投放,仅6月上旬,豆包的投放金额就高达1.24亿元。不仅如此,据多方业内人士透露,抖音彻底“封杀”了所有的大模型广告,只留下了豆包一家,迫使其他大模型厂商转战小红书和B站。也就是说,豆包独享抖音这个国内最大的用户流量池。而这意味着,至少在流量获取这事上,已经很难有大模型公司能够与豆包相抗衡。

价格战。就在新年前一天,阿里云宣布2024年度第三轮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超80%。最低0.0015元/千tokens。Qwen-VL-Plus直降81%,输入价格仅为0.0015元/千tokens,创下全网最低价格;更高性能的Qwen-VL-Max降至0.003元/千tokens,降幅达85%。按照最新价格,1块钱可以最多处理大约600张720P图片,或1700张480P图片。同样,前不久火山引擎的Force大会上,除了大力宣传豆包外,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价格的再次下降。目前豆包视觉理解模型输入价格为0.003元/千tokens,1块钱可处理284张720P的图片。

人才竞争。2024年12月6日,“字节8位数年薪挖走阿里大模型人才”冲上社交平台热搜。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负责人周畅被曝7月离职创业,两个月后低调加入字节跳动。另有华尔街见闻消息,2024年11月,阿里决定申请仲裁“通义大模型前员工周畅违反竞业协议”,此消息还得到了阿里内部人士的确认。有传言称,周畅跳槽字节跳动不止自己一个人,其手下团队的十多个人也跟着跳槽。据第一财经报道,字节跳动给周畅提供了一份几乎无法拒绝的合同:4-2的职级和8位数的年包工资,按阿里的职级体系换算大约是连跳两级且薪资翻好几倍。与他一起来的原团队成员,字节也都给了4-1、3-2(对标阿里级别P10、P9)的职级。与AI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零一万物展开合作,被看作是两家大厂AI大战的延续,“你收我的人,我就去把一只‘虎’拉进来”。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阿里在2025年开年选择公布与零一万物的战略合作,或许意在填补阿里巴巴技术与战略空白,稳定市场信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大厂之间战火纷飞的背景下,“百模大战”逐渐沉淀出创业公司的第一梯队“六小虎”。2024年,推理成本与模型能力的此消彼长之下,商业落地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六小虎在ToB和ToC路径选择上也出现了分歧。

智谱、零一万物、百川智能更侧重B端应用。智谱早已将现阶段的重心放在ToB业务上,且将橄榄枝主要伸向央国企及政府部门。零一万物也于2024年11月发布了零售行业解决方案、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和模型训练解决方案,正式进军ToB市场。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多个场合表达其看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24年也曾发布ToB解决方案,在年末发布的全链路领域增强金融大模型Baichuan4-Finance,被认为在面向金融领域的B端客户。

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则更偏向ToC业务。月之暗面创始人兼CEO杨植麟2024年11月公开对外发声时表示,Kimi现在核心任务是提升留存率,默认月之暗面已经砍掉了之前的海外业务,聚焦国内的ToC业务。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此前透露,C端业务在公司中的占比能够达到80%。《金融时报》报道称,MiniMax有望在2024年实现70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其中大部分来自聊天机器人社交应用Talkie。2024年12月23日,阶跃星辰宣布完成了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称将这笔融资将用于继续投入基础模型研发,强化多模态和复杂推理能力,并通过产品和生态加大覆盖C端应用场景。

六小虎之外,DeepSeek凭借着一次次技术创新成为了一股“东方神秘力量”,其同名开源系列模型一次次刷新着开源模型的能力上限与成本下限。背靠幻方量化的DeepSeek拥有着大量算力与资金资源,能够在不考虑商业变现的前提下全情投入技术研发,这是一条不同于任何创业公司、难以复制的道路。

图片来源:摄图网

焦点是“搞钱”,核心是“落地”

2024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爆发元年。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海波说:“AI在落地千行百业过程中,从‘作诗’到‘做事’,要往确定性方面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突破。”2024年,AI大模型公司在落地和商业化方面都做了不同的尝试。

尽管在开源模型上一次次地带给业界惊喜,但DeepSeek在商业落地方面却并未有明显进展,仅在2024年初上线了DeepSeek开放平台。有多位关注大模型领域的投资人表示,DeepSeek在开源模型方面为行业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目前的选择并不算是特别好的商业模式,也没办法成为其他中国初创企业可参照的发展路径。

与DeepSeek相反,月之暗面一开始便选择在应用端发力,不惜投入重金为Kimi做投放,试图在市场中迅速撕开一道口子,但遭遇了强劲的大厂对手。移动广告情报分析平台AppGrowing数据显示,Kimi在2024年10月投放量飙升,20天投出1.1亿元,接近其整个第三季度的总和。即使如此,在2024年11月国内AI产品活跃度总榜上,豆包以5998万月活,位居第一;文小言1299万月活,排名第二;Kimi1282万月活,排名第三。豆包的月活数量是kimi的5倍多,并且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但尚待观察的是,重金投放能给这些C端应用带来多大程度的实际收入增长。除年初短暂进行过打赏模式的探索之外,Kimi在应用商业化上未见大动作,能否将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才是商业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此外,月之暗面年底股东内部股权纠纷触发了诉讼,引发外界担忧。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月之暗面此前所积累的产品心智、创业形象等壁垒继续受到挑战,可能会因此错失了被大厂收购、整合资源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契机。

MiniMax旗下明星产品Talkie在商业化方面有突破,预计2024年能有7000万美元年收入。但是去年12月19日,Talkie疑似在美国服务器下架。公开信息显示,Talkie在美区苹果商店上架后悄然消失,用户已无法在AppStore中搜索到,安卓版本暂未受影响。目前下架原因不明,既可能是自身调整、运营策略所致,也或许与苹果政策、美国严格监管政策有关。鉴于Talkie的广告收入是MiniMax过去一年的主要营收来源,其下架难免让人质疑MiniMax收入模式的稳定性。同时,MiniMax近期又收到了国内视频流媒体平台爱奇艺的诉讼,指控其在AI模型训练及内容生成流程中侵犯其版权,数据问题引发版权争议。

和ToC相比,大模型做ToB似乎是一条更加务实的路子。在各行业都在寻找新增长动能的当下,大模型们需要务实地帮各行业“搞钱”,在帮千行百业的客户搞到钱的时候,自己赚到钱。

智谱在招标市场上非常活跃。《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1-9月份,智谱中标的大模型项目达到22个,中标项目披露的中标金额为2472.3万元。22个中标项目主要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业,以央国企客户为主。据“智能超参数”公号报道,一位曾跟智谱参与过竞标的大模型厂商的高管表示,智谱在一些大模型招投标项目中“卷得没谱”,但这些项目是否真正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了业绩和利润的增长,却有待观察。这背后折射的是国内大模型公司变现的“急切”和商业化落地的着急。

正如零一万物CEO李开复所说:“落地为王,不谈AGI和未来梦想,而是要看商机在哪里。”商业落地能力,是大模型厂商在2025年的淘汰赛中能够争得好名次的关键。而且这种商业化,是从客户业务场景需求出发的商业化。

多位零一万物内部人士透露说,在战略调整之后,零一万物聚焦商业落地,国内聚焦ToB,海外试水ToC。在2024年11月这个节点选择发力国内ToB,外界有声音质疑是否落子太晚。目前内部已经明确战略,把为客户带来业务增长的能力,作为大模型B端应用的关键能力。

李开复多次强调,不做项目制模式,试图打造标准化应用为客户带来增长,进而从中获利。公开信息也显示,如意数字人在电商直播、私域运营等场景中帮助客户实现了销售业绩和毛利的增长,也获得了百胜中国、孩子王等头部企业的认可背书。但放眼电商直播之外,要想在已经被智谱夺得央国企的国内市场上打开局面,仍然需要付出大量资源投入。外界揣测,零一万物应该会重点发力“增长型”行业,进一步“脱虚向实“走出差异化道路,将技术模型与商业模型更深度融合。

百川智能的商业化之路,伴随着其商业化负责人洪涛的离职,被蒙上了一层阴影。2024年12月9日,百川智能的商业化负责人洪涛确认已经离职一段时间。2023年7月,洪涛加入百川智能,被称为“搜狗三剑客”在百川聚首。

对于洪涛离开的原因,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是“因为其他创始人急着套现而逼着他做大销售额”,这一传闻并未得到证实。新知百略总经理张磊分析认为,百川智能的商业化闭环道路充满挑战。因为,AI大模型+医疗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市场接受度、政策环境、合规性、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对整个大模型ToB赛道来说,构建起标准化应用、快速在行业铺开、以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模式Annual Recurring Revenue)模式获取稳定收入是理想状态。但是让大模型真正进入客户的核心业务场景,并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应用,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掌握企业客户与算力资源的大厂与“小虎”们展开深度合作,或将为大模型赛道带来一次整体“ToB战略提速”:云厂商ToB资源、大模型公司的技术能力,双方共同凑齐了产业大模型的资源拼图。

云厂商+大模型,新商业时代到来?

新一轮AI浪潮兴起以来,国际上逐渐出现“云算力+大模型”深度绑定的发展趋势,并且在绑定中互相成就。The Information的梳理显示,三大云巨头和三大AI模型研发商早已强强结合,OpenAI与微软、AWS(亚马逊)与Anthropic、谷歌自家云平台以及Gemini模型,从而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微软Azure平台、谷歌云平台和AWS云平台成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最直接将AI大模型或者生成式AI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中转站。而这一中转,也让微软、谷歌以及亚马逊赚得盆满钵满。在当下“云厂商+大模型”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正成为全球科技产业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密码”,掌控着未来数字化世界的财富“开关”。

对标国内,同样存在三大巨头。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94亿美元。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三大巨头继续主导市场,共占71%的市场份额。其中,阿里云占36%,华为云占19%,腾讯云占16%。阿里云此时选择与零一万物组建联合实验室,意味着国内云厂商也认同“云算力+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也愿意接纳外部的合作伙伴。

图片来源:未来图灵参照公开信息整理制作

对于“小虎”们来说,从“百模大战”中厮杀出来的他们无疑站到了新的岔路口,面临着新的行业洗牌阶段:模型打榜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行业风向标,更重要的是模型能力商业落地的进展。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之间的经济壁垒使得国内市场的优先级被进一步提高。诸多因素加持下,云厂商所代表的算力、客户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信息显示,阿里已投资了“六小虎”之中的五家,百川智能、智谱、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对月之暗面和百川智能进行过两次投资,但是在宣布这个合作时,独独展现了自己的偏爱,选择了零一万物。

业内有投资人认为,在阿里全面押注AI赛道进行投资的企业中,选择一家作为深度绑定公司,“契合度”是关键因素。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零一万物ToB方向的技术沉淀、强大的基座模型训推能力,能有效弥补阿里在产业大模型应用上的短板。

不论是与字节直接竞争的阿里,还是追求ToB商业落地的零一万物,此次合作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们的合作探索也将为整个中国大模型赛道提供参照。当中美人工智能壁垒日渐加固,当商业落地成为行业的竞争焦点,国内的大模型公司与手握巨量资源的云厂商深度合作或许能够成为双赢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调侃:“模型再聪明,不会搞钱也只能当实验室花瓶。”也有人说,AI上半场是从“百模大战”中脱颖而出,而决定下半场输赢的则是商业化落地。2025年大模型行业洗牌态势已然出现,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