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马三立为何对金少山说:金老板我拿您找哏儿了,请您恕罪

摘要:世人皆知马三立是相声界的泰斗,却鲜有人知在他年轻时也曾胆战心惊地向一位京剧名家道过歉。1943年的一个冬夜,在南京国际饭店的曲艺厅后台,28岁的马三立面对着名满天下的"金霸王"金少山,连连作揖赔罪。这位年轻的相声演员,为何要向京剧界的泰斗道歉?他究竟在台上说了

1943年,马三立为何对金少山说:"金老板我拿您找哏儿了,请您恕罪"

世人皆知马三立是相声界的泰斗,却鲜有人知在他年轻时也曾胆战心惊地向一位京剧名家道过歉。1943年的一个冬夜,在南京国际饭店的曲艺厅后台,28岁的马三立面对着名满天下的"金霸王"金少山,连连作揖赔罪。这位年轻的相声演员,为何要向京剧界的泰斗道歉?他究竟在台上说了什么,让自己如此忐忑不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看似尴尬的相遇,却成就了一段相声与京剧两界的佳话。究竟是什么样的机缘,让这对忘年交就此结缘?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马三立南京行

1943年初,大雪纷飞的天津码头上,马三立与搭档刘奎珍匆匆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这趟南京之行,源于"白发鼓王"白云鹏的一纸邀请。白云鹏在南京曲艺界德高望重,他创立的白派京韵大鼓早已名声在外。这次邀请马三立前来,一是看重马家的艺术功底,二来也是为南京的曲艺舞台注入新鲜血液。

列车上,马三立与刘奎珍反复推敲演出的细节。在天津,他们已经是颇受欢迎的组合,但南京是一片陌生的土地。南京观众的口味与北方有别,这让马三立颇费思量。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卖挂票》作为南京的处子秀。这个选择并非偶然,《卖挂票》不仅包袱密集,而且充分展现了相声演员的功力。

抵达南京时已是下午时分,白云鹏亲自在南京国际饭店门口迎接。这座位于中山路的饭店是当时南京最为气派的建筑之一,一楼的曲艺厅更是名角云集之地。白云鹏见到马三立,立即表现出长辈对后生的关爱之情,他拍着马三立的肩膀说:"在天津可听说你小子这两年把活儿练得炉火纯青了。"

当晚的演出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出场,这是压轴的重要位置。演出开始前,马三立在后台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老面孔。有从北平来的京剧演员,也有本地的曲艺名家。这些人大多与马家有些渊源,看到马三立纷纷投来鼓励的目光。

台上的马三立游刃有余,他将《卖挂票》中的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特别是在模仿各路名伶时,马三立不仅展现了极强的表演功底,更巧妙地将南北地域的艺术特色融入其中。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掌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后台立即沸腾起来。同行们纷纷上前祝贺,连一向严格的白云鹏也连连点头。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士快步走来,她就是在京剧界颇有名气的"二皇娘"。她是李万春的岳母,在北京时就与马三立相识。

"二皇娘"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热情的赞美,更带来了一个令马三立始料未及的消息。这个消息,将在第二天的演出中掀起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而这,也为马三立与金少山的戏剧性相遇埋下了伏笔。

二、意外的风波

第二天下午,马三立早早来到后台准备。"二皇娘"带来的消息让他颇感兴趣——当晚京剧界的"金霸王"金少山将莅临观看演出。金少山在京剧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以其精湛的老生功夫和独特的表演风格闻名遐迩。

这场演出注定不同寻常。马三立临时调整了节目单,将原定的《改行》改为了《戏迷》。这个本子是他新创作的作品,专门讲述戏迷与戏子之间的趣事。在这个相声中,马三立巧妙地模仿了多位京剧名伶的唱腔和表演特点。

演出开始前,后台一片忙碌。刘奎珍正在整理大褂的衣襟,突然看到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身着长衫的老者走进来。正是金少山到了。金少山虽已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他在前排就座,身边围坐着南京文艺界的诸多名流。

轮到马三立登台时,整个曲艺厅的气氛已经被带到了最高点。他和刘奎珍一上台,就以一段妙趣横生的开场白吸引了观众。随后,马三立开始模仿各路名伶的唱腔。从谭鑫培的浑厚到杨小楼的高亢,从余叔岩的婉转到梅兰芳的细腻,马三立将这些不同的艺术特色演绎得惟妙惟肖。

然而,当马三立模仿到金少山的唱腔时,台下突然安静了下来。他模仿的是金少山在《失街亭》中的经典唱段。这段唱词本是悲情之作,但马三立为了追求喜剧效果,刻意夸大了某些音调的特点。台下的观众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阵阵笑声。

演出结束后,马三立匆匆回到后台,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表演可能冒犯了金少山。在京剧界,模仿名伶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更何况,金少山素来以严谨著称,对艺术的要求极为苛刻。

就在马三立忐忑不安之际,"二皇娘"匆匆走来,说金少山要见他。马三立连忙整理衣冠,跟着"二皇娘"来到了金少山的休息室。让他没想到的是,推开门后看到的却是一个面带微笑的金少山。

金少山正在与几位文人雅士品茶,见马三立进来,便示意他坐下。马三立连忙上前作揖:"金老板,我拿您找哏儿了,请您恕罪。"话音未落,金少山已经笑着摆手。这位德高望重的京剧大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马三立的表演赞赏有加。

原来,金少山早就听说过马三立的大名。他对马三立能将如此多的京剧唱腔融入相声表演中感到惊讶,认为这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更需要对京剧艺术的真诚热爱。金少山说,马三立的模仿虽有夸张之处,但并未失去原有神韵,反而让观众在笑声中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三、一番长谈

在南京国际饭店的茶室里,马三立与金少山的谈话持续到深夜。茶香袅袅中,两人的对话从艺术切入,逐渐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话题。起初在场的几位文人也都饶有兴致地参与讨论,后来见两人谈得投机,便识趣地告辞离去。

金少山首先谈到了马三立的表演技巧。他指出马三立在模仿京剧唱腔时,不仅抓住了各位名伶的特点,更难得的是把握住了每个角色的精髓。金少山特别提到了马三立模仿《四郎探母》中杨小楼的那段唱词,称赞他既保持了杨派的高亢特色,又巧妙地融入了喜剧元素。

话题很快转向了京剧艺术的传承。金少山回忆起自己的从艺经历,讲述了他在童年时期跟随老艺人学戏的点点滴滴。那时的科班训练极为严格,学生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功,从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都要精准到位。金少山说,正是这种严苛的训练,才造就了京剧艺术的精湛和深厚。

马三立则分享了自己学习相声的经历。他提到父亲马侗教授艺术时的独特方式,不仅要求掌握传统的相声技巧,还要广泛涉猎其他艺术门类。马三立说,正是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让他得以在相声中融入京剧、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元素。

当谈到艺术创新时,两人的观点出现了有趣的交集。金少山认为,京剧虽然讲究传统,但并非一成不变。他提到自己在演出《失街亭》时,就对传统唱腔做了一些改良,以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马三立也表示,相声艺术同样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要与时俱进。

夜深了,话题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技艺交流。金少山现场示范了几段经典唱段,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发声要领和气息运用。马三立则即兴表演了一段相声中的模仿片段,展示了如何将京剧元素巧妙融入相声表演。

这场深夜长谈不仅化解了之前的尴尬,更成为了两位艺术家难得的交流机会。金少山对马三立说,年轻人要学艺,最重要的是要虚心。他提到自己年轻时曾向多位前辈求教,正是这种谦逊的态度,才让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进步。

临别时,金少山特意邀请马三立有空到北平去看他的演出。他说,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相声艺术同样值得推崇,两者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学习,对于艺术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这番话不仅表达了对马三立的认可,更体现了一位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深刻理解。

就这样,一场原本可能引发矛盾的演出,因为双方的开放胸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反而成就了一段跨界交流的佳话。这次长谈不仅让马三立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他日后在相声中融入更多戏曲元素奠定了基础。

四、后续影响

1943年这场南京之会后,马三立与金少山的交往并未就此终止。这次意外的相遇不仅影响了马三立的艺术生涯,更在整个相声界和京剧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1944年春,马三立应金少山之邀来到北平。在天桥附近的一家茶馆里,金少山特意为马三立讲解了京剧中的一些细节要领。从身段、表情到唱腔、念白,金少山都倾囊相授。这些经验对马三立后来创作的《杂学唱》《戏剧与方言》等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年秋天,马三立在天津的演出中加入了更多戏曲元素。他在《戏剧杂谈》中不仅模仿了程砚秋、荀慧生等名角的唱腔,还加入了对表演身段的模仿。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很快在观众中引起轰动。当时的《天津日报》还特别报道了这场演出,称赞马三立"将相声与戏曲艺术完美结合"。

1945年初,金少山在北平演出《失街亭》时,特意邀请马三立到后台观摩。在这次观摩中,金少山详细讲解了老生行当中的一些独特技巧,包括气口运用、行腔方法等。这些宝贵的经验让马三立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段时期,马三立开始在相声中尝试更多的创新。他创作的《群口相声》中加入了多个戏曲片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自如,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这种表演方式在当时的相声界开创了先河,影响了后来许多相声演员的创作方向。

1946年,马三立在上海演出时,特意拜访了在当地演出的金少山。两人在老饭店聚会,探讨艺术创新的话题。金少山提出,艺术创新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个观点对马三立日后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7年,马三立创作了《戏曲杂谈》,这个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京剧艺术的深入理解。在这部作品中,他不仅展示了对不同流派的准确把握,更巧妙地运用了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这个节目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戏曲界的关注和好评。

到了1948年,马三立的相声作品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戏曲相声"体系。他在传统相声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戏曲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保留了相声的趣味性,还增添了戏曲的艺术性,为相声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也影响了当时的其他相声演员。不少年轻艺人开始学习戏曲知识,将其运用到相声创作中。这种跨界融合的趋势,为相声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戏曲艺术找到了新的传播途径。

五、艺术传承

1949年后,马三立开始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种融合戏曲元素的相声艺术。他在北京成立了相声研究班,专门教授年轻艺人如何在相声中融入戏曲元素。研究班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相声功夫、戏曲知识和声腔训练等多个方面。

1950年春节期间,马三立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这场演出特别邀请了多位京剧名家到场,包括已年迈的金少山。演出中,马三立和他的学生们联袂表演了《戏曲漫谈》《梨园趣事》等融合戏曲元素的相声作品。这些作品既保持了相声的诙谐特色,又展现出对传统戏曲的深刻理解。

1951年,马三立整理了多年来在相声中融入戏曲元素的经验,编写了一份教学讲义。这份讲义详细记录了如何准确把握不同剧种的唱腔特点,如何在相声中恰当运用戏曲身段,以及如何处理相声与戏曲元素的结合点。这份讲义后来成为了相声界研习戏曲的重要参考资料。

1952年夏天,马三立带领学生们在天津举办了一场专场演出。演出中,他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展示学习成果。年轻艺人们在传统相声段子中加入了戏曲元素,有的模仿梅派唱腔,有的展示程派身段,既显示出扎实的相声功底,又体现了对戏曲艺术的认真学习。

1953年,马三立收到了金少山的一封信。信中金少山肯定了马三立在艺术融合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并建议他进一步拓展这种艺术形式。这封信促使马三立创作了新的作品《戏园漫记》,这个作品不仅包含了对各个剧种的模仿,还加入了对戏曲发展历史的介绍。

1954年,马三立在北京举办了一次艺术交流会,邀请了相声界和京剧界的多位艺术家参加。会上,他详细阐述了相声与戏曲融合的经验,并现场示范了多个融合作品。这次交流会对推动相声与戏曲的互相借鉴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1955年,马三立的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他的学生中,有多人成功创作出融合戏曲元素的相声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更重要的是保持了相声的群众性,让更多观众通过相声了解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1956年初,马三立在整理艺术经验时,特别强调了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意义。他指出,相声艺术要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养分。而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值得相声艺术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一直持续到今天,影响了几代相声演员的创作理念。许多当代相声演员在创作新作品时,都会有意识地融入戏曲元素,这使得相声艺术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来源:阿虾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