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科技创新大会采用隆重的走红毯仪式,10位科学家走过鲜花簇拥铺就的“星光大道”,一展“科技明星”风采。其中有2位来自我校,他们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根院士、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校长尤政院士参加大会。
1月6日
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
及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
在洪山礼堂隆重举行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同步揭晓
华中科技大学共获奖50项
其中一等奖及以上30项
包含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
青年科技创新奖4项
特等奖1项
一等奖24项
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量
连续蝉联湖北省首位
本次科技创新大会采用隆重的走红毯仪式,10位科学家走过鲜花簇拥铺就的“星光大道”,一展“科技明星”风采。其中有2位来自我校,他们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根院士、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校长尤政院士参加大会。
华科大获奖情况总览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共有50个项目(人选)获得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一。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根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4人获青年科技创新奖(全省共7人),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张勇慧教授团队获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学校还获得一等奖2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一等奖7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二等奖1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个人获奖情况
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根院士
李培根,1948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曾先后担任国家863专家组(CIMS、机器人、自动化领域)成员、教育部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培根院士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智能制造系统运行优化等方向深耕30多年,开展了开创性工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落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大学领先奖,湖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
青年科技创新奖
软件学院白翔教授
白翔,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院长,IAPR Fellow,国际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副主编(A-EIC)。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大模型等方面研究,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EEE TPAMI、CVPR等国际一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谷歌学术总引用49000+次,H指数106。担任国际顶级期刊IEEE TPAMI编委,顶级会议CVPR、ICCV、ECCV、AAAI、IJCAI、NeurIPS的领域主席,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会议ICDAR 2025大会主席。获ACL 2024最佳论文奖、2019年国际模式识别协会青年学者奖、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2021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青年科技创新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天佑教授
翟天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二维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在WOS数据库被引用4.3万余次,H指数116。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材料矿物与矿业学会会士和全球高被引学者,是国家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湖北省创新群体等资助对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奖励。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InfoMat副主编等。
青年科技创新奖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冯光教授
冯光,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储能学科学术带头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将计算物理和电化学与工程热物理进行交叉融合,以“开发分子模拟方法-揭示界面储能机理-提出界面调控策略-开发高性能储能技术”的思路,开展电化学储能研究,在超级电容器与二次电池储能机理与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些独创性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Nature Materials、PRL、JACS等期刊,得到中外院士等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第一个计算研究”“首个此类研究”的学者,进行了“开创性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22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现任Energy Advances创刊副主编、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Fluid Phase Equilibria和ChemElectroChem编委。
青年科技创新奖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安教授
潘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二级教授、博导、院长。担任领域权威期刊Am J Clin Nutr、Obes Rev、Biomed Environ Sci副主编及Chin Med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多个期刊编委,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副主委和营养流行病分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委,柳叶刀肥胖委员会委员,参与制订全球肥胖防控对策。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树兰医学青年奖、霍英东青年科学奖等。主要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和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揭榜挂帅项目和精准医学专项课题,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引超31000次,H指数89,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团队获奖情况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设计与限域结晶
完成人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韩宏伟教授团队
面向低成本清洁能源解决能源短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团队以独特的结构设计从机理及实验上解决了印刷工艺下光电子器件的良品率难题及稳定性难题,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发现了介观尺度下载流子3D注入动力学过程,突破了传统p-n结电荷分离机制,提出了限域结晶及获得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关键因素,为实现低成本全湿法制备大尺寸钙钛矿光伏器件走向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全湿法制备超廉价光电子器件基础研究的进展,提升了我国新能源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J Am Chem Soc、Joule、Fundamental Research等期刊上,相关成果正在实施转化。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卫星重力测量精细建模理论与方法
完成人
国家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物理学院罗志才教授团队
卫星重力测量是当今测定全球重力场的最有效方法,为应对全球变化、资源、环境、灾害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重大挑战提供基础地学信息。围绕“重力场建模不适定、多源数据融合困难、特征信号提取不准”等关键问题,项目团队阐明卫星重力测量精细建模的不适定性问题,创建了卫星重力边值问题的准解理论与严密解法;发现多源观测数据对重力场建模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多源重力观测数据的精细融合理论与方法;揭示卫星重力场的时空特征和噪声抑制机理,提出了地球物质分布变化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方法。项目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与广泛应用,服务我国重力卫星计划,支撑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有力推动了卫星重力测量的高质量发展。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
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团队
糖脂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即NAFLD、肥胖等)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我国居民的危害极大。项目团队长期聚焦代谢性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深入系统研究其发病机制,找到了一系列在上述疾病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调控分子及潜在治疗靶点。项目阐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异常疾病发生的重要潜在干预靶点;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和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的重要新机制;解析全长小鼠主动脉不同部位的细胞亚群分布,找到腹主动脉瘤好发的血管平滑肌亚型以及在发病中核心调控因子。这些成果为我们认识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基础,也为该领域新药研发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及靶点,推动了我国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学科发展。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新能源发电机电-电磁多尺度自同步机制与功率直接调控理论
完成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胡家兵教授团队
项目创建了新能源发电机电-电磁多尺度自同步机制与功率直接调控理论,引领了新能源发电从“辅助支撑电网”到“自主构建电网”的理论变革,突破了新能源发电幅值/频率自同步的模型缺失、机制不明、控制匮乏等难题,为新能源发电的调控技术革新和国内外标准制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5篇代表作他引1446次,得到院士、IEEE Fellow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认可,成果应用于龙头企业。第一完成人自2016年以来连续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当选IET Fellow。项目组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创立国际首个新能源并网技术委员会IEC SC8A,制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4项。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界面诱导非对称结构高分子微球规模化精准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完成人
化学与化工学院朱锦涛教授团队
高分子微球作为环境、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材料,是全球新材料领域的战略高地,被列为我国面临的35项卡脖子材料/技术之一。传统微球组成与结构单一,难以实现结构控制的界面精准操控和活性物质精准释放,严重制约微球的多功能化与高性能化。30多年来,非对称结构微球,尤其是非对称Janus微球的精准构筑始终没有实质性突破。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界面诱导非对称结构高分子微球规模化精准制备”变革性技术路径,在高分子微球结构与粒径精准调控、高效制备及电子封装与含石油污水处理应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牵头制定团体标准1项,发表SCI论文139篇,出版国内第一部Janus材料专著。成果应用于行业头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动了行业进步,有力支撑我国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绿色低碳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全海深海水液压可调压载关键技术及装置
获奖人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银水教授团队
人类探索海洋已到达超过万米的最深处,实现全海深覆盖。海水液压可调压载装置功能类似“鱼鳔”,是深海装备变革性技术,更是大深度、大吨位潜器实现浮力自适应调节的唯一工程途径。然而,在全海深极端工况下,装置面临超高外压下超高压差海水输出、多任务复杂工况自适应控制、极端环境性能测试与评估三大难题。围绕上述难题,项目发明全海深超高压海水泵,解决了超高环境压力下超高压差海水输出难题;发明全海深可调压载多工况控制阀组,实现注水-排水-悬停工况自适应控制;发明全海深工况可调压载装置性能评价技术,突破全海深工况装置功能和性能评价的难题。国际首次研制出全海深海水液压可调压载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实现万米级海水液压可调压载技术的新突破。鉴定专家认为“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授权发明中国、美国、欧洲专利32项,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成果在载人系列、无人系列、救生系列和武器系列深海装备中广泛应用,为深海装备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品质多谐波磁场调制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曲荣海教授团队
深度电气化是重载机械、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电机作为基础执行部件直接决定装备的性能与品质。团队针对传统电机转矩密度、转矩波动、齿槽转矩等力能品质提升困难、无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需求这一瓶颈,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持续支持下,建立“多谐波协同调控磁场调制电机”这一自主的全新技术路线,发明了多磁密谐波协同工作的电机转矩密度提升技术、磁动势谐波序列错位的电机转矩波动抑制技术、磁导谐波疏散的电机齿槽转矩消减技术及工艺三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力能品质电机理论体系、设计方法与准则。授权发明专利57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9篇,出版专著1部。项目产品大规模应用在“04专项(换脑工程)”中,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应用于“一带一路”示范工程世界十大铁矿之一的非洲唐克里里铁矿、国家千万吨矿井同煤大唐塔山煤矿等重大、重点工程,在工业机器人、矿产带式输送等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全数字PET关键技术
完成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谢庆国教授团队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简称PET),是当前最尖端的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中有独特优势。项目团队发明的全数字PET关键技术,以“全数字”和“精确采样”为特点,解决了超高速脉冲精确数字化的世界难题,建立起完整的全数字PET技术体系,并牵头完成了中国首个数字PET行业标准的制定。先后完成了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科学仪器、首台临床全数字PET医疗装备、首个标准CMOS硅光电倍增器、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系统,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截至目前,共6款全数字PET设备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实现销售装机。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机器学习使能的云存储性能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完成人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团队
针对传统基于规则的存储策略难以适应海量用户负载动态性和大规模存储系统复杂性等问题,团队在973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资助下,历时十余年攻关,开辟了基于学习的存储策略研究新途径,突破了缓存命中率计算、图像内容查询、云数据库自动调参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机器学习使能的云存储性能优化。项目提出了线性计算复杂度的缓存命中率预测模型,缓存命中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70%;提出了基于内容元数据图谱的内容筛选存储方法,将查询时间缩短2-3个数量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云数据库自动调参方法,调参性能首次超过资深数据库管理员。主持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83项,发表论文109篇。项目研制了CBS云硬盘、CFS文件存储、CDB云数据库等产品,存储规模超10EB。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肿瘤精准诊疗新型核素分子探针与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兰晓莉教授团队
核医学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有效方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放射性药物匮乏,存在精准诊断难、长效治疗难、标准评价难等技术瓶颈。项目团队围绕肿瘤精准诊疗的核素分子探针研发及应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系列原创成果并转化临床:创新研发靶向黑色素探针18F-PFPN等12种新型核素探针,实现小于2mm微小转移灶的精准可视;发明谷胱甘肽响应型自组装及基于仿生膜的核素治疗探针,在肿瘤滞留时间延长4倍,中位生存期延长1.8倍;独创模块化双探头PET微流控放射生物分析系统,将探针筛选效率提高12倍。项目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30件,发表论文129篇,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38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4万余例患者受益,实现了核医学技术在恶性肿瘤精准诊疗的跨越式提升。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胸膜疾病诊疗关键技术及产品创新研发和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阳教授团队
团队在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等项目资助下,依托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靶向生物化疗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呼吸重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发明胸膜疾病精准鉴别诊断及靶向生物治疗新方法,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发明了基于胸水代谢组学的胸水鉴别诊断新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实现了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快速精准诊断;首创良恶性胸水“数智化”无创快速鉴别诊断方法,解决了胸水临床便捷、高效诊断难题;基于高通量测序发明了微量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及其突变靶点的创新检测技术、试剂盒和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疑难病例诊断取得显著效果;发明了肿瘤细胞微颗粒包载代谢抑制剂及其介导的肺癌靶向生物治疗方法,取得明显疗效。
科技进步特等奖
获奖项目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关键技术与新药创制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张勇慧教授团队
针对天然产物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微量新颖活性天然产物发现困难、筛选困难、制备困难和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开发困难等重大难题,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支持下,团队历时20年创新与突破,在天然药物研究关键技术与新药创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发现大量新颖活性天然产物,实现一批关键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完成了金线莲苷等一类新药临床前研究,合作完成七蕊胃舒胶囊中药一类新药研制,完成中药大品种龙牡壮骨颗粒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稳居世界第一方阵作出了突出贡献。获授权发明专利46项,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610篇,培养国家级人才5人次。相关成果应用于多家上市公司,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有机固废焚烧烟气多效净化与飞灰梯级利用关键技术
完成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姚洪教授、胡红云副教授团队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市政污泥等多源有机固废的协同焚烧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针对多源有机固废焚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烟气污染物排放及飞灰处理处置行业难题,深化“焚烧炉内污染物及其前驱体生成转化机理、炉后烟气污染物迁移与脱除机制、焚烧飞灰无害化及高值化利用”等理论研究,通过焚烧污染物智能预测与炉内减排、焚烧烟气高效经济脱酸脱硝、焚烧飞灰低耗降毒与高效脱盐、飞灰智能配伍与梯级控温熔融等关键技术突破,助力于多源有机固废焚烧烟气污染物治理及飞灰处置技术等装备革新。技术成果在湖北、江苏、广东、安徽等省份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无废城市建设。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可靠强抗扰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及其应用
完成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蒋栋教授团队
由磁悬浮轴承支承的高速电力传动系统是高端装备制造与国防特种应用的核心技术,但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故障失效、机械扰动、电磁干扰的巨大挑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项目团队以电力电子技术为载体,融合机-电-智学科交叉进行了近十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可靠性和抗扰能力的关键问题:率先攻克了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的容错控制难题;提出了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自感知的机械扰动抑制技术;建立了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电磁干扰主动抑制体系。项目研制了部件级-装备级-系统级高可靠强抗扰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列装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取得了集理论、技术和装备于一体的系列成果和重大创新,实现了磁悬浮轴承电力传动系统的广泛应用。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激光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完成人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李志刚教授团队
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 (BC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技术兼容性强等优势,是下一代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团队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攻克多项国际难题,全球首创超快激光微刻蚀、激光低温整版封装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多次打破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项目科技成果在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了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绝对领先优势,促进了全球晶硅光伏电池技术进步,对于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压电力互感器不停电智诊断成套仪器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完成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李红斌教授团队
高压电力互感器健康度诊断被纳入国家强制性规范。传统诊断技术只能在停电时开展,及时性差,亟需发展不停电智能化诊断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项目组历经10余年攻关,突破常规的互感器个体诊断方法,开辟了群体互诊断的变革性技术路径,攻克了不停电数据采集、不停电真值获取与不停电故障判别的三大技术瓶颈,原创4系列共40型号成套仪器装备并产业化。国际率先实现大规模互感器的不停电“智诊断”,被写入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应用于29个省级电力公司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成效显著。项目开创了高压电力互感器不停电智诊断新范式,带动了电力装备高端诊断仪器高质量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温井下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完成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罗小兵教授团队
石油和天然气是支撑我国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压舱石”。随着中浅层油田的日益以及不断增长的油气资源需求,深海高温井下勘探变得愈发重要。为解决高温井下作业难题,项目团队经历了十余年科技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了高温井下隔热-储热-强化换热一体式热管理系统,创建高温井下热管理系统精准设计方法,发明高温井下热管理关键技术,研制高温井下热管理系统系列化装备。项目成果拥有发明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相关论文58篇。研制的热管理系统系列化装备在我国海域进行了规模化应用,较国内外仪器耐温和工作时长显著提升,主要指标国际领先,实现了从被技术封锁到领跑并出口的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性能异构大内存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廖小飞教授团队
异构内存系统是破解大数据等新兴应用面临的内存容量危机的必由之路。团队针对异构大内存系统面临的“异构内存组织架构不灵活、分布式扩展不高效、编程模型异构不兼容”等技术难题,历时十年攻关,发明了软件定义的异构内存软硬协同架构设计方法,提出了分布式异构大内存的动态扩展方法,构建了异构兼容的大内存高效编程环境,研发了大容量、高性能、低成本的TB级单节点大内存系统和PB级分布式内存池系统,形成了异构大内存系统的核心技术体系。项目在CCF A类会议及IEEE/ACM Trans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13篇,获技术发明专利63项,研究成果在多家头部企业得到规模化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重症炎症性皮肤病精准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及临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团队
项目组对“重症炎症性皮肤病精准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绘制了重症炎症性皮肤病区域免疫微环境图谱,揭示了T细胞网络失衡促进皮肤炎症的新机制;发现了重症炎症性皮肤病的风险因素及临床标志物,建立了早期精准预警预防体系;建立起重症炎症性皮肤病精准治疗及修复新技术体系,显著降低重症药疹的死亡率。该成果在国内30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带动了我国重症炎症性皮肤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该领域的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胃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俊波教授团队
胃癌早诊、微创化手术以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是长期困扰国际胃肠医学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提高胃癌的早诊比例、改善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也是我国亟待突破的胃癌临床诊疗重大技术瓶颈。为此,项目团队历经20余年联合攻关,率先系统性阐明胃癌发生发展机制,首创胃癌无创精准诊断方法和试剂盒,建立胃癌精准治疗新体系。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CFDA新药临床试验批文1项,在JAMA、Cell、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32篇,撰写专著10部,参编指南及专家共识共22部。成果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20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完成了近50000台胃癌腹腔镜手术,显著改善了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推动了胃癌临床诊疗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脊柱退行性疾病创新阶梯治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操教授团队
脊柱退行性疾病居世界致残病因之首,其中脊柱退变所导致的腰痛、颈痛分别居疾病负担的第1位和第2位,是造成人类健康寿命损失的首要疾病。团队在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资助下,围绕脊柱退变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策略、脊柱外科关键技术改进、脊柱内植入物结构与功能特性改良等关键难题持续攻关,创建脊柱力学病因针对性防治体系,实现脊柱退变早期干预;创立脊柱手术新术式,降低脊柱退行性疾病中晚期患者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创新高性能脊柱内植入物,促进脊柱融合,加速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相关技术在全国100余家大学附属医院及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实施,累积临床应用超过10万例,引领脊柱外科学及脊柱退行性疾病诊疗高质量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前列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志华教授团队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是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的核心问题。项目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围绕前列腺癌精准诊疗开展系统研究,创建了可疑前列腺癌智能三分类模型,实现精准筛选穿刺适宜人群,使72%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穿刺;开发靶向融合穿刺新技术,使漏诊率降低19%。团队创新性建立个体化治疗新模式,通过局灶治疗和根治术改良新术式显著保护术后尿控和性功能;多角度揭示前列腺癌进展及耐药机制,发现药物治疗新靶点,为精准用药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支撑。项目成果在Cell、Nat Genet、J Clin Invest、Eur Urol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2篇,获专利及软件著作7项,撰写指南及共识20部,专著11部,研究成果已在数百家医院推广应用,显著降低漏诊率并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10%-15%,大幅改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当归多糖药用价值开发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玉教授团队
当归多糖(ASP)具有安全低毒、活性突出的特点,但因提取工艺复杂、体内过程不明、作用靶器官未知等难题,限制了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经过20余年努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构建了ASP制备工艺、体内示踪、药理药效研究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包括创建绿色高效的ASP提取工艺并解析其结构,研发ASP多模态示踪技术并首次阐明体内吸收代谢过程,明确ASP的效应靶器官并拓展新药理活性,开发“药载双功能”ASP药物制剂实现减毒增效的作用。项目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1项,其中1项成功向企业转化,已在13家大型三甲医院和6家制药企业推广应用,带动湖北本地当归种植,积极助力我省乡村振兴事业,推动国家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团队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响应率低、耐药性高的临床难题,项目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提出了“免疫+”联合用药治疗新理念,系统开发了3个免疫治疗筛选指标和策略,创新性建立了IT联合(免疫+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IA联合(免疫+抗血管)两大治疗方案,并成功研发2种双靶点新型免疫药物,获批中美临床研究5项。团队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Cell Metabolism等权威期刊发表原创论文162篇,执笔/参与指南13部、共识52篇,研究成果已在全国4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使NSCLC患者免疫治疗客观缓解率提升31.7%,死亡风险下降59%。该项目推动了NSCLC免疫治疗从理论创新到临床应用的深度转化,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质量带来了新希望。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难愈性创面外科精准治疗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国辉教授团队
难愈性创面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甚至可导致截肢、死亡等严重后果。外科精准治疗难愈性创面亟待突破发病机制靶点干预/高效修复敷料研发/精准治疗体系建立等技术瓶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卫健委重大疾病科技防治计划等项目持续资助下,依托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等平台,在难愈性创面治疗新机制、新材料及新临床外科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突破:揭示难愈性创面“神经-免疫-血管生态位”修复机制;创新多功能水凝胶促进难愈性创面修复策略;构建个性化临床难愈性创面外科精准治疗体系。项目累计发表SCI论文15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牵头编写指南/专家共识4部,出版专著6部。项目成果在国内82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推动我国难愈性创面治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其他获奖项目一览
深入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激荡起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
加强“顶天”的原始创新
促进“立地”的成果转化
为加快打造湖北省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力量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