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有没有发现,恐怖片没声音时,画面再惊悚,恐怖感也会锐减,甚至看着滑稽。这是因为听觉有神奇“超能力”,能在危险未现于眼前时拉响警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
你们有没有发现,恐怖片没声音时,画面再惊悚,恐怖感也会锐减,甚至看着滑稽。这是因为听觉有神奇“超能力”,能在危险未现于眼前时拉响警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
人天生怕高怕响,突然的巨响会吓人一跳,所以在压力下能保持镇定的人备受钦佩,像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的人常被夸赞。
不过不光巨响吓人,安静时细微的声音也很折磨人。比如睡觉时听到水龙头滴答声,一旦被吸引,就会睡意全无,只能数水滴熬通宵。我听到擦玻璃的 “擦擦” 声就会打冷颤。总之了解越多,恐惧越少,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秘听觉的奇妙世界。
对生物而言,听觉初看平常,声音实则是环境震动产生能量,扰动空气分子,以震源为中心如涟漪般扩散形成的。
生物进化出 “声音探测器”——传感器系统,能将声波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声音信号,这可比依赖光线视物有优势,声波波长较长,能轻松越过障碍物,光线却易被遮挡,所以夜晚一到,声音就成了动物们的 “救命稻草”,夜行性动物听觉敏锐。
生物一般配有成对的听觉传感器,大脑依据两边接收声波的时间差与相位差,能精准分析出声源方向与距离,如同脑袋里装了导航。
别小看听觉,它的进化历程堪称传奇,从空气波动转机械能再变成电信号,复杂超乎想象,接下来就从现存生物的听觉器官,揭开其神秘进化面纱。
先讲讲昆虫,如今的昆虫远不及石炭纪时那般动辄数米长,体型普遍偏小,即便全身表面积用于捕捉声波,能接收的能量也有限,所以进化出了独特的“扩音装备”。就拿蚊子来说,它脑袋上两根长鞭毛,上面布满细绒毛,如同小触角,竭力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
这鞭毛的结构很有门道,最长的第一段是鞭节,连接着圆球形的梗节,也就是江氏器,这可是蚊子的 “顺风耳” 关键部位,能敏锐捕捉鞭节细微震动并产生电信号。
因鞭节远超根部,依小学的杠杆原理,微小震动传至根节时力量会放大。在江氏器底部基盘周围,大量感应管接收到震动后,顶端冠细胞会变形,钾离子随即涌入细胞,改变膜电位,机械震动就转化成电信号,传至蚊子大脑。
不过要说明,蚊子主要感知的是空气流动,并非真正震动,严格来说它没有真正意义的耳朵。
昆虫家族里还有成员另辟蹊径,进化出类似人类耳朵的骨鼓膜。它是昆虫外骨骼变薄而成的超薄 “防护盾”,下面连着气囊,薄膜两边是空气,外界一有空气震动,它就随之跳动,关键在于它能精准感知声波压力,并非简单扰动,这让拥有骨鼓膜的昆虫能接收远方声音,耳朵不突出且不易受伤,堪称 “完美设计”。
地球上大多数动物靠鼓膜收集声音,昆虫的鼓膜器像 “变形金刚”,能长在身体各处,大小与体型适配。它后端感应管和蚊子的相似,可见起源相同,为适应环境演化出多样形态。
在昆虫中空腿里,有起初感知物体震动的结构,后因表层变薄,逐渐能对声音反应,骨鼓膜由此诞生。所以听觉器官最初为感受震动而生,与触觉同根同源,昆虫用多根感应管收集声音,类似复眼由单眼组成,这和脊椎动物听觉器官大不一样,二者差别如同昆虫复眼与人类照相机眼。
最初的脊椎动物鱼类在水中“听力”不凡,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空气的4倍多,因水下分子排列紧密,能高效传导压力波,听觉对鱼至关重要。
鱼有藏在脑袋内部的耳朵,其工作原理与人类有相通之处。除内耳外,鱼还有可感知水位变化的测线。鱼内耳和体侧线的特化细胞上有纤毛,压力波涌入时,纤毛弯曲触发电信号。有些鱼利用鱼鳔收集声音,鲤鱼的韦伯器能将鱼鳔震动精准传递到听壶,使鱼能听到5000赫兹的音频。
约3.9亿年前,部分鱼类登陆,这使听觉器官也需进化。因空气与水性质不同,陆生动物进化出更复杂的听觉器官。鱼内耳充满水分的特点被陆生脊椎动物继承。早期水陆两栖动物有原始听觉方式,如蛇类 “伏地听声”。
人类虽摆脱了此类方式,但仍能用身体感受声音,如听自己说话与录音声音不同,就是因为头骨能传导声音,人类还据此发明了骨传导耳机。随着进化,哺乳类动物的耳朵成为了格外精细的感觉器官。
咱们人类的耳朵与昆虫的鼓膜器在收集声波能量上有相似处,都靠鼓膜,不过人耳鼓膜面积比昆虫最大的同类鼓膜大100倍以上,收集声能更多。
人耳由外耳、耳郭和外耳道构成,耳廓像超级 “扩音器”,面积大,既能反射声波聚能,又能将能量经外耳道输送至鼓膜。外耳如同蝶形卫星天线,捕捉声音信号,一侧发声时,声音先后到达双耳,因头部遮挡,双耳接收有细微时差与强度差,大脑据此在复杂反射环境中精准定位声源。
人耳和昆虫鼓膜器有一关键差别,人耳鼓膜不直接连感应管,那声音如何从空气传入?靠耳朵里的 “神奇三兄弟”——三块听小骨。它们在耳内如精密微型机器,相互挤压、配合默契,凭借巧妙物理过程,把空气中震动稳稳传入。
控制听小骨的微小肌肉,既能稳住它们,又能在巨响时保护耳朵。这三块小骨头最初在古代鱼类鳃和头部其他位置时,功能与现今大不一样,那时锤骨和砧骨长在颌骨里,仅镫骨连通内外耳,此排布保留在现代爬行类和鸟类身上,约1亿年前,哺乳类因咀嚼习惯,锤骨和砧骨从下颌移至中耳,成就了哺乳动物出色听力。
再看内耳,主要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三根呈90度相连、装满液体的半圆形管子,似相互垂直的 “小水球”,身体运动时,液体流动,大脑借此感知身体三维空间方向,与平衡感紧密相关;另一部分是蜗牛状、同样装满液体的耳蜗,它是听觉 “大管家”。
声音入耳先撞鼓膜,鼓膜震动依次推动锤骨、砧骨、镫骨,镫骨连接耳蜗,带动其中液体晃动,实现声音震动到液体震动的转换,并从耳蜗一端传至另一端。
耳蜗里的基底膜是关键,上面整齐排列着毛细胞,它们随液体和基底膜震动整齐舞动,引发盖膜变形,如同打开 “离子大门”,钾、钙离子涌入,产生电位差触发电信号,最终信号沿神经纤维传至大脑,我们便听到声音。
神奇的是,植物也有一定听觉感知能力。曾有人实验,在土中埋入不渗水的 PVC 管,让水流过,植物竟顺着流水声生长;还有植物听到蜜蜂嗡嗡声,花蜜会变甜,足见其对声音感知独特。
随着生物对声音利用加深,发声能力逐步进化,动物用声音求偶、警告、社交,多数动物对尖锐叫声敏感,因其预示危险,蝙蝠、海豚借此发展出探测、定位猎物的 “超能力”,人类更是凭智慧发展出复杂语言用于沟通交流。
人类何时演化出语言能力尚无定论,大致200万年前祖先有了基本符号,15万到5万年前,真正语言逐渐诞生。起初,声音类似灵长类理毛行为,用于强化亲缘纽带、巩固人际关系,后不断进化,成为人类协作的关键,助力人类在无尖牙利爪、超强爆发力的情况下,靠协作沟通狩猎手段,走向进化前列。
回顾历史,将一个人大脑中的想法传递给另一个人,最古老的媒介就是声音,后来人类发明了文字,又多了一种信息传递的途径,视觉和听觉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但即便到了今天,听觉依旧是我们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声音的涟漪、基底膜的舞动、神经的传导密码,共同奏响了一曲美妙的生命之歌。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每一个清晨被清脆的鸟鸣唤醒,于每一个黄昏,静听风吟落幕,让听觉成为我们与美好相拥的永恒桥梁。
文本来源@三个老爸实验室 的视频内容
来源:顾惜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