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户式”调研察民情,“菜单式”宣讲解民惑,“摆摊式”服务暖民心,“陪伴式”关爱传真情,“精品式”展演润心田,“课程式”推普促交流……2024年,石河子大学积极推动“大思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万名师生走向基层,脚踏热土“接地气”,身心皆
“入户式”调研察民情,“菜单式”宣讲解民惑,“摆摊式”服务暖民心,“陪伴式”关爱传真情,“精品式”展演润心田,“课程式”推普促交流……2024年,石河子大学积极推动“大思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万名师生走向基层,脚踏热土“接地气”,身心皆入“扎下根”。
“理念革新+制度赋能”
打造思政综合实践新范式
一盘棋谋划长远,棋定实践育人之策。学校秉持“思政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理念,将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乡村振兴等主题有机融入实践内容,按照“全年布局、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目标,坚持“分段实施、分类立项、分层保障”的原则,设立了创新创业、政务实习、志愿服务等多元实践育人模式,并配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图为石河子大学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工作安排部署会
一条链贯穿到底,链出实践育人之基。为确保实践育人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领导、师生主体、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学校在10个师市建立38个实践基地,并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活动常态化、高质量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筑牢坚实根基。
一张网纵横交织,网罗实践育人之力。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依托暑期实践、社区实践、日常实践三大载体,选拔培养了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团学工作者、机关人员,担任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奉献青春力量。
“特色彰显+成果转化”
塑造思政综合实践新特色
兵团精神,深度融入社会实践。扎实推进“讲好兵团故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等宣讲活动。大学生宣讲团精心创作了《我们的青春》《沙海老兵》《等待》《我和我的哈萨克女儿》等剧本,形成近20套讲稿和PPT,借助富有感染力的宣讲和情景化演绎方式,生动展现各民族交往互助、团结奋进的生动画面。
图为大学生宣讲团在四师六十六团采访老兵闫欣秋
专业赋能,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实践精品项目。以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设计6个系列兵团人物视觉形象,培育“文艺演出轻骑兵”,形成11个精品晚会节目。师范专业以“童心彩”为育人目标,打造了“七彩”课堂,增强教育戍边使命感。各实践项目特色突显,影响力持续扩大。
成果反哺,积极推动教学相长。在与学生同实践、同感受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以后的教学实践,还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学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切实将行走得到的收获反哺回馈到学校课堂。
“资源整合+平台拓展”
推动思政综合实践出实效
理论学习如何深入人心?“沉浸式”日常实践给出了答案。在军垦博物馆,学生在讲解员的讲述中,感受兵团人在戈壁荒滩战风沙、斗酷暑、白手起家的艰辛;在艾青诗歌馆,学生静静感受《年轻的城》绽放的活力与希望;在八一棉纺织厂,学生跳一支红舞、唱一首红歌、吃一餐军垦饭;在军垦第一连,学生体验拉犁、打铁、磨豆腐,感受老一辈军垦人的奋斗岁月。
图为石河子大学组织开展“石大学子走石城”系列活动
实践活动如何增添活力?“体验式”社区实践提供了思路。依托“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学校遴选出11名优秀学生,担任街道团工委副书记,组织各学院团委与街道结对,动员48个志愿服务组织、社团和团支部与社区签约,带领学生在社区开展教育关爱、预防电信诈骗宣讲、守护孤寡老人、普法宣传等实践活动,为八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医学院实践团在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法实操教学活动
青年担当如何落地生根?“笃行式”暑期实践见证了成长。去年暑期,学校组建374支团队、5700余名师生奔赴兵团14个师市及自治区部分地区基层,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前沿一线专业课堂”“社会需求第一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学习、领悟和成长。学生通过参观文化历史场馆、寻访兵团故事、聆听田间思政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在农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出力献策,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兵团大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国情社情,感知时代发展脉搏。
以兵团精神为底色,以戍边情怀为底蕴,学校将持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突出育人成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祖国边疆的广阔天地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
石河子大学
文字:马晓敏
图片:往 期
编辑:韩瑞阳
编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袁小楠
来源: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