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 远离“盲区”

360影视 2025-01-08 08:40 3

摘要:安全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校门口的交通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学校位于县城中心,校门口交通繁忙。一年前,为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当地交警指挥中心在学校附近各路口重复播放交通安全宣传音频,讲述真实交通事故案例,每周更新,每期一个主题,深

安全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校门口的交通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学校位于县城中心,校门口交通繁忙。一年前,为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当地交警指挥中心在学校附近各路口重复播放交通安全宣传音频,讲述真实交通事故案例,每周更新,每期一个主题,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以这些交通安全案例为课程资源,学校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交通安全“微课程”,通过“聆听路口资源”“筛选有用信息”“确定研究主题”3个环节进行项目化设计,融合语文、科学、数学、艺术等学科,分“入项探索,跨媒介阅读”“合作探究,跨学科整合”“出项迁移,课堂展示”3个步骤,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上下学时间留意最新一期的交通安全宣传音频,捕捉主要信息,为课堂交流做准备。课上,学生分组交流本周宣传音频的主要内容与个人收获。有的学生说:“本周路口交通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是‘机动车盲区’。由于机动车司机无法观察到处在盲区内的物体,所以作为行人要主动远离车辆盲区,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有的学生表示:“听了这期音频内容,我想发明一种无盲区的机动车,那样就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经过一场“头脑风暴”,全班学生一致决定以“不同车辆的盲区”为课题进行专项探究。

为进一步了解盲区的概念,教师为学生确定了4个研究目标: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车型的盲区,并以讲解、绘画、场景模拟等形式展示;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交警等方式,明确如何避开不同类型车辆的盲区;了解当前机动车克服盲区的各种方法,分析各自利弊;畅想无盲区机动车的设计方案,以图文结合或报告的形式呈现。

在探究与展示环节,教师邀请一位当交警的家长身穿制服走进课堂,从专业视角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组学生介绍了盲区的基本概念:“盲区主要在车辆的车头下部、车门两侧、车身右侧偏后位置以及正后方。”那么影响盲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结合坐车经验,借助道具,揭示了影响盲区的因素:“光线条件、绿化带、坡度、建筑物及司机身高等因素都会影响盲区。同时,盲区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我们格外留意。”接着,学生通过“学习强国”上的一段视频,详细讲解了大货车、大型工程车的盲区:“5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道路交叉口。比如,有的行人习惯在转弯车辆阻断车流时横穿马路,认为这样很安全。其实不然,如果行人距离转弯车辆很近,就很可能进入司机的盲区。身材越矮的人越不容易被司机看到,所以我们小学生更要远离转弯车辆。”还有学生补充道:“遇到转弯的工程车,要和车身保持2.5米以上的距离。如果与工程车同行,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远离让行。”

第二组与第三组学生分别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对盲区内的交通安全事故进行模拟表演。有的学生扮演在机动车前后玩耍的孩童,有的学生扮演劝说者,有的则以“司机的苦恼”为主题进行“真情告白”。擅长美术的学生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不同车辆的盲区,图文并茂;有创意的学生设计交通安全游戏,标出车辆模型的盲区,用粉笔、笔帽等代替行人摆放在盲区内,让人直观感受到深处盲区的危险。

第四组学生的探究任务是寻找机动车克服盲区的方法。他们结合幻灯片和实际操作,介绍了当前机动车克服盲区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左右后视镜上安装小凸透镜,以克服车身左右两侧的盲区;在车后安装全景式倒车影像设备,以克服车尾盲区……学生总结道:“这些克服盲区的方法并非完全可靠,只能起辅助作用,司机只有克服走神、分心、看手机等心理盲区,才能真正解决盲区问题。”

第五组与第六组学生发挥丰富想象力,创想无盲区机动车设计方案。有的学生提出“让机动车更聪明”,“我设计的这种无盲区机动车,依靠AI智能控制系统能准确感知车与车、车与行人之间位置信息,并把信息传输到司机的平板电脑上。安装了这种控制器的机动车能感知到周围5公里以内的交通情况,如果感知到附近有救护车、消防车等车辆时,还能及时为司机规划出避让路线和时间”。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设想可行性很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可以顺利实现这些功能”。

抓住这个课堂契机,教师马上给学生介绍了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故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仅有31岁的年轻科学家不懈的奋斗。他们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也许,你将来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让‘北斗’更加璀璨!”

最后一项内容是汇总学习成果,各小组根据教师和交警提出的意见完善各自的研究成果,并以“让盲区不‘盲’”为题撰写倡议书。全班学生评选出优秀的倡议书,配上此次活动的图片、视频发在学校公众号上,浏览量超过4000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微课程”是融合了科学创想、创意表达、群文阅读等多主题的综合学习,是一种生生参与、师生合作、家长协助的一体化课程,能让生命教育生动起来。课程无大小,只要贴近学生生活,精心打磨,就会为学生成长提供助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