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大城市学院的大学生们有了一个新的网络打卡点,这就是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大城市学院新联合主办的“老报纸上的红色印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展”。在建党104周年的时间坐标下,这一展览显得更具深意,将为城院学子们学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未来新闻人的
通过近百份老报纸的集结展出,还原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一百多年间的历史,述说百年中国发展历程,再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会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的大学生们有了一个新的网络打卡点,这就是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大城市学院新联合主办的“老报纸上的红色印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展”。在建党104周年的时间坐标下,这一展览显得更具深意,将为城院学子们学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未来新闻人的使命担当精神,落下重重一笔。
本次展览共展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老报纸、老刊物共84件,全部为难得一见的原版原件,存世量极少,有的堪称文物级别。展览按时间顺序,共分为“屈辱中的抗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全民抗战砥柱中流”“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设新中国”等5个章节。
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屈辱中的抗争”章节,反映的正是这段历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紫禁城在内的北京全图被英法联军测绘,刊登在法国的画报上;可以看到由于战败,两广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竟被侵略者俘虏至海外;可以看到历史课本上熟悉的《时局图》……我们也看到,当时一大批率先觉醒的中国人,积极立言身行,办报办刊,以求开启民智,救亡兴国。这其中,就包括这次展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革命党人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等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踏上政治舞台,就肩负起宣传革命的重要使命。他们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极大推动了共产党早期事业的发展。展览的第二单元,用一批建党前后出版的珍贵红色报刊,生动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并积极地向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看到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劳动界》周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看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及时充分地跟踪报道党领导下的省港大罢工。还有党的首份机关刊物《向导》、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党的第一份机关日报《红旗日报》……红色基因由此起源,光荣传统自此传承,革命先辈们开创了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战时期,党的新闻工作在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纲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解放区的整风和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力量,成为了“抗战的一支生力军”。在第三章节“全民抗战砥柱中流”所展示的《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党在抗战期间出版的报纸上,不仅记录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皖南事变、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党的七大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刊载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不朽篇章。在这一章节,我们还能看到“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首次被采写刊登在报纸上,看到浙东新四军气壮山河的大鱼山岛战斗。无数英雄们的壮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一个新的中国。但是国民党重兵围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第四单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告诉我们党指挥人民军队,怎样粉碎反动派军事进攻,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最终迎来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第五单元“建设新中国”,则记述了1949年10月以来的70多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国防、外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生动再现了国家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恢宏历程。开国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两弹一星”、中美建交、改革开放、小平南巡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上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墨色深沉,铺陈红色积淀;墨迹留香,书写强国足印。读报,就是读中国。每份沧桑的老报刊,都是一段凝固的时间、一个浓缩的社会,是这个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国家坚毅的背影。策展人、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李晓鹏表示,报纸是现代新闻业重要的媒介形态,百年来,党的新闻宣传工作通过报纸这一媒介,记录了一百多年以来峥嵘岁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发展脉络。
展览将长期设立,成为在杭高校新闻学专业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场所,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红色传播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文字吴思齐浙大城市学院供稿)
来源:潮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