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第3版)| 第六章设计师 重点笔记及思考题

360影视 2025-01-08 17:04 2

摘要:● 1.从事设计工作,通过教育与经验具备设计知识、理解力、技能与技巧,能完成设计任务并获报酬的人。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第 1 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 2 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 3 章 中国设计溯源

第 4 章 西方设计概观

第 5 章 设计的现代分类

第 6 章 设计师

第 7 章 设计批评

第 8 章 附件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第六章设计师

1、概述

(1)设计师的定义

● 1.从事设计工作,通过教育与经验具备设计知识、理解力、技能与技巧,能完成设计任务并获报酬的人。

● 2.名称来源:由西文 “designer” 翻译而来。

(2)设计作品

● 设计师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结合的社会产品。

(3)设计师的出现

●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因分工需要和专职可能而出现的脑力劳动者。

(4)一般人与设计师的区别

● 1.一般人:可能设想制作更实用、经济、美观的物品,但因欠缺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具备必要条件,只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设想,难以将其视觉化、具体化。

● 2.设计师:能成功将设想视觉化、具体化。

(5)研究设计师的必要性

● 研究设计相关问题时,有必要对设计创造的主体 —— 设计师进行全面系统考察。

一、工匠

(1)起源与发展背景

● 1.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现工匠,为专业设计师产生提供社会与物质技术条件。

● 2.我国甲骨文、金文有 “工” 字相关解释,《周礼・冬官・考工记》提及 “百工”,为手工匠人及行业总称。

(2)中国古代工匠情况

● 1.工官制度:殷商起历代施行,中央设机构官吏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等,专业工匠多世袭,地位低,如清朝雷发达一门七代主持宫廷建筑设计。

● 2.民间工匠:从农民分化,游走四方,凭技艺谋生,有独特行业特征,如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组织与规矩。

● 3.设计成就:创造辉煌古代设计文化,近代前手工业领先,设计传欧洲等地。

(3)古希腊、罗马工匠情况

● 1.古希腊:画家、雕塑家地位低,手工艺人受歧视,自由工匠行会难抗竞争与奴隶制压迫。

● 2.古罗马:制陶、建筑行业分工精细,出现专业设计师,如制陶工匠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其《建筑十书》影响深远。

(4)中世纪工匠情况

● 工匠多开家庭手工作坊,成立 “手艺行会”,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身,雇学徒帮工,封建贵族妇女、僧侣中也有能工巧匠,中世纪后期出现纺织设计师。

二、美术家兼设计师

(1)文艺复兴时期

● 工艺和艺术观念区分,艺术家观念转变,不少著名艺术家从工匠作坊起步,如吉贝尔蒂等。

(2)16 - 18 世纪

● 前期金匠、画家、版刻家是主要设计力量,后画家、雕刻家、建筑师成主力,培养训练设计师,成立行会组织,传播设计样式与组织教育方式。

● 18 世纪建筑师活跃,画家、工匠转行,出现早期工业设计师,非官方或半官方设计学校涌现,加快设计师职业化。

三、专业设计师

(1)19 世纪

● “水晶宫” 博览会后,莫里斯倡导 “艺术与工艺运动”,德雷瑟自觉扮演工业设计师角色,德意志制造联盟紧密结合工业,贝伦斯带出设计巨子。

(2)20 世纪初 - 二战前

● 1915 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协会,实行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1919 年美国设计师开设设计事务所。

(3)二战后

● 设计师受认可,作用凸显,工作复杂需协作,不同地区设计师境遇有别:

1.北美、西欧部分国家:设计工作重科学性、研究性,如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课程设置、美国设计师测试设计效果、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研究机构。

2.意大利:设计师似 “艺术家”,职业热门,氛围开放自由,受先锋设计运动影响。

3.法国:设计师境况尴尬,design 曾被禁用,高品质消费品优秀设计少。

4.北欧国家:曾以工艺和装饰美术为基础获国际声誉,后转向高科技产品设计,教育分离。

5.日本:从 “劣质货大生产者” 逆袭,设计师多为 “公司人”,新一代有改变但仍受公司需求制约。

(4)当代及未来趋势

● 设计师从消费潮流追随者向引导者转变,角色向高层次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推动力量,未来需探索更多发挥社会作用途径,如英国 “设计未来” 专业研究方向。

一、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Design 的意大利文词 disegno 原义为 drawing(素描),设计与艺术有紧密 “血缘” 关系。

(2)造型基础技能

● 1.核心作用: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以训练形态 - 空间认识与表现能力为核心,为设计意识、思维、表达与创造能力奠基。

● 2.具体内容:

● ①手工造型:含设计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制图和材料成型等,设计素描与色彩造型有别于传统绘画,重创造性;设计速写是快捷设计表现语言,记录设计进程;构成造型含 “三大构成” 及拓展内容,培养逻辑与形象思维。

● ②摄影、摄像造型:分资料性与广告性,前者搜集图像资料、记录作品,后者本身是设计。

● ③电脑造型:既是基础又是趋势,在设计各领域广泛应用,有强大图形软件支持。

(3)专业设计技能

● 1.分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细分多个专业技能领域,各专业在造型基础训练、相关学科、专业技能重点上有差异又相互渗透。

● 2.差异体现:视觉传达偏平面造型,产品和环境偏空间造型;工业设计需工学指导,视觉传达需符号学等多学科,环境设计需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各专业技能重点分别在视觉符号运用、产品要素决定、环境要素安排。

(4)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

● 1.通史通论:中外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设计概论等,帮助设计师开阔视野,了解设计源流等。

● 2.专业史论:如工艺史、建筑史等,建筑对其他专业设计影响大,设计师熟悉史论可避免创意局限,获取灵感。

● 3.设计方法论:论述设计方法沿革、需求、基础与发展,评价主要设计方法应用,挖掘创造智慧。

● 4.价值工程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研究设计对象功能与成本关系,控制设计经济费用。

二、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1)自然学科知识技能

● 1.设计物理学:提供力学、电学等知识,保障设计科学性、合理性。

● 2.设计材料学:助设计师了解材料性能、应用工艺,扬长避短。

● 3.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相互作用,关注人工作、生活中的效率、健康等,二战后应用广泛,有国际国内标准供设计师遵循。

● 4.人类行动学:日本提出,弥补人机工程学忽视人类感情与心理因素的不足。

● 5.思维科学:设计师掌握创造性思维,养成创新习惯,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创新构思能力。

(2)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 1.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设计受经济因素制约,设计师需了解消费者需求、心理、文化,预测消费趋势,实现设计经济价值。

● 2.社会伦理与法律:设计师注重社会伦理道德,了解专利法、合同法等相关法规,维护自身与社会利益。

● 3.社会实践技能:设计是社会行为,设计师需有组织、协调等社会实践技能,包括设计调查、合同处理等,其高低影响事业成败,需社会科学知识指导与实践磨炼。

(3)知识技能的综合特性

● 各知识技能普遍联系、相辅相成,设计师不必精通各学科,但要善于组织运用,通过协作弥补不足,且知识技能随时代发展,设计师要持续学习,将知识汇聚成系统,提高技能水平,边学边用,不断探索。

一、横向的分类

(1)按工作内容性质分类

● 1.视觉传达设计师:

● ①任务:设计、选择、编排最佳视觉符号,快速准确传达信息。

● ②名称由来:1922 年德威金斯提出。

● ③发展:设计工具、材料与技术多次革新,领域空前扩展。

● ④细分:广告、招贴、包装、书籍装帧、标志、影视、动画、展示、舞台等设计师。

● ⑤知识技能:含造型基础、基础理论、专业设计技能,涉及多学科知识及法规。

● 2.产品设计师:

● ①职责:设计实用、美观、经济产品满足需求,历史久远。

● ②分类:按生产手段分工业设计师和手工艺设计师;按设计领域分工业、家具、服装等设计师。

● ③知识技能:涵盖造型、理论、设计多方面,涉及物理、工学、材料等多学科及法规。

● 3.环境设计师:

● ①职责:创造舒适宜人活动空间。

● ②历史:从原始到现代,不同文化造就多样设计。

● ③细分:建筑、室内、室外、园林、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设计师。

● ④知识技能:包括造型、理论、设计基础,关联物理、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及法规。

(2)按从业方式分类

● 1.驻厂设计师:工厂企业内从事设计,利于企业保密、提升专业水平与竞争力,专业范围明确。

● 2.自由设计师:创立设计公司等,接受委托工作,兴起于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反映国家设计创新实力,中国队伍渐壮大。

● 3.业余设计师:以设计为业余爱好或增收手段,如院校教师、艺术家等,有的兼具理论研究能力。

二、纵向的分类

(1)总设计师:

● 1.职责:负责多个设计项目,制定总方案,协调各方关系。

● 2.要求:综合素质高,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知识面广博,熟悉多领域知识法规,作风民主。

● 3.成长路径:需多年工作经验积累。

(2)主管设计师:

● 1.职责:负责具体项目,贯彻总设计师意图,组织分部实施。

● 2.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策划组织、解决问题能力强,学历本科以上。

(3)设计师:

● 1.职责:负责项目某部分设计,协助主管设计师。

● 2.要求:创意与表达能力强,能独立提方案,解决一定问题,设计专业本科毕业。

(4)助理设计师:

● 1.职责:协助设计师,完成制作等杂务。

● 2.要求:有设计表达与制作能力,能操作电脑、绘图、收集资料,中等专科毕业。

(5)设计师协作与发展:

● 1.协作关系:各层次地位平等,团结协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知识能力优势。

● 2.晋升条件:主管升总设计师靠经验、公关能力;设计师升主管靠设计才能、经验与组织协调;助理升设计师靠创意表达。

● 3.机构差异:不同规模、类型设计机构,设计师层次划分及工作侧重不同,外界环境也影响层次构成。

一、服务意识

(1)历史演进中的设计师角色

● 从 “制作工具的人” 开启文明,手工艺人满足基本需求,部分服务特权阶层,唐宋后为文人士大夫服务,西方工业革命后拓展至消费市场。

(2)当代设计师服务内涵

● 1.不仅要设计适销对路产品,更要为人类利益设计,改善生存条件与环境,惠及全体人群,避免仅服务部分人或损害他人利益。

● 2.渗透设计领域至社会各方,关注内陆、乡村等边远地区,满足教育、医疗、安全等多领域需求:

● ①教育领域:从学前到博士后,辅助教学设施、成人教育等设计,助力教育进步。

● ②医疗与安全领域:改进医疗设备、预防职业病与不安全设计,减轻医护压力,保障健康。

● ③关怀弱势群体:关注贫穷、饥饿人群,平衡商业与关怀设计,避免只为少数人服务。

● ④其他领域:满足科研、特殊人群(老人、孕妇、残疾人等)、交通、信息技术等潜在设计需求。

二、伦理道德意识

(1)设计师行为的伦理审视

● 1.一次性消费品虽方便商家获利,但从长远看危害环境,设计师需考虑全面、长远利益,对人类及自然负责。

● 2.享乐主义下,部分设计师助推资源消费竞赛,忽视基本需求未满足地区,造成设计与消费失衡,带来负面效应。

(2)应对策略与时代使命

● 1.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面对 “可持续发展” 问题,设计师肩负历史使命,国际设计组织以相关主题体现对公共事业、生命、信息时代、灾害援助的关注。

● 2.设计理论倡导 “适度设计” 等原则,防止设计破坏生态、文化、人性。

● 3.设计师要树立正确价值观与责任感,抵制不良风气与设计,如 “为金钱设计”、低俗、不负责任的设计,遵守法规,将设计与人类真实需要紧密相连,为创造美好世界努力。

1.简述从工匠到专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变化。

【参考答案】

一、工匠时期

1.中国古代: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现了工匠。中国古代有工官制度,专业工匠一般世袭,被封建统治者编为世袭户籍,子孙不得转业。如清朝工部 “样房” 的雷发达,一门七代主持宫廷建筑的设计工作,但工匠地位比较低下。民间工匠是从农民阶层中分化出来的行业群体,游走四方,地位也不高,不过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组织和规矩。在重 “道” 轻 “器” 的封建社会,即使是宫廷御用匠人,地位也较低。

2.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古希腊,工匠包括画家和雕塑家,地位比较低下,被权贵阶层看不起。自由工匠虽有同业行会,但受到家庭手工业竞争和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影响,很多自由工匠降到非自由人的地位。古罗马时期,制陶和建筑行业分工精细,出现了最早的专业设计师,如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其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对后世建筑师影响深远,这也说明专业设计师开始受到一定的重视。

3.中世纪时期:工匠大多在市镇里开设家庭式手工作坊,成立 “手艺行会”,成员既是店主、作坊主,又是熟练的工匠,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身,还雇有学徒和帮工。此时工匠的地位相对稳定,在自己的行业环境中有一定的自主性。

二、美术家兼设计师时期

1)文艺复兴时期:工艺和艺术在观念上有了区分,艺术家作为学者和科学家的观念产生,艺术家地位提升。像吉贝尔蒂、波提切利等著名艺术家从工匠作坊中起步,逐渐获得了更高的社会认可。

2)16 - 18 世纪:16 世纪前,金匠、画家和版刻家是主要设计力量,后来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成为新的主要设计力量,他们培养训练设计师,成立行会组织,传播新的设计样式与组织教育方式,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18 世纪,建筑师在设计领域更加活跃,不少画家或工匠转行成为建筑师和设计师。同时,非官方或半官方的设计学校出现,加快了设计师的职业化过程,设计师的社会地位随着职业的规范化逐步提高。

三、专业设计师时期

1)19 世纪:1851 年 “水晶宫” 博览会后,莫里斯倡导 “艺术与工艺运动”,德雷瑟自觉扮演工业设计师角色,德意志制造联盟实现了与工业的紧密结合,贝伦斯作为驻厂工业设计师,带出了格罗皮乌斯等现代设计运动巨子。这些都标志着专业设计师在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2)20 世纪:1915 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协会,实行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1919 年美国设计师开设设计事务所。二战后,设计师的作用与价值得到社会普遍承认。在不同国家,设计师地位有所差异,如在北美和西欧部分国家,设计工作被认为是科学性和研究性的工作;在意大利,设计师被当成 “艺术家”,职业热门;在法国,设计师境况比较尴尬;在北欧国家,设计师曾以工艺和装饰美术为基础获得国际声誉;在日本,设计师大多是 “公司人”。但总体而言,专业设计师在社会生产各部门普及开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地位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2.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共同点

1.造型基础技能方面: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技能,如手工造型(素描、色彩、速写等)、摄影摄像造型等。例如,设计师和艺术家在绘画基础上都需要对线条、色彩、形态等元素有基本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设计师在设计草图阶段,艺术家在创作草图时,都要运用到这些基本的造型技能来表达初步的想法。

2.创造力和审美要求方面:都要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无论是设计师设计产品、环境或视觉传达作品,还是艺术家创作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都需要发挥创造力来构思独特的作品形式,并且要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色彩搭配等,以达到吸引人的视觉效果或传达特定的情感、理念。

二、不同点

1.目的方面

艺术家:艺术创作主要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思想观念或者对世界的看法,更强调自我表达。例如梵高的《向日葵》,是他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作品更多是从自身感受出发,不一定要考虑实用性和商业性。

设计师:设计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如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功能需求等。例如工业设计师设计一款手机,要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功能实现、成本控制、市场流行趋势等因素,以生产出既实用又美观且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

2.受众方面

艺术家:作品的受众相对比较广泛,但接受程度更多取决于观众的个人喜好和审美观念,受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也比较多元。比如不同的人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师:需要精准地针对目标受众进行设计。比如儿童玩具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全因素等,以满足特定年龄段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

3.制作过程方面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个人的灵感和创作冲动,制作过程相对比较自由,在材料和形式的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性,主要追求艺术效果。例如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进行艺术创作,材料和过程都围绕个人的艺术观念展开。

设计师:设计过程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如技术条件、生产成本、客户要求、功能需求、法律法规等。以建筑设计师为例,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建筑规范、施工技术、预算成本等诸多实际因素。

3.举例说明设计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参考答案】

一、教育领域

设计师可以为教育设施进行设计,如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桌椅。考虑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桌椅的高度、角度、材质等都要精心设计,以保证学生的舒适和健康。例如,为小学生设计的桌椅,高度要方便他们的腿部放置和书写姿势,桌面的倾斜度要符合他们的视觉角度,这有助于预防近视和脊椎问题,体现了设计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设计教学教具,如科学课上使用的实验器具。这些器具要考虑安全性、易用性和教学功能的有效实现。例如,设计化学实验用的滴管,要保证滴管的精度、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同时也要方便学生操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是设计师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责任体现。

二、医疗与安全领域

在医疗设备设计方面,设计师可以设计更精准、易用的医疗器械。例如,心脏起搏器的设计,设计师需要考虑其体积小、功能稳定、兼容性好等特点,以帮助心脏病患者更好地生活,这体现了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责任。

在安全设备设计上,如安全帽的设计。设计师要考虑安全帽的强度、舒适性和透气性。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安全帽的透气性设计可以防止工人中暑;强度设计则可以在危险情况下有效保护工人头部安全,这是对劳动者安全保障的责任。

三、社会公平与弱势群体关怀方面

关注贫困地区的住房设计。设计师可以设计简易、低成本但功能齐全的住房。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设计一种利用当地材料、易于建造的房屋,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遮风挡雨的住所,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居住权益的保障责任。

为残疾人设计辅助器具。比如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设计轮椅,要考虑轮椅的便携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使轮椅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方便残疾人的出行和生活自理,体现了对残疾人社会融入的关怀责任。

来源:迈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