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撞出各式各样的火花。或许会在某一时刻抓住一缕缘分,开启新的生活,但也可能在某个瞬间突然缘分散尽,各奔东西。有些人能抓住许多缘分,相遇多过离别,而有的人,似乎与他人的缘分很浅,总要面对离别的场景,把相遇从生命里抽离。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撞出各式各样的火花。或许会在某一时刻抓住一缕缘分,开启新的生活,但也可能在某个瞬间突然缘分散尽,各奔东西。有些人能抓住许多缘分,相遇多过离别,而有的人,似乎与他人的缘分很浅,总要面对离别的场景,把相遇从生命里抽离。
1
秦啸今年已经49岁了,到了被叫“阿姨”都超龄的年纪,虽然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姑娘。
1974年,秦啸出生。前一年,国家的“计生”大计已经部署了十个年头。那一年,国家提出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也真正开始落地各项制度。秦啸就是最后“抢生”的那一波小孩,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父母都是当地医院的医生,本无暇再照顾第三个孩子,但还是欣然接纳了这个“意外”。父母给这个家里的小妹妹取名一个“啸”字,希望她能像自己的到来一样,对这个世界带着自己的一份傲骨。
父母工作忙,在七岁入学的年代,秦啸不到六岁就跟着来到了哥哥姐姐所在的医院附属小学,成了一年级最小的新生。早饭是父母从单位食堂打来的,往往放在桌上就见不到人了。秦啸的衣服是哥哥姐姐剩下的,袖子和裤子总需要挽起来。父母好像也没有格外的审美要求,九岁之前的头发都是姐姐给梳的,每次梳头都很疼,姐姐试图使出最大力气用梳子扯顺她的黑发,却总是半途而废,家里的塑料梳子为此断了好几个齿。姐姐比秦啸年长五岁,早已有自己的小伙伴,对这个总是跟在身后的“小跟班”有点不耐烦。秦啸一天天扎着一成不变的发型上学——后脑勺两个朝外伸展的羊角辫,姐姐总故意气她说,像两根“扫帚尾巴”。
确实,秦啸生来发质很硬,那两根朝外放射开来的小辫子,总是不肯低下脑袋,硬挺挺地朝外肆意伸展着,摸一下甚至有点扎手。
秦啸的学习生涯顺风顺水,很让父母省心,中途又跳级一次,年级直接追上了大两岁多的哥哥。高考那年,成绩前茅的她本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样报考医学院,但她好像从小就天然带着对“命运”的叛逆,选择了当时还鲜有人报考的计算机专业。她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干脆利落地,给自己的“十年苦读”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秦啸没有跟随哥哥姐姐去大城市读医学院,而是考入了本省的工程大学,入住了八人间都填不满的理工科女宿舍。
2
一路超前的秦啸,在大学里比最小的新生还小两岁半,她再次成了大家眼里的小妹妹——这个她最不喜欢的角色。
秦啸的智力完全跟得上大学的课程,包括那些晦涩难懂的工程数学类课程,但她的情感发育,似乎还停留在十几岁懵懂少女的状态,对大学校园里一对对的男男女女毫无兴趣,甚至有点厌烦。
黎超是系学生会主席,比秦啸高两级,很受女生们追捧。即便是“阳盛阴衰”的理工院校,黎超的颜值和气场也很出众,但是他一直没有对外公开的女朋友,很多女生却经常说,“XXX和XX都说自己是他的女朋友”。
学校的纳新大会上,各院系的学生会摆摊“揽才”,其实是各种“主席”选美的机会。黎超挂着招牌式的阳光微笑,温柔地对待每一个来询问的新生,遇到外形不太好的女孩子,他反而会格外地热情,好像这样才可以彰显出自己“平易近人”的招牌形象。
秦啸本对这种人类社交场所毫无兴趣,但是宿舍楼下的热水管坏了在维修,她只能被迫提着自己的花暖瓶绕远路去另一个水房打水,不得已路过了这一片人头攒动的场所。她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想低头快步走过去。
“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系的,想加入我们计算机系的社团吗?我们系帅哥多。”前半句秦啸刚刚抬起头想看对方一眼,听到最后几个字她本能地翻了一个大白眼,流露出诧异和反感的表情。四目相对的那一刻,秦啸略微收回了三分之一的厌恶,回了一句“不用了,谢谢”扬长而去。
黎超招牌式的微笑消失了,他一下子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但对面前这个“白眼”女孩印象深刻。他心里的肉,像是被一只奶凶奶凶的小野猫尖锐却不坚硬的小爪子,轻轻地划了一下。
3
黎超发现自己迷上了这个对他翻白眼的女孩子,或许是从小当校草的他,第一次被女孩子这样深深地嫌弃吧。
她还带着少女的稚嫩,像中学校园里穿校服的女孩子带着操场上奔跑的野性,又带着刚刚发育饱满时特有的性感。自从那一次见面后,黎超发现校园里经常可以遇见她,只是过去他没有注意到。合班的大课堂上,他会选择坐在秦啸斜后方三排,这种刚刚好可以凝视,却不会越界的距离。
他发现她不喜欢像其他女孩子一样,三五结伴地抢占专业课的前几排座位,她总喜欢一个人走进坐在靠窗的最里排,这种一整个上午都不方便进出,却不会被打扰的位子。她喜欢咬指甲、咬笔帽,有时候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嘴巴,还会被自己吓到。这种时候,黎超会不近不远地跟着笑出声,再用清嗓子地咳嗽掩饰一下。
他发现她喜欢带那时候还不多见的小包餐巾纸,边听讲边把压在一起的三层纸一层层揭开,再单独按照原来的痕迹折叠好,每次只用一层。那薄薄的餐巾纸被撕下来时都带着一丝丝不甘,在窗口的阳光下撇下一点尘屑,很像她纯天然的那种不羁。那点点尘屑有时候会引得她打一个喷嚏,他觉得就像小奶猫着急偷吃猫食却被自己呛到的样子。每层纸掀起来时都薄到让人心慌,很像她吹弹可破的脸颊皮肤。黎超感觉这个“小女孩”让他着魔了。
学校元旦晚会,黎超实在忍不住了。组织完计科系的活动,他便一溜烟窜到观众席中,那个他早就锁定的位子。老式礼堂的观众席还是硬邦邦的折叠椅,中间的扶手更不像现在的可以掀起来。黎超就像那把椅子一样生硬地坐到了秦啸旁边,生硬地在下面拉住了她的手。
4
秦啸的倔强和叛逆第一次在命运面前消失了,她其实早就看到了黎超,她内心从少女向女人进化的火焰,只差划一下火柴。
这是秦啸的初恋。
秦啸第一次正眼看一个男生,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一个哥哥的爱,不像小时候总是调侃逗她生气的那个哥哥,是一个像真正的兄长,甚至父亲角色的关怀和爱护。他也会从食堂替她打好早饭,但是从不会丢在桌上消失,而是一直坐在桌前等着她出现。她依然像小时候一样披散着头发下楼,他会坐在她旁边,轻轻地把手指插进她的头发,一点点向下划去。她浓密的黑发在那一刻总是格外地顺服,一根根乖巧地享受着这个男人手指的抚摸,一会儿就变成一个服帖的马尾。
黎超总说她的头发好,又黑又密,衬得她脖颈很白。这是秦啸从小到大头一次遇到赞许她头发的人。
作为学生会主席的黎超,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申请到留校辅导员的名额,而且他还想顺便继续读研。秦啸的哥哥姐姐都已经去国外深造,父母依然保持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家里只有她自己。她干脆收拾了东西,跟黎超领了证,搬到学校分给黎超的教工宿舍里,正式开启了他们的小日子。
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不难找,但是小日子过得也比较清贫。学校家属院的小楼只有三层,房间都是老式一室一厅。一个大院只有一个大爷做传达,收发下报纸杂志,没有现在所谓的物业职责。
楼道归住户自己打扫,一楼入口的小黑板上写了值日表,每周六是他们家302户。小黑板用一根生锈的铁丝扭了一个挂钩,挂在一根歪斜的钉子上。黑板下边是凸出来的木框,当作放粉笔的容器。整节的粉笔早已被孩子们抢出来画了满墙的涂鸦,写满“XXX大傻瓜”“XXX喜欢XXX”的字样,留在下面可以写字的,只剩短小的粉笔头。
被排到值日的住户要么已经搬离,要么当作没看见,整个走廊都是破败斑驳的样子。乱拉扯的电线从二楼平台通进昏暗的走廊,夕阳投在走廊里很多错综复杂的阴影。这些影子有时候像湖边的芦苇,有时候像远方的铁轨,神奇地带着一种末日之美,让人短暂地忘记它们只是一些凌乱的电线。
秦啸不喜欢这个“小家”,会让她想起来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从小是家里的小妹妹,她也并不擅长打理日子,他们的302一居室里,也有着跟走廊般配的凌乱。
5
秦啸毕业后去了当地国有的计算机公司,曾经也是个“体制内”的铁饭碗。但在国有企业都陆续开始下岗潮的年代,这种单位似乎也迎来了“苟延残喘”的命运。秦啸不想安于上岗即下岗的命运安排,准备提前走人。
1996年,当地一家国有转制的房地产公司正在筹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北方城市里,私立小学等同于贵族学校,收的都是有钱人的孩子。但在传统的北方人眼里,体制内才跟“铁饭碗”挂钩,“有钱人”就是“暴发户”,只有钱,没有文化。
从小没有缺过吃穿的秦啸,对金钱没有明确的概念,但看到私立小学招聘通知的那一刻,她第一次想赚钱,想逃离那个小房子。
秦啸入职了私立小学,作为整个小学部创新性课程计算机课的老师。这所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是住宿生,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这一点让秦啸有点感同身受。孩子们年龄尚小,还不懂得家长的无奈,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往往通过叛逆表达了出来。他们课堂纪律不好,打架率高,恋爱率高,加之家庭都较为富裕,教育观念不同于普通学校的父母,孩子们学习欲望很低。
秦啸的计算机课却是个例外。因为“玩”电脑让孩子们觉得很新奇,他们从抢机房鞋套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欢乐和对上课的迫切。秦啸给教室的电脑都装了金山打字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双拼和五笔的打字技巧。这些电脑上,甚至还有秦啸自己用代码编制的小游戏,乌龟赛跑,青蛙过河......问答得分高,打字速度快的孩子,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课间来玩吃豆人。
秦啸俨然成了学校里的孩子王,她有点享受这种感觉,算是对童年自己的一种补偿。
在入职学校的第五年,秦啸小攒了一笔收入。她对黎超提出不住教工宿舍了,换一间宽敞点的出租房。
这是她跟黎超第一次吵架,也是她第一次看到黎超的另一面。黎超那晚刚好跟朋友喝了点酒,对她的再三提议爆出了粗口。黎超说他早就受够了她这个“大小姐”,不会做饭不会持家,每天早上蓬头垢面不懂打扮,“你以为你还是你们家的小女儿吗?我又不是你爹!”
后来才知道,那一天黎超的转正申请被否了,被一个“校二代”女老师顶替了名额。小地方来的黎超脱离了学生群体里学生会主席的光环,他一切的社交能力在混社会上并不好使。
6
那次争吵过后,秦啸开始跟黎超冷战。认识黎超后,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久违的温柔和关照,却发现这种美好只是一个假象,就像他们走廊里的光影,短暂的美好背后其实是长久的不堪。
冷战第二周,秦啸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一切都没有真实感,她恍然想起来,她和黎超甚至还没有办一场婚礼。
冷战后,黎超开始经常晚上不回家,秦啸反而觉得心情变得放松和舒畅了许多。不知是孕期激素的原因还是年纪渐长,秦啸开始关注身边生活的琐碎。她开始收拾房间,开始学做饭,开始养花。
一居室的卧室连着一个狭小的阳台,灰色水泥的地面和半人高围栏,过去堆满了杂物。秦啸一点点清理出来,慢慢装饰成一个小小的秘密花园。水泥围栏内部是砖砌的扶手,每隔一砖宽的距离留有一个空隙,刚好可以塞进一个个小小的盆栽。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躲在这些空隙里悄然生长着,就像秦啸肚子里的小生命,尚未懂得思考存在的意义,就已经开始自己的生命旅程。
秦啸的小阳台对着对面“专家楼”的北阳台,那里零星住着一些高薪聘来的“老”教授。专家楼都是老式小洋楼,虽然楼房有一定年限了,但也是传统的二层联排,层高远高于单身宿舍,二楼的阳台几乎可以与秦啸的三楼平视。
秦啸对“秘密花园”的照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对“教授家”的凝视。她看到他有两个女儿,她们每天都梳不一样的发型出门,都穿合体的裙子,都有好看的皮鞋和白袜,都会弹钢琴。有时候,她会不自觉地抚摸起自己的肚子,或许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得到这样的家庭关爱,或许是想重新投胎一次做这位教授的小女儿。
7
女儿的出生并没有让黎超回归家庭。秦啸听大学同学说,他跟一个系主任的女儿好在了一起,那个女孩研究生还没毕业。
秦啸也在夜里假想过黎超的情况,但是想一会儿就被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麻痹了,她的身体不想让她被“叫醒”。知道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寂寞的时候她会幻想一个身体的存在,模模糊糊,是那个中年教授的样子,或者说是那样一个“父亲”的角色。她会假想自己侧躺在那个身体的臂弯里,他在背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抚摸她的头发,把它们一根根理顺,变软,再在她的头发里深吸一口气,流露出对她发自内心的喜欢。那种幻象让她很有安全感,可以沉沉地睡去。
女儿不好带,她好像比秦啸小时候更加地排斥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声音、气味、气温、湿度,还有各种食材,好像都能让她过敏。每次发烧感冒,都会被医院野蛮地用上抗生素,而这种抗生素滥用的局面,似乎使她的身体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一手提着包,一手举着女儿跑到医院,秦啸好像从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小妹妹,突然成长为一个超人。那种习惯性的自我麻痹和依赖意识被藏了起来,就连睡前的幻象都开始消失了,每天累到倒头就睡。
女儿幼儿园老师来电话,小朋友又发烧了,而且起了疹子。秦啸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接到老师的电话,甚至没有了意外。秦啸说自己下午还有课,拜托老师照顾到下午。晚上女儿吃了退烧药依旧高烧不退,她本想熬过夜班急诊再去挂普通门诊,但是睡前掖被子时发现女儿脖子旁的淋巴结肿成一个大疙瘩,扁桃体附近似乎也有很大的水肿,张嘴呼吸的小嘴早已干裂,急促地喘息已经成了一种求救。
夜间急诊医生发现了女儿异样,开了一长串化验单并叮嘱她除了常规的项目,早上一上班一定抓紧去做哪些。
女儿被怀疑是川崎病,发病突然来势汹汹,三天时间就进了儿科ICU,甚至还没等来最终的化验结果。医生说这种病其实无药可治,只能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是孩子出现了最糟糕的心肌炎和心衰,应该是早就有类似感冒嗓子痛皮疹的症状没有及时送医。
秦啸从小在医院大院里长大,对川崎病也有一定耳闻,她内心好像早就预料到了最后一页的结局,只是又陷入了过去的那种自我麻痹状态。秦啸拿起护士的电话,向单位请了一周假。当天夜里,孩子离开了。
这间她从小进进出出的医院,没想到会变成她一生再也不想踏入的地方。
8
秦啸在父母家住了大半年的时间,跟黎超也彻底签了离婚协议。她整个人像是被掏空,陷入沉沉的麻痹状态。她感觉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都变得迟钝,好像是为了配合她反应迟缓的情感神经。
秦啸委托母亲去那个小家收拾了她的东西回来,她无法再踏入那个房间一步,那里的每一处都有孩子的气息,当然,还有黎超的痕迹。
秦啸觉得,从某一瞬间起,她就与之前那个世界割裂了,就好像是一场梦,现在只是有点似醒非醒。
秦啸搬去了学校的教工宿舍,成了一名配班老师,教课的同时负责一个班级的饮食起居。她喜欢这样的忙碌,让她觉得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2016年,秦啸所在的学校已经从一所试点性质的民办学校,发展成小升初争相考取的重点学校,在这座初中划片直升的北方城市里,成为了一个民办学校转型的范本。秦啸也从一名普通的副科老师,成长为小学部的教务主任。
学校周末组织研学活动,时隔十年秦啸再一次走进这所大学的校门——她毕业的大学,与黎超相遇结婚的大学。
学校的大门早已换了样子,金属的推拉门不复存在。一座泰山石屹立在校门口,刻着金光闪闪的校名,石头下方是电子喷泉,这“有山有水”的门面大概是大师看过风水的。不知道,这里面的人们,人生真的变得顺遂了吗?
孩子们其实平日里也来过这所学校附近,但是挂上研学的名堂,总觉得像是在集体旅游。教学楼的外墙虽然被粉刷过,但内部的教室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一间间自习室都没有坐满,对比当年用各种课本暖瓶占座自习的日子,现在大学生的周末多了更多的诱惑。
学校联系了一位资深教授给孩子们上一堂公开课,秦啸便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办讲座的教学楼。顺着手册上写的编号,秦啸找到一号楼的阶梯教室。在老教学楼昏暗的走廊里,秦啸开始觉得身体不舒服,耳鸣伴随着一阵阵头晕。说是耳鸣,更像是一种低沉的人声,隐隐约约传到耳骨上、脑子里,甚至不能说是“听”到的,而是感受到的。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掺杂了太多收音机调台的杂音,辨不清具体的语义,只是冷冰冰得让人直冒冷汗。
她应付着安排孩子们落座,扶着联排折叠椅后背走到一个窗口下面的位子。这个位置让她很熟悉,耳朵一下子静了下来。是惊人的安静,安静到让她好像突然穿越到一个黑洞里,那种无法传播任何声波的真空。她拿出一小包面巾纸,想擦拭额头的冷汗。面巾纸只有两层,很薄,在窗口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透明。面巾纸随着抖动掉下一些细小的碎屑,把一束阳光刚好圈成一个光锥,说不清是阳光束缚了碎屑,还是碎屑锁住了阳光。
9
老教授看起来并不老,不过五六十岁的样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男人,提着一只纯皮质的棕色电脑包,不声不响地走上讲台。秦啸认出了他——家属院单身宿舍对面的那位父亲,住专家楼的父亲。
研学营带队老师高调地介绍着教授的资历,当然这些都是宣讲给随行家长听的,孩子们自顾自地小声聊天,悄悄交换着手里的零食糖果。教授整堂课用低沉但清晰的语调试图把一个古老的量子力学理论讲给孩子们听,看得出他经常给两个女儿讲知识,本来嘈杂的教室一直保持着安静,孩子们好像没听懂,但好像又听懂了。
秦啸恍恍惚惚地听到一个“光锥”的理论,大概是讲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一个坐标轴,世间万物都在自己所在的一个光锥里面,线性向前,隐隐约约看得到,但回不去,逃不掉。
当晚,秦啸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好,我是今天上课的郑天问,我住在家属院3号楼。好久不见。”
后来秦啸才知道,郑教授委托带队老师要到了她的手机号码,时隔十年开启了第一段对话。教授说,他开始关注她,是从她的小“花园”开始的。他妻子常年身体不好,不能吹风,所以他们家的阳台一直空无一物。小花园的生机吸引了他,从而让他好奇对面有一位什么样的女主人。
他看到过无数次她独自带孩子的身影,看到过她抱着孩子晒太阳的笑脸,也看到过她深夜孤身一人的狼狈。有时候他差一步就要冲到对面来帮帮她,但还是放下了手里的外套没有出门,只是选择做一个不远不近的陌生人。直到前年他妻子去世,两个女儿也去了外地,他才会在深夜里再次站在阳台上,长久地望向对面黑漆漆的三层宿舍楼。
两个孤独多年的灵魂,好像在十年里一直处于远距离纠缠状态而不相知,突然的吸引来得过于猛烈。他们遛遍了学校周围的小街小巷,甚至去了年轻人的各种场所。教授会在公园里给她买一支冰棍或者棉花糖,轻轻地牵起她的手而不是搂着她的肩。秦啸有时候分不清,他是拿她做女朋友,还是想念离他远去的女儿。但是,他们唯独没有再走入这个校园,似乎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光明正大地面对这一切。
教授主动提出来,让她来家里坐坐。秦啸内心产生了久违的悸动,本以为要奔向更年期的她,好像又找到了面红耳赤的感觉。
教授的房子还是那栋老楼,外墙经过几次粉刷带着特有的年代感。层高的确很高,进门就可以感受到,有一种“回家”的仪式感。很难想象一个单身男人的家,干净到一尘不染空无杂物,好像家里还有一个勤劳的女主人,不停地打理着角角落落。这种整洁,让秦啸有点望而却步,仿佛她踏入了一个贴有标签的领地,神圣不可侵犯。
教授关上了门,把钥匙串放在门口的鞋柜上面。他脱下外套,一把将秦啸拥到墙上。
43岁的年纪,秦啸尝到了第二个男人的身体。与黎超不同,这里面有情人偷情般的刺激,又掺杂着父亲般的厚重。这种复杂刚好都是她的弱点,让她欲罢不能。教授从背后伸过一只胳膊让她枕着,轻轻拢着她的头发。“你离开后,我收养了你的那些盆栽,它们被丢在了楼下。”秦啸听到他居然用了“收养”这两个字,有点想哭。好像只有教授懂得,那些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也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你也收养我吧。”秦啸小声说了一句。
10
距离秦啸与教授再次相见,已经过去六个年头了。秦啸还是驻校老师,但是周末她有了“家”。她不用再偷偷凝视这个房间,可以大方地占有它的每一个角落,想象它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样子。想得多了,好像她自己就是在这个房子里成长起来的,她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
2022年春节,教授的两个女儿要回家过年。秦啸一下子紧张起来,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躲回学校宿舍,还是该端起来扮演小妈的角色。教授抓着她的手说:“一起见见。”
两个女儿都进了家门,他们对父亲的私生活似乎有所耳闻,但看到秦啸女主人般站在家里,还是流露出明显的诧异。
“爸,你这穿的什么年纪的衣服,跟你的身份太不相配了!”小女儿进门第一句话不是寒暄,这让秦啸开始手心流汗。第一顿饭聚在了家里的餐桌上,大家沉默不语,只听到勺碗乒乓作响。秦啸太多年没做饭,努力准备了一周多的菜谱和食材。
大女儿吃了几口就放下碗筷:“爸,我实在憋不下去就直说了,这个女人在这种时候坐在我妈的位子上,是想来给我们当妈呢,还是想给我们做姐分家产呢?”
一直故作轻松的教授瞬间板起了脸,大概用出了他最严厉的语气:“你妈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我只是想大家和和睦睦坐一起过个年。”
当天晚上两个女儿分别住了自己房间,教授让秦啸依旧睡在主卧床上,他自己一直在楼下客厅吸烟。半夜秦啸下楼给他添被子时,已经叫不醒他,三个女人连夜把他送往急诊室。秦啸再一次走入这个夜间门诊,她僵在门口走不进去,好像脚下的时空在匆忙地扭曲流逝,唯独她自己陷在了黑洞最中心里动弹不得。
教授夜里突发脑出血,虽然被救了回来,但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学校里给请了护工,像照顾婴儿一样24小时守着。秦啸在ICU门口的等待室坐了两天两夜,等来的是大女儿替她打包的行李。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打包的东西,秦啸的衣物一直放在这个不大的牛津布包里,好像她自己也做着随时离开的准备。
“我等郑教授醒来再走可以吗?”
“他不会醒过来了,即便醒过来,也不会记得你。”大女儿冷冰冰地回了她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好像从哪里听到过。
秦啸脑子里突然浮现那个阶梯教室,她每次上专业课时坐过的,再次见到教授时坐过的。研学那天她在走廊里听到的耳鸣声,好像就是这个声音,只是终于辨识出了具体的语义。
11
秦啸又住回了学校宿舍,那里好像是唯一可以收留她的地方。她上学早、上班早,按工龄早就可以等着领社保提前退休了,但是她还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可以短暂地忘却自己真实的人生。
秦啸的四十岁还剩一年。这十年里,她有无数个夜晚自己躺在安静的卧室里,回想自己的前半生,那些与她擦肩而过的人,与她短暂交流的人,还有那些携手走过一段人生的人。人与人缘分的深浅,似乎跟血缘无关。她借由原生家庭来到世上,但一直觉得那只是一段淡淡的缘分,甚至称得上“萍水相逢”。那个家庭里没有过多的争吵,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交流,大家都匆匆忙忙地进行着自己的行程,去认识属于各自的人脉,大家只是共同寄宿在同一个屋檐下而已。
她不怪罪父母对她情感上的忽视,因为他们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不怪罪哥哥姐姐对她的敷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她也不怪罪黎超,因为在与她相识的那段岁月里,他是真的喜欢她,疼惜她,爱护她,只是那段岁月过去了,缘分淡了又尽了。
与黎超的分开,仔细算起来是开始于那次换房子的争吵,但那似乎也只是一个引子。寒心如细水长流,早已存在,只是尚未被明显察觉。真正确定这段感情的结束,是一段过程后的一个时点,就像一直在目送一个渐行渐远的人,直到看不见的那一刻。
而在新的站点重新“上车”的教授,也是命运的安排吧。他在秦啸内心最冰冷、最无助的岁月里,看似不经意地吹来一阵暖风。起初他只是存在于远方,存在于一幅美好的画中。没有人想打破这幅画,也没有人能够打破这幅画。但是十年后的再次相遇和心动,究竟是老天蓄意的考验,还是自己内心早就偷偷埋下的种子,谁也说不明白。
这些人说进故事里有好有坏,但过到日子里又都说不清楚。博物学家说,大自然本没有黑暗面,万物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我保护。
来源:人间故事铺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