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界的共识是,生命起源于水。而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水在冻结时与大多数物质的表现不同。通常情况下,物质在凝固时密度会增加,但水在结冰时却变得不那么密实。这是因为在液态水中,氢键是动态的——分子之间的氢键可以断裂并重新形成。然而,当水结冰时,氢键被锁定在六边形结
无论冰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如何,冰本身确实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物质。科学家普遍认为,如果冰不具备其独特的热学特性,地球上的生命就无法存在。
科学界的共识是,生命起源于水。而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水在冻结时与大多数物质的表现不同。通常情况下,物质在凝固时密度会增加,但水在结冰时却变得不那么密实。这是因为在液态水中,氢键是动态的——分子之间的氢键可以断裂并重新形成。然而,当水结冰时,氢键被锁定在六边形结构中。这种晶体结构将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从而在分子之间产生额外的空间,使水的体积增加9%至10%,密度因此降低。
正因如此,当湖面开始结冰时,冰不会沉到湖底。如果冰沉底,整个湖泊都会冻成固体。然而,实际情况是,冰层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层隔热层,有效地保护了水下的生物免受极寒气温的影响。
除了让生命得以繁衍生息之外,冰还帮助地球维持宜居的环境。由于冰具有高反照率,它能有效地反射阳光。在温室气体排放失控之前,这种反射作用有助于保持极地地区的凉爽,并调节全球气温。此外,冰在融化时会吸收热量,在重新结冰时释放热量,从而缓解大气温度的变化。
传统观点
关于“为什么冰如此滑”的问题,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科学辩题。众多著名科学家,如迈克尔·法拉第、詹姆斯·汤普森及其兄长开尔文勋爵,以及约翰·廷德尔等人,都试图为这一现象提供严格的科学解释。
1859年,法拉第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观点:即使在冰点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冰的表面依然存在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正是导致冰极度低摩擦的原因。他的理论认为,这层水膜类似于一层微小的滚珠轴承,可以自由滑动,从而使冰变得异常滑溜。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下一个要解答的问题就是——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中,这层水膜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呢?
两种主要理论
最早的理论之一由汤普森在1850年提出,他观察到水的冻结温度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改变。具体而言,更大的压力会导致冰融化。他的研究催生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水的相图。即使是下面这种简化版的相图,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温度与压力的复杂交互作用,它们共同决定了水的物理状态。
1886年,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乔利提出了一种理论:冰刀的细刃将滑冰者的重量集中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从而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冰在其下方融化。
从那时起,这一理论便被当作“常识”广泛传播。然而,实际上,这种压力所引起的冰点降低微乎其微,仅为摄氏几百分之一度。
这个解释的问题在于,较轻的物体(例如滑雪板或冰球)拥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按理说不应该滑动,但它们显然也会滑动。
第二种理论:摩擦而非压力导致冰的融化
第二种解释认为,是摩擦而非压力导致了法拉第假设中的那层薄水膜的形成。直到1939年,弗兰克·鲍登和T.P.休斯才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尝试计算滑雪板在雪面上所施加的实际压力。他们发现,这种压力不足以解释在低温环境下滑雪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精密实验,他们进一步确认:摩擦生热确实可以在冰面上形成一层润滑水膜。
然而,这个解释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人不需要移动也可能在冰上滑倒。换句话说,冰的滑溜特性并不需要借助摩擦来实现,即使在零下温度下也是如此。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史上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法拉第的观点确实有些道理。然而,事实远比“薄水膜”这一简单解释要复杂得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质子反散射和X射线衍射等先进成像技术,逐渐揭示了冰表面的神秘性质。然而,由于不同实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差异很大,要协调这些研究结果变得异常困难。
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冰都呈现出一种六边形结构,被称为“冰-1h”。这一分子结构在宏观上表现为雪花的六边对称性。
事实上,科学家已知大约20种不同的冰晶结构或“相态”,其中大多数只在极端温度和压力的实验室条件下存在。除了“冰-1h”之外,唯一自然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冰晶结构是冰-1c,一种立方体结构,通常在高海拔和低于-80°C的条件下形成宏观结构。
2024年的研究突破
2024年,洪嘉妮(Jiani Hong)等科学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在约-150°C的超低温环境下,精确探测了冰的表面特性。原子力显微镜利用一个纳米级尖端的探针,通过激光反射和反馈系统,绘制出表面的详细拓扑图像。
如前所述,冰-1h形成时,水分子之间的键被锁定在六边形晶格中。但研究发现,这种锁定只在晶格内部真正生效。在冰的表面,由于缺乏更多水分子与之结合,表面的分子比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自由度。
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冰的表面,冰-1c的区域往往无法与六边形结构的邻近分子完美结合。对于冰-1h,氧原子通常朝外。然而,在冰-1h和冰-1c之间的过渡区域,分子有时会将氢原子朝外,形成“悬挂”分子,这些分子较不稳定,能在结构中不断地附着、分离、重新附着。
研究人员还发现,随着温度上升(从-150°C开始),更多的冰-1c区域变得活跃。
这些发现与2018年巴特·韦伯等人的研究一致。他们研究了冰表面摩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发现:
在超低温(如-100°C)时,冰不太滑;而在温度上升时,冰-1c的存在增多,表面形成一层准液体,即松散结合的分子层,这些分子由于无法决定如何排列,集体表现得像法拉第所设想的那层水膜。这一准液体的形成被称为“预融化”现象。当温度达到**-7°C时,这种预融化效果达到最大,冰的摩擦系数降至最低。这正是速度滑冰运动员**认为最适宜比赛的温度!
冰的核心地位
冰是一种核心物质。它对生命的起源、延续以及乐趣都至关重要。在不同文化中,冰作为生命的给予者与夺取者,出现在民间传说、神话和艺术作品中。
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尽管冰对人类影响深远,但它的第二大显著特性——滑溜性——却始终神秘莫测,让科学家们难以完全理解。我也欣赏科学探索的验证过程,从探险家到速度滑冰运动员,都见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尽管如此,科学界仍未完全解开冰的复杂奥秘。至少,经过174年的科学探究,我们现在对自然界这位“光滑操控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来源:老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