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做好人才文章 当好产业发展“小棉袄”

360影视 2025-01-10 11:00 2

摘要:走进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就能看到,学生们正在分组讨论机器人的研发和组装。这座规模5万平方米的教学楼,是该校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力载体。

走进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就能看到,学生们正在分组讨论机器人的研发和组装。这座规模5万平方米的教学楼,是该校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力载体。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始终坚持与常州的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同向而行。”该校党委书记汤正华说,学校以城市发展为“生命之源”,以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小棉袄”为己任,不断为当地生产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让学生到车间去,让车间到学校来

“课程不仅有理论学习,还能动手操作,所学即所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3级学生黄盛誉选修了“智能设计与制造”课程,他发现讲师们大多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这门课程是学校11个“微专业”之一。近年来,该校创新实施了“1+X”微专业建设计划,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程环境和更多实践机会。

“让学生到车间去,让车间到学校来”,一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常州工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常州产业发展所需,仅本学年企业进校授课人数就达143人,企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3%,授课总学时达4097学时。

“学校在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该校教务处副处长廖连莹介绍,这两年学校“动静很大”,对20多个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升级,增设了智能制造工程等10个专业,撤销了一批与地方主导产业不直接相关的专业,形成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专业集群,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100%匹配。

产业链上缺什么,就去研究什么

常州是国内最早布局碳纤维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2020年,常州工学院就与碳纤维龙头企业新创碳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并联合成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产业学院与企业实施共建共享成果的模式,在碳纤维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上同步发力。

“产业链上缺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主任尹衍军向记者举例,2022年,新创碳谷针对“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优化”难题提出了具体指标,学校随即组织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常态。2017年起,该校全面推进实施了“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计划,要求二级学院至少与1个常州市的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组建100个以上由教授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100家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各学院及时掌握、分析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是做好服务的前提。”该校科技处副处长陈小卉说。截至目前,二级学院与常州市45个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组建由教授博士领衔的102个团队,为6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规划咨询、技术升级与改造等服务。

“人人都是科技镇长,人人都是科技信息员。”在汤正华看来,正是这种“一院一镇”的做法让学校发展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做好人才文章,服务地方经济

2021年,孟加拉国留学生夏义来到常州一家企业实习并承担翻译工作。“无论是跨国业务洽谈,还是多语种沟通场景,他总能准确及时翻译,极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公司总经理张海东说,留学生有效弥补了海外业务拓展中的人才缺失。

“我们调研发现,常州的中小民营企业想要‘走出去’更多的是缺乏国际化业务运营人员的支持。”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文琴告诉记者,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学院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了“中国学”微专业,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匹配度。截至目前,全校已累计培养了来自52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余人,与在常21家企业共建来华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成为助力地方企业“走出去”的友好桥梁。

据了解,该校全方位鼓励师生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融合等领域奉献智慧。2020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发起成立“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我们推出了‘点单’式宣讲服务,提供九大类100项宣讲主题清单,通过智慧云平台供全市‘点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夏天静介绍,宣讲团累计开展400余场主题宣讲,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有力推进了地校文化共荣。

2023年,常州迈入“万亿之城”的行列,经济势头发展强劲,科技和人才需求巨大。“‘万亿之城’再出发,学校何为?必须做好人才文章,赋能新质生产力。”汤正华表示,学校的底气和定位永远是“在常州”,今后将努力把“产业报国”的信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陈思洋)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