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什么?感染后有何症状?4种传播方式,大家都要注意

360影视 2025-01-10 15:01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是个细菌,个头特别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折腾起人来,胃是它的主要“作案现场”。这个家伙厉害在哪儿呢?

它能在胃酸这种“化学武器”里活得好好的,甚至还能掏个洞、建个窝,把胃壁折腾得满目疮痍。

它干了啥事儿?别的不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都可能跟它脱不开关系。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明确指出,全球大约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家伙堪称“感染界”的顶流。

而且,它的症状不一定明显,很多人感染了好几年才发现,或者根本就没发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胃疼,特别是空腹的时候。

要是症状再严重点儿,还可能恶心、反酸,甚至吃东西时觉得上腹部“闷得慌”。但这些都不算它最恐怖的地方,它最大的威胁是可能引发胃癌,被称为“胃里的定时炸弹”。

这个定时炸弹怎么来的呢?

它的传播方式有点儿猝不及防。很多人都知道感冒会传染,但可能没想到,这细菌传播起来也是个“无声杀手”。我们来数一数它的常见传播方式,真的是让人后背发凉。

第一个是共餐。别看中国人讲究吃饭“有福同享”,但这种热乎劲儿却是幽门螺杆菌的绝佳机会。

用公筷?不常见。筷子在菜盘子里来回夹,细菌也跟着“蹦蹦跳跳”到处跑。

数据显示,在一个家庭里,若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他成员受感染的概率将高达40% - 70%。它不光传得快,还挺能藏,感染了可能啥感觉都没有,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

第二个是唾液传播。

喝同一杯水,用同一根吸管,甚至互相尝一口菜,都是幽门螺杆菌的大好机会。别以为亲密无间就是健康共享,细菌可是毫不客气地“顺道传播”。

尤其是家里老人给孩子喂饭、嚼东西,幽门螺杆菌简直能笑醒。这种习惯一看就觉得是爱,但实际上,可能正在给孩子递一张“感染邀请函”。

第三个是通过不干净的水或者食物传染。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或者饮水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比较常见。

幽门螺杆菌耐酸又顽强,在水里、食物里能存活一段时间。一口没洗干净的生菜、一个没煮熟的生蚝,都可能成为细菌的“藏身之所”。

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在某些偏远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接近80%,大多跟饮食卫生脱不开关系。

第四个,还是个常被忽略的渠道——医源性传播。这听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但胃镜、牙科器械等如果消毒不彻底,也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途径。

研究表明,在部分消毒管理不善之处,幽门螺杆菌经此途径传播的几率颇高。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否则不光治不了病,可能还给患者“带病上身”。

既然这家伙传播得这么猖狂,那要怎么防呢?有些人以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就“完了”?别慌,真没那么绝对。

现代医学对付它有一套。标准的治疗方案为“根除疗法”,采用两种抗生素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常10至14天便可完成治疗。治疗效果大概在80%-90%,只要按时吃药,坚持下去,细菌基本能被“赶出家门”。

但别高兴得太早,治疗只是第一步,预防才是长久之计。共餐最好用公筷,不要互相夹菜,更不要“尝一口”。

喝水吃饭的时候尽量注意卫生,尤其是不要吃没洗干净或者没煮熟的东西。如果有条件,定期体检查个幽门螺杆菌抗体,早发现早处理,别等到胃不行了再后悔。

有意思的是,这种细菌跟人体还有点“复杂关系”。

它虽然“名声狼藉”,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能跟调节胃酸分泌、影响胃肠免疫有关。

1990年代有学者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当然,这只是个假说,别太当真。就算它偶尔有点好处,但跟坏处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这里得提一句,吃点啥能帮忙防着点儿幽门螺杆菌?

别迷信啥“神药”,真正能帮忙的还是一些基础饮食习惯。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它们可能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有点抑制作用。

还有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发酵乳制品,能帮助胃里的好菌“打个辅助”。再就是那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片,它们能改善胃肠环境,对抗细菌侵袭。

幽门螺杆菌是否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比如焦虑和抑郁?

这个问题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有一些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跟情绪问题有点关系。

一方面,它通过影响胃肠道功能,让人产生不适感,这种长期的身体不舒服可能让人变得更焦虑或者更易怒;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干扰肠道菌群,间接影响脑肠轴功能。

脑肠轴是指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神经通路和化学信号传递系统,它们关系密切得不得了。

2022年一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衡,进而影响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物质跟情绪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肠胃不好的时候,情绪可能也“被牵连”。

不过,这种关联目前还在研究阶段,不能下绝对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健康的胃肠道环境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所以,平时的饮食卫生、胃部健康管理,真不只是为了肚子舒服那么简单,还可能帮你的大脑减轻点“情绪负担”。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樊红娟.幽门螺杆菌:不可忽视的胃部“隐形杀手”[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4年华南健康管理论坛健康科普作品集.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消化内科;,2024:4.

来源:闻sir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