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无心工作,有没有人手把手教我发表论文啊?有的

360影视 2025-01-10 21:18 2

摘要:发一篇SCI是场持久战,做实验、分析数据、梳理idea和实际落笔是可预见的难关,但往往翻山越岭之后,发现道路迂回、前方并非坦途,原来投稿论文也需要“全局规划”。

发一篇SCI是场持久战,做实验、分析数据、梳理idea和实际落笔是可预见的难关,但往往翻山越岭之后,发现道路迂回、前方并非坦途,原来投稿论文也需要“全局规划”。

01 首先是时间的安排

除去写论文,投稿过程通常也会耗上好几个月时间。

投稿前需要选刊、准备材料,比如投稿信、知情同意书、用于披露利益关系的声明,有些流程敏感的材料对签署的节点有要求,不一而足。如何有条不紊地准备好这些文件需要作者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一刻也不疏忽地跟进与落实。

投稿后需要面对改稿和回复,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统计,其旗下期刊Science在2021年的审稿时间中位数是59天,而接受稿件时间的中位数为159天。这意味着在拿到审稿意见后作者在返修上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占了总时长的60%左右。

(来自:Journal metrics | Science | AAAS)

02 其次是对投稿流程的熟悉程度

对不同投稿系统的要求不了解导致屡屡碰壁,耗上几个月也算常见。

准备好稿件,进入投稿系统后,可能碰到一些读着简单,却不知如何作答的题目,很多同学可能觉得自己有了一些投稿经验就不容易出错,但事实上不同投稿系统要求不一,很多问题是大家会忽视的。

面对不熟悉的系统,在关注投稿账户注册以外,还要应对文件上传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需要填写审稿人信息等等。这些容易掉以轻心的要素往往对稿件能否快速接收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03 最后是拒稿的可能

众所周知,投稿并不代表发表。

知名出版社爱思唯尔在2020年对2300本期刊调研分析,得出它们的平均接受率为32%。尽管每家期刊的文章接受率各有各的不同,优质的期刊总是拒稿远大于发表。

(来自https://researchcollaborations.elsevier.com/en/publications/accept-me-accept-me-not-what-do-journal-acceptance-rates-really-m-)

因此,一开始就得谨慎对待选刊。研究范围和定位不匹配的投稿可能会直接导致拒稿,成功的选刊可以让论文发表事半功倍。

投稿之前的准备你都做好了吗,可参考下图对照检查。

细节琐碎,流程漫长,如果你有以下顾虑或问题:

过年了无心工作,但是希望进度不落后?

不同期刊投稿系统也不同,不知道如何操作?

无法把握投稿的流程与节奏,担心顾此失彼?

时间紧急,无法承受因为细节差池而遭遇拒稿?

规划发表太操心费力,害怕一时疏忽全盘皆输?

对于投稿流程不熟悉,需要全程中文沟通支持和完整售后服务?

欢迎了解意得辑的全程无忧投稿套餐,打包了科研作者的9种刚需,不止润色论文,还从选刊、备材料,到润色返修稿件及回复信都提供支持。如因稿件问题遭拒稿,我们还将助你重投。

如何让你全程无忧?

因为投稿路上的重要节点,我们都能覆盖。

【投稿前】选刊、改稿润色、和引导流程

学术查重:论文查重系统 iThenticate出具报告罗列有争议的句子和段落,避免和学术不端扯上关系。

专家选刊:由同学科领域的编辑结合论文内容投稿预期筛选出与之匹配的3至5本期刊作为备选,绕开问题期刊、避免错投,避免不对口,提高论文接收率。

润色论文:先后由两位编辑就文字和图表两个层面作修改:检查语法、术语用词、文章逻辑,调整图表的格式与排版。

归置材料:针对目标期刊的要求备齐投稿所需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要让编辑一眼看到文章长处的投稿信,代你操心费工夫的“杂活”。

审查修改稿及回信:结合审稿意见复核作者给期刊的回信,并交叉检查论文中对应作出的修改,而后对回信和修改稿作润色及排版。

启动重投:编辑结合作者选定的新目标期刊及拒稿原因重新进入润色及整理材料等预备流程,直到重投,为发表托底。

假如你对发高分期刊有要求,又或者想将中文论文翻译后投稿,同时也需要上述全程发表指导,我们也有适合你处境的方案。投稿指导套餐全线限时惊喜立减1688元(自定义套餐除外),折扣码是【XHB88】。

来源:协和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