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解析

360影视 2025-01-12 12:52 3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工作年龄人群不可逆性失明的首要原因。在早期阶段,DR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出现漂浮物或黑影、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就接受治

编者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工作年龄人群不可逆性失明的首要原因。在早期阶段,DR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出现漂浮物或黑影、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就接受治疗的患者,大约90%的人可以保持视力。2024年11月13-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匡洪宇教授就糖尿病并发症全程管理新“视”角,解析了《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指导策略。

一、糖无控,视极危:糖尿病患者DR威胁不容小觑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不断延长,加之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人会逐渐出现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等。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34.6%,其中增殖期DR患病率为6.96%[1],而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23.0%,其中增殖型DR患病率为2.8%[2]。

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两大方面(图1)[3]:

血管机制:持续高血糖环境可使血-视网膜屏障在早期即受到损害,通透性增加,微血管渗漏,晚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最终视网膜微血管细胞结构完全丧失并出现毛细血管的无细胞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可能与DR严重程度相关。

神经机制:视网膜神经病变是DR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的缺陷发生在微血管病变之前。糖尿病可导致几乎所有类型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图1. DR的发病机制

二、若无远虑,必有近忧:DR患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据研究发现,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肾病、妊娠、肥胖、易感基因等均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表1)[4]。一项纳入35项研究22,896例糖尿病患者荟萃分析显示,DR患病率随HbA1c升高而急剧增加[5],而2016年基于中国人群调查显示,当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7.03 mmol/L、HbA1c>6.4%)时,DR患病率从不足2%急剧增加至约8%[6]。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发现,DR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较T2DM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更快[7]。

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证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出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但除视力危害外,DR也可显著增加DM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一项系统性综述显示,DR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8]。而另一项荟萃分析则显示,糖尿病伴DR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卒中风险、心率衰竭风险均显著增加(图2)[9]。澳大利亚横断面研究发现,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或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与抑郁症状独立相关(回归系数β=0.69,95%CI: 0.03~1.34),而重度NPDR或PDR在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原因中占比达19.1%[10]。

图2. 荟萃分析显示DR显著增加DM相关并发症风险

三、防患于未然: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01糖尿病患者DR早期筛查策略

随着DR的不断进展,高危PDR 5年内出现严重视力减退的风险高达60%,而及时发现PDR并治疗可降低视力严重减退的危险度至2%以下。但NPDR和黄斑水肿可能早期无临床症状,且T2DM患者普遍存在数年隐形糖尿病时期,因此,应在早期进行筛查[12,13]。

A.青春期前诊断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在青春期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的T1DM患者建议在病程5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DR筛查(图3),T1DM患者开始筛查DR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11];

图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转诊流程图

B.无DR者以后至少每1~2年复查1次,有DR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图4);中度NPDR每3~6个月筛查一次,重度NPDR及PDR应每3个月筛查一次;中度及重度NPDR应由眼科医师进行进一步分级诊治[11];

图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随访流程图

C.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在诊断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且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在眼科进行(图5)[11];

图5. 糖尿病患者首次全面的眼部检查

D.目前,DR常见DE评估工具主要有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免散瞳眼底照相、散瞳眼底照相、ETDRS分级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和超声等,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生物标记物也在DR筛查和分级诊断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进而根据筛查后根据结果可建议患者转诊(表2)[11]。

表2. 转诊指征及推荐时间节点

02糖尿病患者DR早期预防策略

如其他并发症相似,DR也是可防可控的。一项在英国和威尔士进行的调研项目结果显示,筛查普及和对代谢等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使得DR不再是成年人首位致盲因素[14]。

A.患者教育:全面告知眼病发生风险,并强调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使得即使患者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年度随访,若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转至眼科治疗[11];

B.生活方式干预:大庆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图6)[15],此外,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始终[11]。

图6. 大庆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

C.血糖控制:大量循证证据显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组织糖尿病病变的发生,减缓增殖期病变发生进程,特别应注意在糖尿病早期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DR的长久预后非常重要[16]。建议对于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采用强化血糖控制,但有DME的患者中,应避免应用噻唑烷二酮类[17]。

D.降压治疗:降压治疗也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较年轻和病程短的患者,建议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11];

E.降脂治疗:RCT研究显示,调脂治疗可减缓DR进展、减少激光治疗需求[17,18],因此对于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轻度NPDR患者,建议降脂治疗[20,21]。

F.抗血小板治疗:指南建议对于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建议采取降糖、降压、调脂等综合管理措施,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17]。

四、补牢于亡羊:DR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01DR患者的分级与诊断

DR患者的症状可能呈多式多样,并不完全一致。部分患者可能黄斑区受累视野中央暗影,中心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而部分患者因为视网膜血管破裂时出现玻璃体出血或玻璃体腔积血,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可严重丧失,仅存光感等[11]。目前,糖尿病患者DR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标准》[11](表3、表4)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表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19年版)

表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19年版)

02DR患者的治疗策略

目前,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的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为主,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血流量,来延缓DR进展和减少DR视力丧失风险[22-26],可根据DR分级不同及是否合并黄斑水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或联合治疗[27]。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是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白内障、角膜病变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因此,需要眼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合理鉴别,遵循个体化和综合管理的治疗原则,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降低失明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DR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部分患者早期并无症状故而难以察觉,这类患者更易进展为DR。对于已诊断DR的患者,研究发现,进行相应治疗可有效保留部分视力。基于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在疾病早期就展开定期的筛查,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DR筛查和分级诊疗模式,尽早诊断并治疗,帮助患者实现糖尿病眼病的“早筛、早防、早诊、早治”,有效地降低患者失明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Yau JW,et al. Diabetes Care,2012,35(3):556-564.

[2]Liu L,et al. PLoS One, 2012,7(9):e45264.

[3]Wong TY,et al.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2:16012.

[4]Song SJ, Wong TY. Diabetes Metab J. 2014;38(6):416-425.

[5]Yau JW,?et al. Diabetes Care,?2012;35(3):556-564.

[6]Zhang R, et al. J Diabetes Res. 2016;2016:4034129.

[7]Yau J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2;35(3):556-564.

[8]Guo VY, et al.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6;25(7):1688-1695.

[9]Zhu XR,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17;96(3):e5894.

[10]Rees G, et al. JAMA Ophthalmol. 2016;134(9):1007-1014.

[11]CDS会议.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容解读.

[1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68-469

[13]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P933

[14]Liew G, et al., BMJ Open, 2014;4:e004015

[15]Gong Q,et al.Diabetologia. 2011 Feb;54(2):300-7.

[16]Tan GS,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7;5(2):143-155.

[1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

[18]Keech AC, et al. Lancet, 2007;370(9600):1687-1697.

[19]ACCORD Study GroupN Engl J Med, 2010;363(3):233-244.

[20]Simó R, et al.,?Curr Med Chem.?2013;20(26):3258-3266.

[21]Noonan JE et al.Diabetes,?2013;62(12):3968-3975.

[22]Hattori T, et al. Curr Eye Res.?2010;35(2):146-154

[23]Aiello LP, et al. Retina.?2011;31(10):2084-2094. Sheetz MJ,

[24] Aiello LP, et al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3?Mar 11;54(3):1750-1757.

[25]Curtis TM et al. Diabetologia. 2011;54(3):690-698

[26]Nebbioso M,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2012;14(3):257-263.

[27]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16(8):589-593.

来源:国际糖尿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