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4人口感染,累计夺命10亿人:肺结核当真是“绝症”吗?

360影视 2025-01-12 13:21 2

摘要:而令人惊讶的是,与天花、鼠疫不同,18世纪以前的历史记载中鲜少提及肺结核。这并非因为它危害不大,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它太过常见,如同空气与水一般,早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肺结核,又称痨病,作为结核病中最为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古老、恐怖且致命的疾病之一。

早在至少17000年前,它便从牛科动物身上悄然传至人类,踪迹可追溯至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残骸,以及古埃及木乃伊之上。

尽管鼠疫、天花等疾病更引人注目,但肺结核却如隐匿的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生命。据统计,历史上已有超过10亿人被它无情夺走生命。

而令人惊讶的是,与天花、鼠疫不同,18世纪以前的历史记载中鲜少提及肺结核。这并非因为它危害不大,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它太过常见,如同空气与水一般,早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8世纪前,大部分人在乡村地区生活与劳作,彼此相对隔绝,这种环境并不利于结核病的传播,因此它并未引发大规模的疫情。然而,18世纪席卷西欧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却成为了肺结核病传播的重要转折点。

18世纪50年代,随着炼铁、发电以及机械化的创新发展,城市大型工厂生产商品所获利润远超小型手工作坊。农村地区工作机会锐减,大量劳动力及其家人被迫背井离乡,涌入城市。

巨量人口的涌入致使城市变得拥挤不堪,人口密度急剧攀升。与此同时,城市对于每日产生的大量人畜排泄物和家庭垃圾,几乎未采取任何有效的管控措施。街道常常沦为令人作呕的“粪坑”,堆满了腐烂的垃圾、动物尸体和散发着恶臭的粪便。

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不仅滋生了各种疾病,如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上伤寒,更是成为了肺结核的“温床”。结核杆菌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一个长期咳嗽的患者,便可能将病菌传染给整栋房子里的人,这种情况在当时极为普遍。

而且,肺结核对长期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尤其致命,因为这类人群免疫力较弱,更容易被肺结核盯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肺结核成为了第一种被打上“穷人病”标签的疾病。有钱人往往居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饮食无忧、睡眠安稳,感染肺结核的概率自然较低。

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逐步揭开了结核病的神秘面纱,社会对肺结核的看法才再次发生转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1882年,罗伯特・科赫取得了重大发现。

在整个19世纪,“结核是遗传病”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而科赫坚信结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他经过不懈努力,采用凝固血清的固体培养基成功分离出菌落。将这些纯培养物注入白鼠体内四周后,白鼠患上了结核。至此,科赫终于确定,他所发现的结核杆菌,正是导致结核病的元凶。

这一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人们期待着利用巴斯德的减毒技术,早日研制出结核疫苗,从而不再对肺结核束手无策。一时间,整个科学界都为之振奋。

实际上,结核杆菌作为引起结核病的主要致病源,可在人体内潜伏多年而不引发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非活动性结核或潜伏性结核感染,此时病菌不具有传染性

与之相对的是活动性结核,表明病灶处于活动期,患者有可能从痰液中排出结核杆菌,传染性极强。对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而言,如果不进行治疗,就有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

此外,结核还可分为开放性结核和非开放性结核,这主要依据患者是否存在与外界相通的结核病变部位,即是否具有传染性来划分。

例如,肺结核病灶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通,结核菌可通过飞沫对外传播;肠结核则通过肠道这一开放通道,经大便传播。而骨结核、淋巴结核等,若结核病灶未对外开放,结核菌无法与外界接触,其传染性便微乎其微。

结核病可在人体全身任何部位发病,但最常发生于肺部,约90%的病例都集中于此。人类对结核杆菌普遍易感,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较为特殊,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吸入飞沫才会感染,并不会经由无生命的物体传播。

当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或吐痰时,会释放出具有传染性的悬浮粒子,每个喷嚏所释放的悬浮粒子数量众多,且肺结核的有效感染剂量极低。

不过,若吸入的结核菌数量较少、毒性不强,且宿主巨噬细胞杀灭结核杆菌的能力足够,那么便不会导致感染。据估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感染了结核杆菌,或许此刻正在阅读的你就是携带者。

然而,这当中仅有5%-10%的感染者最终会出现症状,如长期咳嗽,有时伴有血丝、胸痛、身体虚弱、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盗汗等。是否发病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个人的免疫力。超过90%的感染者处于无症状潜伏状态,短则数周,长则可能终生潜伏。

肺结核感染始于结核杆菌侵入肺泡。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后,会在巨噬细胞的核内体中进行复制。在此过程中,巨噬细胞会尝试将其包裹并存储于吞噬体中,试图杀死细菌。

但结核杆菌拥有一层由蜡状厚层霉菌酸构成的囊状结构,能够保护自身免受毒性物质的侵害,最终实现“反杀”。此后,结核杆菌会迅速在肺部造成损害,使原本富有弹性、具备气体交换功能的肺组织变得如同奶酪般脆弱易碎。

这种干酪样组织极易溶解,进而形成肺部空洞。结核杆菌会在空洞中大量繁殖,致使患者病情持续恶化,这类患者便成为了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预防肺结核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卡介苗的作用局限

卡介苗(BCG)问世已有80年,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之一。我国将卡介苗列为新生儿的法定接种疫苗,它对婴幼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婴幼儿患结核病、脑膜炎。

然而,很少有报道表明在成人中接种卡介苗能达到较高的保护效果,且疫苗所提供的保护力持续时间较短。此外,卡介苗无法预防原发性感染,更无法预防肺部潜伏感染的复燃,而后者正是结核杆菌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源头。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避免前往环境恶劣、人员拥挤的场所,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肺结核的发生率不容小觑。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万,结核病发病率为52/10万

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是无尽的,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始终在不懈努力,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相信在科学的力量下,人类终有一天能够彻底战胜肺结核这一病魔。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