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巨献:2024年度中国呼吸领域十大医学研究揭晓

360影视 2025-01-13 12:36 3

摘要:梅斯医学已连续7年发布了年度十大医学进展,研究内容面向中国学者在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科学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些研究展现了我国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在推进医疗实践、改善医疗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024年度中国呼吸领域十大医学研究”正式揭晓。回望2024,我国科学家在呼吸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梅斯医学已连续7年发布了年度十大医学进展,研究内容面向中国学者在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科学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些研究展现了我国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在推进医疗实践、改善医疗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呼吸 领域,今年我们依旧甄选出15项研究进入终选,采取网络的方式进行评选,得票数排名前10位入选“ 2024最受瞩目的中国十大医学研究 "。 (注:本次排名顺序根据线上票选数量进行排名,若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将按照序号前后顺序进行依次排列。)

— 01 —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钟南山院士、杨子峰教授团队开展全新机制抗甲流新药昂拉地韦的一项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doi: 10.1016/S1473-3099(23)00743-0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昂拉地韦是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和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创新药物,临床上拟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的治疗,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治疗甲型流感的小分子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昂拉地韦(Onradivir)治疗成年急性无并发症甲型流感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II期试验,以考察该候选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 昂拉地韦能够显著缩短流感七项症状(咳嗽、咽痛、头痛、鼻塞、发热或寒颤、肌肉或关节痛和疲劳)缓解时间和缩短发热时间,并能快速降低和清除体内流感病毒,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发表期刊: Lancet Infect Dis . 2024 May;24(5):535-545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钟南山院士;杨子峰;李征途;占扬清

主要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实验室

— 02 —

AFM:汪金林团队实现纳米硒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热”转化

doi: 10.1056/NEJMoa2311926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是恶性肿瘤的难点热点,其特点是生长快、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MPE中固有免疫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导致抗肿瘤活性大幅下降的独特免疫抑制微环境(“冷”状态)是其治疗效果差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前期研究发现,MPE中微量元素硒的下降与MPE免疫功能抑制关系密切,纳米硒药物有望调控MPE的免疫“冷”状态为“热”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发了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纳米硒香菇多糖(LET-SeNPs),以MPE中功能抑制的NK细胞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硒纳米粒子激活NK细胞的机制来实现肿瘤杀伤作用,实现恶性胸腔积液从免疫“冷”状态向“热”状态转化,从而开辟MPE局部治疗新策略,为LET-SeNPs实现基础临床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表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ume34, Issue30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汪金林;陈填烽;刘君

主要作者单位: 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暨南大学纳米研究中心

— 03 —

Allergy :李时悦教授团队建立的首个大动物重症哮喘模型研究成果

doi: 10.1111/all.16207

重症哮喘的重要病理结构改变是反复炎症刺激所导致的气道重构,针对这一特点,以支气管热成形术(BT)为代表的介入呼吸疗法成为了治疗重症哮喘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随访评估,B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证明,然而其作用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查明,这导致临床医生始终无法明确BT的最适人群,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经气道介入设备及操作的特殊性,其动物研究必须依赖大体型实验动物,如猪、犬等。然而现有的大动物哮喘模型造模过程费时费力,同时造模效果弱且不稳定,无法满足呼吸介入疗法治疗重症哮喘的研究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一类化工原料,通过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重症哮喘比格犬模型,经过为期8周的雾化激发后,所有8只实验犬均表现出非常显著的以咳嗽、喘息以及气道分泌物增多为主的症状。

成功建立了基于甲苯二异氰酸酯雾化吸入的比格犬重症哮喘模型,为国际上首例具备典型气道重构表现的大动物哮喘模型,并证实该模型可以从多方面反映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液氮喷洒、冷冻球囊去神经术等创新介入呼吸病学疗法治疗哮喘的研究平台,协助探明相关治疗机制,明确适宜人群,改善治疗效果。

发表期刊: Allergy . 2024 Jun 25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李时悦;陈迪非;苏柱泉

主要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 04 —

STTT:何建行/梁文华教授团队发表PD-1抑制剂治疗肺癌早期磨玻璃病灶的疗效及免疫动态

doi: 10.1038/s41392-024-01799-z

随着抗PD-1/PD-L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此外,新辅助免疫治疗在I-IIIA期可切除NSCLC患者中的疗效同样显著。但关于免疫治疗对极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目前尚不明确。

近年来,MPLC患者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在CT中通常表现为多发磨玻璃结节,这些结节大多是处于肺癌早期的微浸润性甚至浸润前病灶。在MPLC患者接受主要病灶的手术后,如何处理其未切除且有较高进展风险的剩余病灶当前尚无共识。研究表明,免疫逃逸在肺癌的浸润前阶段就已经发生。因此,免疫治疗在肺部高危磨玻璃结节患者中的应用值得探索。

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单臂、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信迪利单抗治疗MPLC患者高危磨玻璃病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了这些早期肺癌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的免疫动态。该研究首次证实,免疫治疗对MPLC患者的早期磨玻璃病灶具有一定疗效,且药物毒性可控,安全性较好。其治疗效果与特异性T细胞的重分布、EGF/CTLA-4等细胞因子的调节、和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有关。

发表期刊: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 2024 Apr 19;9(1):93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何建行;梁文华

主要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doi: 10.1038/s41591-024-03211-3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首位,早期肺癌可以实现治愈,而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早诊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低剂量螺旋CT(LDCT)是肺癌筛查、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随着LDCT的广泛应用,肺结节检出率逐年增高。

如何识别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肺结节,同时防止过度外科治疗是肺癌筛查过程中的重要挑战。现有肺结节分级标准主要包括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Lung-RADS,通过影像信息进行肺结节分类,在中国人群的筛查效能较低。研究团队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其医联体12万受试者开展,创新性构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C-Lung-RADS,主要创新点在于:

(1)大数据:构建了中国人群肺癌筛查队列、肺结节临床研究队列,涵盖约6万例肺结节患者,为模型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2)阶梯式:创新多阶段评估的肺结节风险分级方案,通过临床简便易行的方法识别出大量低危结节(占比约78.2%),着重分析风险程度高的结节(占比约21.8%),进一步筛查出极高危肺结节(占比约1.9%),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

(3)多维度:开发多维梯度提升回归模型整合影像、临床、随访信息,准确鉴别恶性结节,更加符合临床应用场景;

(4)可及性高:目前搭载C-Lung-RADS AI软件的智慧健康管理车已在四川广安、甘孜等地成功应用,突破地域限制,提高肺癌筛查的可及率,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入千家万户。

C-Lung-RADS肺结节风险分级及精准管理策略的提出,为中国肺结节人群的诊疗提供了科学指导:

对于低危结节,优化随访频率,避免过度诊疗;

对于高危结节,制定最佳随访间隔时间,通过多维度数据融合评估精准识别极高危结节,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在肺癌“治愈窗口期”进行干预,达到治愈效果。


这项研究旨在推动肺癌早筛早诊关口前移,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和五年生存率,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发表期刊: Nat Med . 2024 Nov;30(11):3184-3195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李为民;王成弟;沈定刚;邵俊;贺怿楚

主要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科技大学

— 06 —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张挪富教授团队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在筛查OSA合并或不合并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doi: 10.2147/NSS.S44986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伴随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尤为密切。由于其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复杂、高成本和耗时的特点,OSA的诊治率相对较低。心脏代谢指数(CMI)是新开发的一项反映内脏脂肪组织分布和功能的复合脂质指数,由血脂和腰臀比构成,均为易获取的指标。既往研究发现CMI与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相关,但与OSA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评估CMI对于OSA和OSA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价值,并与另一个已被验证OSA筛查效能的复合脂质指数—脂质积累产物(LAP)进行对比。基于CMI建立疾病的筛查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

该研究表明CMI和LAP可以有效地筛查OSA合并或不合并代谢综合征,而CMI在识别疾病状态方面具有更实用的截点。基于CMI的筛查模型对OSA和OSA合并代谢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发表期刊: Nat Sci Sleep . 2024 Feb 19:16:177-191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张挪富;王冬皓

主要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07 —

JAMA:曹志新教授团队对慢阻肺病治疗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doi: 10.1001/jama.2024.15815

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危重症,也是慢阻肺病病情进展、住院次数增加、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据证实传统低强度NPPV较常规氧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需求率及院内病死率,但仍有约15%的AECOPD患者面临NPPV失败、需要气管插管并接受有创通气,导致这部分患者仍然面临较高的病死风险。

HAPPEN研究是一项旨在评价高强度NPPV治疗AECOPD是否优于低强度NPPV,由研究者发起的在全国30家医院呼吸非重症监护病房实施的单盲、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NPPV组气管插管需求率较低强度无创通气组显著降低。高强度NPPV组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强度NPPV,但腹胀导致NPPV严重不耐受的比例较低强度NPPV组并未显著增加。并未观察到任何患者因腹胀拒绝NPPV以及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

HAPPEN研究对慢阻肺病的呼吸治疗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AECOPD的高强度NPPV策略并通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阐明该策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证实了高强度NPPV在AECOPD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拓宽了高强度NPPV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指征,为临床上AECOPD的无创通气参数设置提供了重要的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进一步提升NPPV在AECOPD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普通病房AECOPD的救治能力、降低ICU入住率及其资源消耗、降低重度慢阻肺病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发表期刊: JAMA . 2024 Nov 26;332(20):1709-1722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曹志新;罗祖金;李镒冲;李文军

主要作者单位: 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08 —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王辰院士/杨汀教授团队首次报道我国早期慢阻肺病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

doi: 10.1016/j.lanwpc.2024.101021

2023年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指南将慢阻肺病的定义修订为“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或急性加重)为特征,是由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异常所导致的持续性通常为进行性气流阻塞”,强调异质性、早期肺部异常和症状特征。“早期慢阻肺病”是一类概念性名称,目前关于早期慢阻肺病暂无明确统一定义,近年来有多种相关概念,包括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慢阻肺病前期(Pre-COPD)、年轻慢阻肺病(Young COPD)、轻度慢阻肺病(Mild COPD)等,但这些不同疾病状态的患病率、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影响因素等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团队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成人肺部健康调查(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 CPH Study)。CPH研究是2012-2015年在中国10个代表性省市开展的经严格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大型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为5万余名20岁及以上成人。结果显示,不同定义下的早期慢阻肺病在患病率、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应尽早确立关于早期慢阻肺病的统一定义,但不能仅以肺功能判断早期慢阻肺病,呼吸道症状等也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关于早期慢阻肺病的人群研究和临床研究,应排除哮喘的影响。早期慢阻肺病值得更多的关注,应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患者应获得更好的疾病管理。

该项研究首次报告在我国整体人群中,四种与早期慢阻肺病相关的疾病状态,即保留比值肺功能受损(PRISm)、慢阻肺病前期(Pre-COPD)、年轻慢阻肺病(Young COPD)和轻度慢阻肺病(Mild COP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发表期刊: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 2024 Feb 6:45:101021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杨汀;王辰;雷洁萍

主要作者单位: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

NEJM:倪鑫团队打破“无药可治”困境!齐瑞索韦迈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的第一步

doi: 10.1056/NEJMoa2313551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疾病负担重。根据《柳叶刀》报告,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高达3300万例,住院患儿约360万例,死亡病例逾10万例,其中近一半死亡(近4.6万例)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儿童中。

儿童RSV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畅通气道、辅助氧疗、液体管理、营养支持等,但全球范围内尚无抗RSV病毒的特效药物获批上市。本研究的新型抗RSV药物齐瑞索韦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结果,能够显著降低RSV感染婴幼儿的病毒载量,改善临床症状,这标志着在RSV感染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表期刊: N Engl J Med . 2024 Sep 26;391(12):1096-1107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赵顺英;倪鑫;刘瀚旻

主要作者单位: 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09 —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高福院士团队发布中国最大规模“新冠后遗症”调查报告

doi: 10.1002/cam4.6009.

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病原体,目前已进化出多种亚变异株和血清型。长新冠(Long COVID),即SARS-CoV-2感染的急性后遗症,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长新冠的定义是在初次感染后3个月持续出现没有其他解释的新症状。长新冠的机制复杂,涉及病毒及残留的持续存在、病毒潜伏激活的诱导、肠道微生物群功能障碍、内皮和凝血功能障碍、自身抗体紊乱以及激素失衡等。目前尚无诊断长新冠患者的特异性临床指标。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长新冠”(Long COVID)调查研究,调查分析了74075名中国居民在过去一年里的新冠感染情况及长新冠症状。这项大规模调查数据表明,10%-30%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长新冠症状。基于这些报道的长新冠症状和现有知识,长新冠引起的长期症状,例如慢性疲劳、认知能力下降等,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增加全球医疗负担。研究团队提醒道,重视长新冠的诊断和治疗,并考虑已识别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加强对感染者的监测至关重要。

发表期刊: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Volume 52, November 2024, 101218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高福;麻晓鹏;赵欣

主要作者单位: 深圳儿童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NEJM:曹彬团队开展口服先诺特韦治疗轻度至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试验

doi: 10.1056/NEJMoa2301425

随着新冠流行毒株转变为奥密克戎以及疫苗接种率的增加,高危以及重症人群明显减少。在这个过程中,顶尖科研团队不分昼夜攻坚研发,从不同角度阻断新冠病毒攻击,中国原创药物在这场与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先诺特韦是口服3-糜蛋白酶样蛋白酶抑制剂,体外实验显示其对SARS-CoV-2有抗病毒活性,1B期试验也显示潜在疗效。这项由中国学者领导开展的多中心2~3期研究显示,早期服用先诺特韦联合利托那韦可缩短COVID-19成人患者至症状消退的时间,且无明显安全问题。

这是NEJM发表的首个采用安慰剂对照的中国自主研发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也是首次在优效性试验中证实抗病毒药物对轻中度新冠患者有效。这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新毒株仍不断出现的当下意义重大。

发表期刊: N Engl J Med . 2024 Jan 18;390(3):230-241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曹彬;王业明;卢洪洲;黄朝林;杨玉梅

主要作者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10 —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李有/王昕团队发表中国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研究——各省RSV季节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预防接种策略可根据不同区域季节性特征制定

doi: 10.1016/S2214-109X(24)00090-1

研究者对中国的RSV季节性流行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系统综述检索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中2023年5月5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提取RSV流行相关数据。文献纳入标准包括报告中国省或市级按自然月或周汇总的RSV病例数;数据覆盖2020年之前(即新冠疫情前)至少连续12个月;每个研究年份至少有25例RSV病例。

此外,按照相同的纳入标准,研究者额外提取了来自台湾省传染病统计系统和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每周RSV报告数据。对于满足分析需求的省份(RSV病例数≥100),应用年平均百分比(Annual average percentage, AAP)法确定RSV季节的开始及持续时间,使用皮尔逊偏相关分析评估RSV季节持续时间与各省份经纬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基于婴儿RSV被动免疫接种应用的滑动区间法(滑动区间为6个月)和数据驱动的k-means聚类法,对各省份进行RSV传播区域划分。

该研究提示,各省的RSV季节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同一传播区域内的RSV流行模式类似。这说明了季节性免疫接种的可行性,强调了RSV预防接种策略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季节性特征进行制定。

发表期刊: Lancet Glob Health . 2024 Jun;12(6):e1005-e1016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 李有;王昕;郭玲;邓舒予

主要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