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儿,我会指着模样奇特的鲟鱼,神秘兮兮地跟他讲:“这种鱼可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咯,和你超爱的恐龙那可是同一个时代的‘老朋友’!”虽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看我的眼神里时不时多了几分嫌弃,但我可没忽悠他,这千真万确是事实。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每次家里的“小神兽”吵着要去海洋馆,我就带他直奔市场鱼档。
在那儿,我会指着模样奇特的鲟鱼,神秘兮兮地跟他讲:“这种鱼可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咯,和你超爱的恐龙那可是同一个时代的‘老朋友’!”虽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看我的眼神里时不时多了几分嫌弃,但我可没忽悠他,这千真万确是事实。
鲟鱼类、匙吻鲟类同属鲟形目,是鱼类家族里资格最老的“活化石”。它们熬过了漫长岁月,见证无数物种兴衰,却因为小小的鱼子酱,在人类的餐桌前遭遇生存危机,如今,多数鲟形目鱼类处境艰难,有的甚至濒临灭绝。
就拿咱们的国宝中华鲟来说,得重点强调一下,它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捞、食用,要是它和大熊猫起了冲突,被“关起来”的大概率是大熊猫,这么打比方,就是想让大家印象深刻些。
市场上能见到的食用杂交鲟,是其他鲟鱼杂交的后代,常见的组合是达氏鲟和史氏鲟杂交。我得再跟小伙伴们唠叨几句,千万别被商家的标牌误导,中华鲟碰不得,市面上卖的是杂交鲟。
要想给中华鲟更周全的保护,就得先搞清楚它的来历,而这,基因组信息是关键。全基因组序列就像是生命的“密码本”,为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技术突破提供最底层的数据支撑。
不过,基因组测序组装这事儿,难度随着倍性增加呈指数级攀升。和只有46条染色体的人类二倍体基因组相比,中华鲟的基因组有264条染色体,数量是人类的五六倍之多,而且近半数染色体是长度不到20兆的微染色体。
可想而知,中华鲟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注释,简直是难如登天。
好在,有这么一支科研团队,为了解开中华鲟的生命密码,用上了Illumina和Pacbio测序平台,搭配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测序技术,对人工诱导核发育繁殖的雄性中华鲟DNA展开测序。
一番攻坚克难,终于拿下高质量的中华鲟染色体级基因组组装成果。这可不简单,它是全球首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八倍体鲟鱼基因组,也是首个八倍体脊椎动物基因组。
借助基因组数据深挖,团队揭开了中华鲟复杂的倍性成分,梳理出它倍性形成的过往。研究人员把中华鲟、小体鲟、史氏鲟这三种代表性鲟鱼的全基因组数据综合起来,全面评估全基因组加倍后延迟二倍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从全基因组视角,重新勾勒中华鲟的进化轨迹。
核型分析显示,中华鲟有264条染色体,差不多是鲟形目共同二倍体祖先60条染色体的4倍,由此推测它是八倍体物种。
为了进一步坐实这个结论,研究人员又对正常繁殖的中华鲟测序,用这些数据开展全基因组简单序列重复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SSR分析发现,有的SSR单个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能到8个,意味着这个物种有8条同源染色体;SNP位点的候选等位基因频率与倍性分析显示,中华鲟的SNP频率曲线上冒出4个峰,是四倍体小体鲟的两倍,而且在1/8候选档位基因频率位置检测到首个峰,直指8N倍性,充分证明中华鲟的8个单倍体相似度极高,妥妥的八倍体特征。
研究人员还基于杂合Kmer做了倍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中华鲟的倍性组成极为复杂,涵盖4种八架体Kmer、1种六架体Kmer、2种四架体Kmer和1种二架体Kmer,占比分别为41%、3%、52%和4%,高比例的8架体Kmer再次印证它典型的八倍体基因组特征。
再把中华鲟和北极茴鱼、小体鲳、紫花木须、鲤鱼这4种研究透彻的四倍体物种逐一对比,发现跟四倍体小体鲳相比,八倍体中华鲟像是多经历了一轮全基因组加倍,基因型出现重叠,倍性结构更丰富,像AAAAAA、AB、AAAAABBB和AAAB这类同源多倍化特征比例高达62%,坐实了它同源八倍体的身份。
研究人员想找找同源序列之间有没有特异性转座元件,以此确认是否存在一元多倍化过程,结果没发现显著特异的转座元件,排除了一元八倍体的可能性,最终确定中华鲟是经历了同源全基因组加倍的同源八倍体物种。话说回来,全基因组加倍在鱼类进化里并不罕见,也是多倍体形成的主因。
那中华鲟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同源八倍体的呢?先给大家通俗解释下全基因组加倍,就好比斗地主,不加倍输20个豆,一加倍就得输40个豆,全基因组加倍,就是一个生物体整个基因组里的所有基因,在同一时间集体复制,基因组规模瞬间加倍,这在物种进化历程里,可是能让遗传多样性、复杂性大幅跃升的关键事件。
颌口类和硬骨鱼起码经历过三轮全基因组加倍,大概6亿年前第一轮,七鳃鳗和有颌脊椎动物分化后,有颌脊椎动物迎来第二轮,随后硬骨鱼又有专属的第三轮,鲟形目也没落下,在大约2.1亿年前经历了自己特有的第三轮。
而中华鲟的祖先在约3500万年前,又来了一轮独特的全基因组加倍,这才成就了同源八倍体的中华鲟。鲟形目还有个特殊情况叫延迟二倍化,就是物种经历全基因组加倍后,隔个几十万年、上百万年,才慢慢开启二倍化进程。
中华鲟这边,前一轮加倍后的二倍化还没弄完,新一轮加倍又跟上了,导致倍性变得超级复杂。打个比方,中华鲟祖先的基因组好比两副扑克牌,加倍就相当于又加进去两副一样的牌,二倍化就是把相同的牌挑出来,变回两副。
延迟二倍化呢,就是加完牌等一会儿再挑,结果挑着挑着,牌有的破损、断裂,或是被做了标记,最后成了个超复杂的组合。
研究人员还发现个有意思的关联,全基因组加倍事件常常和剧烈的环境变动挂钩,像小行星撞击、氧气或二氧化碳浓度骤变、气温大幅波动这类。
地质史上几次厉害的小行星撞击时间,和鲟形目特异性全基因组加倍、中华鲟特异性全基因组加倍的发生时间,居然神奇地对上了。
我们推测,小行星撞击引发的极端气候、地质变化,干扰了中华鲟祖先的繁殖过程,催生两轮全基因组加倍。
这项研究里,科研人员完成了首个八倍体动物全基因组测序,把中华鲟的倍性组成、全基因组加倍的进化脉络摸得清清楚楚。
中华鲟基因组复杂化这件事,对它的生存繁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多倍体化一般会让遗传多样性扩容,给物种攒下更多遗传“家底”,助其适应不同环境,提升存活几率,就像长颈鹿进化出长脖子、人类进化出手脑并用的本事一样。
但另一方面,对于濒危的中华鲟,基因组复杂无疑给保护工作添了不少堵,而且多倍体物种繁殖往往挑环境、挑配偶,就好比你得按丈母娘要求买到特定条件的房子,才能结婚生子,这么一来,中华鲟人工繁殖、种群恢复的成功率就受限了。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左右着中华鲟应对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压力时的适应力与生存前景。好在这次高质量的基因组研究成果,给鲟形目物种遗传进化、保护研究注入强心针,也给其他多倍体脊椎动物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参照。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能体会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组装的难度了,科研团队这相当于在动物基因组研究领域啃下一块超级硬骨头,完成一项壮举。
如今,多数人都明白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的命门,关乎人类生存环境。但怎么又快又准守护这份多样,就得靠科研人员一个个解开基因密码。
大自然孕育出万千奇妙物种,在科研人员眼中,就是一个个等待攻克的未知“黑箱”。
这场科研马拉松要跑多久,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我坚信,他们绝不会半途而废。
文本来源@科普中国的视频内容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